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拂面,紫藤飄香,4月16日,鄠邑區東關小學首屆紫藤校園文化藝術節在充滿詩意與活力的校園中舉行。
在校園博雅樓前的紫藤花架下,開啟了孩子們的藝術之旅,學生們以年級和社團為方陣,展現少年風采。《萌童鼓韻》中,一個個小“哪吒”在綠茵場上追風擊鼓,姿態昂揚,陣陣鼓聲讓人心潮澎湃。《笠翁對韻》詩朗誦的孩子們身著馬面裙,手持竹簡,在詩詞對仗中盡顯經典魅力。啦啦操社團的《炫舞青春》在動感的音樂中,孩子們展現著自信的舞姿,用熱情編織對美好生活最真摯的頌歌,在舞臺上盡情綻放。舞蹈社團《再現木蘭》重新詮釋木蘭從“當戶織”到“寒光照鐵衣”的變化,以現代舞的柔韌與古典舞的韻律演繹一場關于成長、抉擇與自我和解的旅程。精彩的節目,吸引著大家時不時發出熱烈的掌聲。
“作為參與此次紫藤校園文化藝術節一年級中國鼓方陣的指導教師之一,我深刻感受到活動對學生美育培養的重要意義。孩子們通過歌舞、繪畫、手工等多元形式盡情展現才華,臉上洋溢的自信笑容最令人動容。” 東關小學教師劉瀟表示。
“這此活動,我感覺精彩紛呈,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年級小朋友扮演的小哪吒。他們氣勢磅礴的吼聲,讓我不禁想起了哪吒堅韌不拔,英勇無畏的精神。在同學們的演出中,我感受到了花木蘭的愛國情,我感受到了街舞少年的英姿颯爽,在這場演出中,我受益匪淺。”學生黨明澤說。
藝術節現場還特別設置了靜態展示區,農民畫、水墨國畫、創意手工、毛筆書法、衍藝生花等各類作品讓人目不暇接。學生們創作的農民畫作品以大膽的色彩、夸張的構圖,將童年的鮮活與美好展現得淋漓盡致,也讓學生們潤物無聲的對本土文化產生更強烈的認同與尊重。水墨國畫以另一種靜謐而深邃的美感吸引著人們的目光,用承載千年的文化積淀帶給學生傳統文化的熏陶。每一件都承載著同學們對藝術的熱愛與追求,散發著青春的活力與激情。
這次校園文化藝術節不僅是一次藝術的盛宴,更是一堂生動的教育課。學生們在欣賞中感受美、在創作中表達美、在實踐中創造美,搭建起家校共育的橋梁,讓家長們走進校園,與孩子們一同沉浸在藝術的海洋中,不僅增進了對學校教育理念和孩子成長過程的理解,更在親子共賞中,加深了情感聯結,讓“家校合一”從理念走向了實踐。
“我看到學校處處徜徉著藝術、科技氣息,書法、繪畫、科技等作品承載著每一位同學們的夢想,感覺校園里特別美好。”參加完學校活動的學生家長邢靜開心地說,今天的活動讓家長們深深感受到了在東小的舞臺上,每一位寶貝都是C位,每一位寶貝都充滿著自信、陽光,家長們受到了感染。(陜西欄目組編輯:李亞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