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媒《軍事觀察》雜志刊文,對殲20從首飛到大批量量產列裝的過程進行了回顧。美媒表示,殲20的裝備速度太快了,從首飛到進入量產,僅需要4年的時間,量產后年產量也非常高,尤其是2021年,解決了發動機這個老大難問題之后,年產量達到了100-120架的水平,這速度遠超目前美俄在產的雙發重型四代機、五代機。
要知道,殲20可是一型五代機,機動性、航程、隱身能力、態勢感知能力都非常突出,綜合戰斗性能秒殺四代機。何況生產速度如此之快,豈能不讓美媒擔憂?
美媒稱,目前也只有F35的年產量能夠超過殲20,F35年產大約在140-150架。但美媒也注意到,F35這點產量,需要由十幾個盟友共同瓜分,并不是全部都由美軍裝備,實際上每年能夠分給美軍的數量,只有寥寥的40-50架。
但是,殲20的全部產量,可都是全部供應給了解放軍空軍使用。
這就可以直觀地看到,僅僅是殲20這一型戰機,每年能夠服役的數量,就比美軍多至少50架。而現在,美媒預測殲20的總數已經超過了300架,明年就是400架,后年就是500架。
這就使得,解放軍的隱身戰機數量快速增加,與美空軍和海軍航空兵之間的實力差距,在快速縮小。
反觀美軍,F22的數量定格在了180架左右,摔一架就少一架;F35的數量則擁有670架左右,但奈何年增加數量太少,只有50架。這是截止3月份時,包括了美空軍、海軍和海軍陸戰隊的數量。
所以按照現有的產能對比,用不了7年,解放軍的隱身戰機數量就會超過美軍,要知道,殲35也已經投入了量產。殲35除了供應海軍航空兵使用,空軍也有需求,另外還非常可能會出口,而且應該很快就會有第一個海外用戶出現,因此殲35的產能不會低,需求就擺在那。
光是一個福建艦,就需要至少24架,還有山東號和遼寧號,都各自需要一個中隊,一個中隊12架左右,三艘航母共計也需要48架左右。這還不包括輪換的,訓練的,因此即便是以現在的需求,僅僅海軍艦載機航空兵就需要不少于70架的殲35。
空軍呢?作為和殲20高低搭配的機型,殲20的數量超過了300架,還并沒有止步,已經奔著500架的數量提升了,按照各國高低搭配的慣例,殲35的數量最終會超過殲20,即數量至少在500架以上。
除此之外,殲16的年產美媒預測也有40-50架,而與殲16對應的F15EX產量,從2021年交付首架量產機以來,F15EX的交付數量至今都還是只有14架,其中6架還是要用于技術測試,所以實際上只有8架,055大驅的數量都比F15EX多。
在這種差距對比下,美媒也感慨:壓根就不需要六代機,美空軍就將失去世界第一的位置。
-End-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