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國家庭教育調查報告顯示,32%的學齡兒童存在非監(jiān)護人看護時段安全隱患,這個數(shù)據(jù)在雙職工家庭飆升至61%。
張磊握著行李箱拉桿站在玄關,電子鐘顯示凌晨1:47。本該在海南出差的建筑設計師,因為臺風取消航班提前返家,卻看到五歲兒子蜷縮在客廳地毯上,手里攥著半袋捏碎的方便面。
電視機藍光映著孩子臟兮兮的小臉,茶幾上散落著退燒貼和止咳糖漿。張磊摸到兒子滾燙的額頭時,手機震動顯示妻子林悅的微信定位——顯示在3公里外的麗思卡爾頓酒店。
反鎖的書房門縫透出暖黃燈光,密碼鎖記錄顯示當晚19:23有過開鎖記錄。當張磊用消防斧劈開書房暗門,保險柜里53萬現(xiàn)金不翼而飛,柜底躺著本離婚協(xié)議書。
兒童心理學家指出,6歲以下兒童獨自居家超過4小時,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發(fā)生率高達78%。張磊兒子持續(xù)半年的夜間驚厥,在父母離婚三個月后不治而愈。
民政局最新數(shù)據(jù)顯示,2024年上半年離婚登記中,涉及未成年子女監(jiān)護失職的案例同比激增140%。那些深夜亮著屏幕的兒童手表,默默記錄著多少破碎的童年。
當婚姻成為精心設計的密室逃脫,孩子往往是最先被犧牲的密碼鎖。我們忙著計算財產分割比例時,是否該先測算孩子眼里的恐懼溫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