據環球時報報道,在美國總統特朗普近日宣布對中國商品征收“對等關稅”兩天后,中國宣布對七類中重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此舉讓美國相關產業焦躁不安,他們哀嘆中方反擊之精準,堪稱“直插美國軍工心臟”。美國元素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邁克爾·西爾弗表示,他們被告知需要45天才能發放出口許可證,恢復稀土金屬出口。但西爾弗稱,由于中美地緣政治局勢,該公司去年冬天已增加了庫存,因此在等待許可證期間可以履行現有合同。
美國軍機(資料圖)
最近這事,估計把特朗普那脾氣都氣冒煙了。中方沒吭聲,突然亮出一手“暗棋”——對美軍工的高端材料出口限制,精準打擊,直插命門。你要知道,這可不是在嘴上較勁,是在真刀實槍地掐美國軍工的脖子——而且還是那種你沒法輕松替代的脖子。這一手,不僅打疼了美軍工復合體,也等于是給整個西太安全局勢扔了一顆“靜音炸彈”。中方這次是限制了某些特種稀土材料的出口,尤其是釹鐵硼、鏑、鋱這類在精密制導武器和F-35戰斗機里用得最多的磁性金屬。但這事背后,不只是“資源戰”那么簡單。
對中重稀土的出口管制就像一把精準的手術刀,切斷了美國第六代戰機研發的"工業血液":F-47隱身戰機需要釹、鐠制造雷達系統,依賴鏑、鋱打造隱身涂層,鈦、鎢更是機體結構的筋骨所在。這些戰略資源的供應鏈如今被中國牢牢攥在手里,美國軍工復合體突然發現,自己引以為傲的尖端戰機竟成了被扼住喉嚨的困獸。當美國軍工企業被列入管制清單,不僅無法直接采購中國稀土,就連想通過第三國轉手的"暗度陳倉"也會觸發連帶制裁。
特朗普(資料圖)
近日,內蒙古二連浩特口岸的警報聲劃破夜空。海關人員掃描集裝箱時,發現六臺貼著“教學器材”標簽的離心機內壁刻著中國北方重工的專利標識,純度標注高達99.8%。這已是今年第三起稀土技術走私案,而幕后買家直指蒙古國達爾汗工業園——那里正搭建著價值2.3億美元的稀土精煉廠,設備卻因缺少核心模塊成了“裝拖拉機引擎的戰斗機”。美國為了擺脫對中國稀土的依賴,2023年起就和蒙古國簽下50億美元協議,想開發3100萬噸稀土資源。
但是怎樣把這些資源運輸出去也成了難題,運輸通道的 “鋼鐵長城”:中國在中蒙邊境部署 “電子圍欄”,利用射頻識別技術監控稀土流向,徹底切斷美國 “偷運” 可能此外,技術壁壘的 “降維打擊”:中國將 “含鏑釹鐵硼永磁材料” 列入出口管制,全球 90% 的高端電機制造依賴中國技術,美國被迫支付 3 倍溢價采購;當蒙古的十萬噸稀土在倉庫中蒙塵,當美國的 “稀土聯盟” 在現實中瓦解,這場鬧劇印證了一個殘酷真理:稀土霸權的核心不是資源儲量,而是從開采到應用的全產業鏈掌控力。
稀土(資料圖)
西方早就認識到了自身存在的問題,想要通過多種方式提升稀土產業實力,但全球中重稀土的分布決定了西方難以動搖中國在稀土領域的地位,且受到自身技術、政策等因素的影響,西方的很多稀土項目是雷聲大雨點小,提出了很多年,卻到現在都沒有落地。五角大樓在2023年投資2.58億美元,推動一家澳大利亞稀土企業在美國得克薩斯州建設稀土加工廠,就因為廢水處理許可等一系列問題不斷拖延,工廠到現在都沒有開建。
美國明白,中國不可能輕易放棄這張王牌,于是另辟蹊徑,試圖通過“離間計”破局。最明顯的動作,就是特朗普試圖拉攏俄羅斯。在跟普京的通話中,特朗普表現得很友好,還提出一起搞經濟合作、搞稀土項目。他甚至公開表示,不希望中國和俄羅斯走得太近,還怪起奧巴馬“撮合”了這對搭檔,成了一樁“不該結成的婚姻”。美國這一場“全球挖礦”的大戲,熱鬧歸熱鬧,終究躲不過那句現實中的冷水——“不管你挖多少,最后還得送去中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