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通訊員 周曉燕)在鄉村振興戰略向縱深推進的關鍵期,漢濱區洪山鎮七里村立足資源稟賦,以“小魔芋”撬動“大產業”,探索出一條特色農業驅動鄉村振興的實踐路徑。這場從“傳統農耕”向“現代農業”的轉型實踐,不僅激活了土地價值,更探索出山區農村特色產業發展的創新路徑。
據了解,洪山鎮七里村地處秦巴山區生態腹地,長期面臨產業結構單一、土地效益低下的困境。村“兩委”錨定“人無我有”的差異化定位,引入魔芋這一高附加值作物,其喜蔭耐濕特性與山地生態高度適配。通過“土地集中流轉+林下立體種植”模式,昔日閑置坡地搖身變為“黃金種植帶”,實現生態資源向經濟價值的高效轉化。
面對魔芋“怕旱怕澇、易染軟腐病”的種植難題,七里村構建“科技護航”機制。一方面邀請農科院專家現場指導,根據土壤溫濕度、病蟲害情況,開具“種植處方”。系統掌握種芋選育、林下套種等技術,實現種植標準化、科學化。一方面,組織農戶參與“理論授課+實操演練”,掌握種芋消毒、輪作套種等核心技術,培育本土“田秀才”10余人。
“種得好更要賣得好。去年一年種植魔芋帶動周邊群眾實現年收入2000元的增長,這是一個好的開端。接下來,七里村將以生態有機為核心賣點,積極探索從‘賣原料’到‘創品牌’的全鏈升級。要讓魔芋從‘土里’走向‘云端’,確保村民們的辛勤勞動能得到豐厚回報。”七里村支書張云會說道。
鄉村振興的關鍵在于找準“土特產”與市場需求的契合點,以科技與組織創新激活資源要素。當“一粒魔芋”串聯起生態、經濟與社會價值,這片土地正書寫著“小作物撬動大振興”的時代篇章,為山區農村探索共同富裕路徑提供可復制的“七里樣本”。
責任編輯:安心 審核:楊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報料關注西北信息報微信公眾號(xbxxbwx)留言或加編輯微信號:y609235490 投稿郵箱:xbxxbxmt@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