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稅戰:
一場暴露美國結構性軟肋的全球博弈。
當英國《金融時報》和BBC這兩家老牌西方媒體以近乎“辛辣”的筆觸剖析中美關稅戰時,世界看到的不僅是一場貿易對抗的勝負之爭,更是一場全球權力格局加速重構的預演。在這場較量中,中國以系統性戰略優勢碾壓美國的“臨時抱佛腳”,而美國的傲慢與短視正讓其陷入“單極霸權”崩塌前的連鎖反應。
英國媒體“拆臺”:撕開美國霸權的遮羞布
《金融時報》以近乎諷刺的筆調戳破了特朗普政府的幻覺:美國自詡為貿易戰的“甲方”,卻未意識到中國早已通過全球制造業的“壟斷性地位”將“乙方”身份轉化為戰略優勢。從iPhone、筆記本電腦到空調、玩具,中國掌握著美國民生消費品的核心產能。若美國執意加稅,蘋果可能被迫將市場拱手讓給三星,而美國民眾將在酷暑中因電扇斷供而“問候特朗普的母親”——這種黑色幽默的背后,是全球化產業鏈分工下美國產業空心化的致命傷。
更令西方震驚的是,中國對美出口僅占GDP的2%-3.6%,而美國對華出口卻高度依賴農產品和能源——這些可替代性極強的商品讓中國手握“斷供反制”的主動權。當巴西大豆取代美國農場主、澳大利亞液化天然氣擠占美企份額時,特朗普的“關稅大棒”反而成為加速美國經濟“資源國化”的催化劑。
BBC則犀利指出,中國搬出毛澤東“打到完全勝利”的朝鮮戰爭精神。
那就是——“時間要打多久,我看我們不要做決定,一直打到完全勝利!”而?這?標志著貿易戰已上升為一場關乎國運的意志較量——美國試圖復刻1980年代打壓日本的劇本,卻未看清中國早已通過全產業鏈布局和14億人口市場構建了“反遏制防火墻”。
盟友反水:美國霸權體系的離心危機
如果說中美對抗尚在預期之內,那么歐盟與日本的“集體起義”則暴露出美國霸權體系的深層裂痕。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直言“歐美關系無法回到過去”,西班牙首相桑切斯高調訪華推動“去美國化”合作,而日本首相石破茂更以“史無前例的強硬”回懟美國關稅政策——這些曾被視為美國“后院”的盟友,正用行動詮釋何為“天下苦美久矣”。
這種離心力不僅源于經濟利益(即:美國對歐盟3800億歐元商品加征關稅),更折射出全球對美元霸權透支信用的集體反抗。當日本這個美債最大持有國開始拋售、多國加速推進本幣結算時,美國靠發債維持關稅戰的荒誕邏輯已難以為繼。2024年美國財政赤字飆升至1.83萬億美元,每日需發行200億美債“續命”,而外資持有比例持續下降——這種“龐氏騙局”式的債務循環,正在動搖美元霸權的根基。
中國的戰略清醒:從“祛魅”到“破局”
與美國的倉促應戰不同,中國的反擊展現出令人側目的戰略定力。通過二十余年深耕全球供應鏈,中國不僅掌握著稀土加工、抗生素生產等“卡脖子”領域,更在電動汽車、光伏等新興產業建立先發優勢。當《金融時報》驚嘆中國“壟斷全球1/3制造業產能”時,實則是承認了一個新經濟范式的誕生——中國已從“世界工廠”進化為“全球創新鏈+供應鏈雙樞紐”。
這種優勢在金融戰場更具殺傷力。中國手握8480億美元美債,卻選擇引導日本、英國等“隱秘盟友”拋售,既避免直接沖突,又放大美元信用危機。更深遠的是,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覆蓋180國、數字人民幣試點擴大,正在構建去美元化的“平行金融體系”。正如美國前財長康納利所言:“美元是我們的貨幣,卻是你們的問題”——而今,全球正用行動將這個問題“退還”給美國。
歷史轉折點:單極秩序的終結與多極世界的胎動
這場關稅戰的本質,是守成大國與崛起大國關于全球治理規則的終極博弈。美國的困境在于,其引以為傲的“軍事-金融-科技”霸權支柱正同步遭遇挑戰:軍事上,高超音速武器領域被中俄反超;金融上,美元儲備份額從2000年的72%暴跌至58%;科技上,中國研發投入占GDP比重已達2.6%,5G、量子計算等前沿領域并駕齊驅。
當特朗普還在等待“中國的求饒電話”時,歷史的天平早已傾斜。從歐洲組建“抗美意愿聯盟”到東盟擁抱RCEP,從金磚國家擴容到中東“向東看”,全球南方國家正用“去美元化”“去武器化”“去意識形態化”的三重奏,宣告單極世界的終結。正如《金融時報》所言:“北京給全世界上了一課”——這一課不僅是貿易戰的勝負,更是一個古老文明用戰略智慧證明:霸權的黃昏,終將迎來合作型全球秩序的黎明。
中美關稅戰終將載入史冊,不僅因其重塑了全球經濟規則,更因其揭示了一個真理:在相互依存的全球化時代,任何國家都無法通過霸凌手段獨善其身。當中國用“供應鏈威懾”與“金融太極”打破美國神話時,世界見證的不僅是一個大國的崛起,更是一條超越零和博弈的文明新路。而對于美國,這場戰役最殘酷的教訓或許是:傲慢,才是帝國黃昏的第一塊骨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