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西寧交通我來說”民意征集活動開展以來,西寧交警已分階段落實多項緩堵措施,例如:朝陽西路與門源路等5個交叉口車道優化分配、小橋十字南口車輛掉頭通道開放、勞動路車輛掉頭難問題整治以及文博路擁堵治理等舉措,取得顯著成效。本期工作中,西寧交警根據市民最新建議,通過實地勘察與專業論證,從信號燈配時優化入手,對6個交叉口實施了精細化緩堵方案。
七一路與長江路交叉口
“施工不堵心,緩堵新方案”
市民聲音:七一路與長江路交叉口因南口封閉施工,高峰時段西向東左轉車流量激增,排隊車輛溢出至黃河路,影響主線通行。建議將第二車道改為“直行+左轉”復合車道,緩解擁堵。
經西寧交警實地勘察,七一路與長江路交叉口西向東高峰小時流量為:左轉320-350輛、直行730-750輛,根據路口直行與左轉車流量分析,該路口西向東第二車道不具備改為“直行+左轉”復合車道條件:
信號沖突:東、西方向信號采用分相位放行模式,若第二車道設置為“直行+左轉”復合車道與信號方案放行沖突。
合流問題:七一路與長江路交叉口北出口僅設兩車道,當前西向東左轉與東向西右轉共用車道的設計符合路口空間條件;若西向東再增加復合車道將導致合流沖突。
需求不符:七一路與長江路交叉口高峰期間,西口每個信號周期直行車輛25-30輛(需求顯著)、左轉13-16輛,直行通行壓力突出,不宜將直行車道改為復合車道。
交警優化措施
平峰期及高峰期從信號方案優化角度解決西口“左轉難”問題:
高峰時段信號方案優化:縮短東向西直行和北向南左轉綠燈時長,增加至西口左轉。
平峰時段信號方案優化:增加平峰期信號周期時長,同步延長西向東左轉綠燈時間,減少車輛排隊溢出風險。
圖1七一路與長江路交叉口優化后信號方案
時代大道與郁金香大街交叉口
“取消沖突相位”
市民聲音:時代大道與郁金香大街交叉口因信號方案設置不合理,且道路條件良好導致車輛速度過快,造成交通事故頻發,建議交通主管部門對該路口信號配時方案進行系統性優化。
收到市民建議后,西寧交警對時代大道與郁金香大街交叉口信號方案進行綜合研判分析,現有信號方案南北向采用搭接混放模式(北口單放→南北混放→南口單放),因時代大道道路條件良好,車速較快,南北向的混放沖突導致事故風險較高,西寧交警決定采納此建議,取消交叉口混放沖突,將信號方案優化為單口輪放模式。
交警優化措施
全時段將信號方案從搭接混放模式調整為單口輪放模式,減少左轉與直行車對放沖突,提升路口安全性。
圖2時代大道與郁金香大街交叉口優化后信號方案
門源路與西海路交叉口
“高峰緩堵新方案”
市民聲音:門源路與西海路交叉口高峰期間由西向東車輛排隊擁堵,建議對路口信號方案進行優化調整。
門源路與西海路交叉口周邊集聚博物館、學校及大型住宅區,形成高強度復合型交通需求:
流量特征:高峰期小時流量達4000輛,其中北進口流量占比42%,西向東車輛存在二次排隊現象
瓶頸問題:南出口車道容量不足,通行能力低下,導致車輛溢出現象頻發
連鎖反應:溢出車輛占用交叉口空間,致使高峰期西向東綠燈平均損失時間達15秒/周期
交警優化措施
高峰時段信號方案調整:北向南方向綠燈時長由45秒縮短至40秒,同步將西向東方向綠燈時長延長至35秒
設置北向南截流相位(早斷5秒),該措施預計可降低南出口溢出頻率,提升交叉口通行效率。
圖3門源路與西海路交叉口優化后信號方案
昆侖路與桃李路交叉口
“高峰配時優化”
市民聲音:海湖這邊昆侖大道與桃李路十字紅綠燈需要調整時間,上下班高峰期東西向的車輛非常多,東西向的綠燈秒數太少造成擁堵(都堵到錦玉園大門那里了),南北向的綠燈只需要一半時間,等待的車輛就能全部通行完畢(以前這里沒發生過擁堵就是最近)望增加東西直行綠燈時間。
經西寧交警對昆侖路與桃李路交叉口歷史流量研判及高峰期信號方案分析,該交叉口早高峰(7:30-9:00)及晚高峰(17:00-18:30)東西向車輛排隊較長,存在二次排隊現象;南北向綠燈時長利用率不足,西寧交警決定對該交叉口信號方案進行綜合優化。
交警優化措施
高峰時段信號方案優化:東西直行由原有50秒延長至62秒,東西左轉22秒保持不變;南北方向在保障行人過街的前提下由35秒縮減至27秒。經信號方案優化,優化后路口綠損降低12.1%,整體通行效率提升15.8%。
圖4昆侖路與桃李路交叉口優化后信號方案
海晏路與湟水路交叉口
“綠燈閑置改造”
市民聲音:建議海晏路與湟水路紅綠燈調整時間(湟水路往海晏路左轉有三條左轉車道,且綠燈時間為40多秒,左轉閑置時間多!海晏路東西方向直行,右轉,左轉車道各一條綠燈通行時間為20多秒,早晚高峰通行時間長)。
經西寧交警實地勘察與流量研判,海晏路與湟水路交叉口信號方案存在車道與信號配置矛盾問題:北向南3條專用左轉車道,當前綠燈時長42秒,但實際僅需25秒即可清空排隊車輛(早高峰平均閑置17秒/周期)
交警優化措施
高峰時段方案調整:東西方向綠燈由原有25秒延長至40秒,南北方向在保障行人過街的前提下由40秒縮減至25秒。經路口信號方案優化,現路口綠損降低28.7%,交叉口整體通行效率提升33.6%。
圖5海晏路與湟水路交叉口優化后信號方案
湟水路與五四西路橋下匝道口
“長周期瘦身”
市民聲音:建議調整湟水路與五四西路匝道的紅綠燈,湟水路往五四西路匝道方向設置了右轉紅綠燈,湟水路南北方向紅綠燈單向通行往美麗水街方向的紅綠燈長達70多秒,多半時間就是資源浪費。
經西寧交警對該交叉口信號方案進行分析研判,該交叉口規模較小,但全天候設置了100秒的信號周期,信號空放情況較嚴重;各相位配時時長不合理,交叉口信號方案運轉較慢,通行效率較低。
交警優化措施
將路口信號方案重新設計為三相位周期70秒的信號方案:
相位一:北口單放10秒
相位二:南北混放31秒
相位三:西口單放29秒
該交叉口設置了小周期信號方案后,提高了運轉效率,降低車輛等待延誤時間,提高了路口通行效率。
圖6湟水路與五四西路橋下匝道口優化后信號方案
通過"西寧交通我來說"平臺的持續互動,本期六個路口緩堵方案生動詮釋了"民意引領+專業施策"的治理理念。西寧交警立足市民實際出行需求,針對不同路口特性采取信號相位調整、綠燈時長優化等針對性措施,既解決了車輛積壓、溢流等現實問題,也有效提升了市民出行體驗。這一系列實踐表明,以民生訴求為導向的交通治理模式正逐步完善。未來,交管部門將繼續深化與市民的良性互動,在動態跟蹤優化中推動城市交通運行效率持續提升,讓"金點子"真正轉化為"暢行路"。
來源:西寧交警
編輯:趙生欣 責編:謝青玉 監制:馬振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