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搞一個汽車號,對汽車、企業、科技感興趣的讀者,可以同步關注一下我的“飛箭財經”↓
作者:余飛
01
第二地級市,取消限價
越來越多的重點城市,被迫取消限價了。
去年鄭州、武漢、杭州均已執行,4月15日第二地級市無錫,也選擇跟進。
首先解釋一下無錫第二地級市的頭銜。
從GDP角度來看,無錫在地級市中,是僅次于蘇州的存在,其GDP高于長沙、鄭州,在全國位居第14位。
制圖:城市財經;數據:各城市統計局
4月15日,無錫市發布了樓市新政,推出了5.0版的“錫十條”,其中包括取消限售、加大公積金提取額度、延長購房補貼時間、房企拍地可分期支付等。
其中最有吸引力的是取消限價:
暫停市區新建商品住房銷售價格備案,房地產開發企業在辦理商品住房預售許可證或現售備案證明前,不再向價格管理部門辦理價格備案手續,由企業根據市場自主確定“一房一價”,并對外公布。
這意味著,無錫新房定價權,交給了房企,交給了市場,不再設置漲跌板,漲跌隨意了。
對房價設置跌停板,本就是一個無效的操作。
在房價猛漲的年代里,有不少城市設置了5%的房價漲幅,但均沒有限制住,房價不斷不突破上限。
在這輪房價調整之初,很多城市沒有認清現實,紛紛開啟了設置房價跌停板的操作。其中湖南的岳陽,打響了限價第一槍。
之后上百個城市跟進,有的發了明文,有的則是心照不宣。
僅2021年,就有 岳陽、桂林、菏澤、昆明、沈陽、江陰、株洲、唐山出臺限跌令的氛圍下,出臺了限跌令:
最新取得預售證的新房,實際銷售價格不得低于備案價的85%,也就是說新房價格跌幅不能超過15%。
但限跌令依舊沒有擋住房價下跌。
02
無錫,妥協了
本號早在幾年前就呼吁過取消限價,并取消搖號措施。
理由很簡單,限價,無非是在樓市火熱時,控制住房價漲幅。在樓市下行時,控制房價跌幅。
然而,過去八年的經驗告訴我們,限價不僅不頂用,反而適得其反。
比如 限漲為目的的限價與搖號疊加,不僅沒有讓市場冷卻,反而在2016年至2021上半年期間,造就了人為搶房局面,加速了市場價格上漲。
限價,制造了與二手的剪刀差,拉大了利潤空間,人為制造出了更農村的炒作需求。
搖號,則是人為制造了緊張的氛圍。
限價與搖號疊加,不僅沒有讓市場冷卻,反而加速了市場價格上漲。2016年以來,西安、成都、杭州、蘇州、武漢、南京、深圳等城市加起來上演了上百次萬人搖號搶房、千人搖號搶房畫面。
同時,限跌令,初衷是防止系統性風險出現,防止市場過冷,影響賣地收入。
然而,在時間的檢驗之下發現,限跌令啥也沒能阻擋住,房價該跌的仍在跌。更嚴重的是,限制房價下跌,干擾房企的正?;乜?,加劇了房企的暴雷,加劇了市場問題樓盤的局面,更加劇了賣地收入跳水的局面。
全國賣地收入,自2021年見頂之后,已經三連跌,2023年只有57996億元,相較于高點時期,下跌了33.38%。
2024年賣地收入再下降16%,至48699億元。
制圖:城市財經;數據:財政部
房價方面,率先發布限跌令的湖南岳陽,目前均價已經跌破6000元。
河北張家口,去年被媒體爆出很多房子已經鶴崗化了。
去年6月3日,每日經濟新聞披露:
當地中介爆料,張家口市下花園區,花6萬元的確可以買一套建筑面積60平方米的兩室一廳,花8萬元能買一套78平方米的兩室兩廳。
去年取消限跌令的鄭州、武漢,其實也是被市場逼迫妥協的。
鄭州方面,商品房銷量自2018年以來,一年不如一年,而庫存量則與日俱增。
制圖:城市財經;數據:鄭州市統計局
2023年鄭州房屋銷售總面積2028.6萬平方米,相較于2018年的高點,下跌了45.4%。銷售額1748.4億元,相較于2019年的高點下跌了48.6%。
房屋庫存則突破了1100萬平方米。
此外,鄭州的賣地收入,早就腳踝斬了。根據鄭州市財政局披露的數據顯示,2023年鄭州市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主要是賣地收入)387.9億元,相較于高點時期下降了73%。
制圖:城市財經;數據:鄭州市財政局
進入202 4年,進一步下降。
鄭州官方披露,2024年全市商品房累計銷售1124.48萬平方米。
武漢大體亦是如此。
再看無錫的情況。
無錫商品房銷量高點在2021年,當年1550.86萬平方米的商品房銷售面積,銷售金額更是高達2658.96億元,當年均價也是最高,為1.71萬/平方米。
2023年這些數據分別跌至1081.83萬平方米、1701.36億元、1.57萬平方米。
制圖:城市財經;數據:無錫市統計局
今年一季度,當一線與強二線行情走熱之際,無錫依舊不溫不火。
據克而瑞數據,2025年3月無錫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12萬平方米,環比增長57%,同比下跌26%。今年一季度,無錫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30萬平方米,同比下跌26%。數據顯示,今年3月無錫新房庫存量513萬平方米,消化周期33.6個月。
房價方面,國家統計局4月16日公布的70個大中城市數據顯示:
無錫新房價格環比下跌0.1%,同比下跌4.4%。二手房環比下跌0.5%,同比下跌7.1%。
庫存大,行情沒有拉動,房價仍在下跌。
最關鍵的是,4月2日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再度升級,其影響已經開始顯現。
這種背景下,將定價權交給市場,才是去庫存最好的方式。
畢竟,沒有賣不出去的房子,只有賣不出去的價格。
而且,本號不斷強調過,樓市最怕的不是降價,而是沒有流動性。
盡管在冷卻的市場環境下,不一定能增加多少成交,但至少不會是互相僵持的僵局。
樓市最怕的就是陷入僵局。
03
沒有誰能置身事外
這一輪調整,沒有哪座城市能置身事外,之前寫過的深圳、廣州、上海、北京、東莞、成都、重慶、煙臺、常州、南京、西安、武漢、廈門等一眾熱點城市的房價走勢,可以得出一個明顯結論:
即便擁有不錯的產業、經濟和人口,也抵擋不住大趨勢。因為盡管高房價城市中,有一批產業、經濟、人口表現都不錯的城市,但是,高房價嚴重透支了這些城市的支撐力和購買力。
區別只在于,產業強、人口競爭力強的城市,跌幅相對小一點,前兩者弱則跌幅相對大一些而已。
無錫的經濟、產業、人口不可謂不強悍。
2024年寧波GDP高達16263.29億元,位居全國第14位,穩坐第二地級市寶座。
產業方面,無錫工業實力位居全國前列。2023年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4765.26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營收24096.93億元,在江蘇僅次于蘇州。
此外,按照工信部劃分的41個工業大類,無錫總產值超過千億的產業數量高達9個。
制圖:城市財經;數據:無錫市統計局
所以,從產業角度看,寧波相當強悍。
然而這又怎樣?
相比之下,在長三角,無錫的房價調整幅度還是偏小的。
看看經濟、產業、人口同樣強悍的寧波,跌幅非常大。
制圖:城市財經;數據:貝殼找房
各區對比三年前的數據,跌幅都很大。奉化、杭州灣新區、鎮海跌幅都在三分之一左右。江北、北侖、余姚三年跌了四分之一,鄞州、海曙、慈溪跌幅均超五分之一。
數據再一次告訴我們,這一輪調整是全面的、深度的,在大周期面前,誰都得服從,誰都無法置身事外。
本號早就說過,盡管高房價城市中,有一批產業、經濟、人口表現都不錯的城市,但是,高房價嚴重透支了這些城市的支撐力。
對于一二線城市來說,房價調整的根本邏輯,其實就是一句話:很多城市的房價,德不配位。
對于房價遠超城市平均購買力,超前透支城市經濟、產業實力的城市來說,房價回調是必然選項。
在關稅大戰利空之下,調整仍會是這座城市今年的底色,只不過分化特點更明顯而已。
原創不易,辛苦動一動你的小指頭,在文章右小角點個在看、點個贊。歡迎分享出去,讓更多的人看到。
轉載、廣告投放、加讀者群,加微信:593594349(備注來意,否則不通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