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之前,請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取材網絡
能讓地面偏移!大地震要比我們想的還要可怕。
緬甸3.28大地震給緬甸所帶來的影響怎樣人盡皆知,哪怕在當下,災后救援工作也仍在進行,而也就在15號,NASA則公布了緬甸地震的運動情況,讓人冒冷汗的是,這次地震讓緬甸部分地面位移超過了6米!
顯然,這一項數據已經證明了緬甸地震的強度,7.9級看似與8級地震有差距,實則并沒有什么實質性區別,其破裂斷層達200公里以上,斷層又要穿過多座城市!
取材網絡
設想一下,一處地面發生明顯錯動,就像你撕扯一張紙巾出現破裂的位移,理論角度來講,這種情況能夠撕裂任何東西,地面建筑、地表地貌皆無法抵擋,若剛好處在地表破裂上方,情況怎樣可想而知。
7.9級就造成一些地區地面位移超6米,反觀日本在緬甸地震期間,也再次發布了特大地震預警,據其估算數據顯示,如果所謂的“南海海槽特大地震”發生,很有可能達到8級以上,甚至9級。
取材網絡
或導致29.8萬人死亡,最大超292萬億日元的經濟損失,可以肯定,特大地震一經發生將會對日本造成毀滅性打擊,一并引發的地面問題甚至有可能會使日本地圖發生改變!
那么問題也來了,NASA所公布的數據到底都傳遞了哪些信息?為何日本的南海海槽大地震被預想的那么可怕?
取材網絡
地面位移,地表破裂!
相當于上千個原子彈爆炸,這便是專家對緬甸地震所進行的概述,反觀NASA所公布的衛星數據則讓我們看到了更加直觀的影響。
震中出現強烈震動和建筑物倒塌,沿斷層部分地面位移超3米,部分地方總偏移量超6米,給出的衛星圖上,紅色部分是朝北移動,而藍色部分則是朝南。
NASA公布緬甸地震衛星數據圖
用比較好理解的說法來講就是,我們將一整塊陸地看作一張紙張,從中間部分劃一道線,然后左邊紙往左拉,右邊朝右拉,直至左邊緣至右邊緣達六米,在這六米上的房屋必然會遭到顯著破壞。
同時緬甸地震是淺源地震,震源距離地表僅僅只有10公里,這也就是說斷層破裂有可能會被直接帶到地面從而導致在地表上出現位移地表破裂。
取材網絡
長度達550公里,這便是NASA所給出的地表破裂部分數字,當然并不是說破裂情況一定會直接反應在地面,但可以肯定的是,這長度絕對可以算為有記錄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走滑斷層誘發的地表破裂之一。
不僅長還快,科學家認為,這次的緬甸地震或許是一次非常罕見的“超剪切”地震,這所指的是其沿斷層滑動移動比其所產生的地震波要更快,在此背景下,地震波能在破碎前就集中能量,從而加劇后續的破壞力。
取材網絡
都知道緬甸地震所造成的基礎設施損壞一度波及到了泰國曼谷,這就可能是因其屬“超剪切”地震的原因所導致。
地震讓大地發生偏移,一句話就能讓我們深切感受到地震的恐怖,在NASA數據中,緬甸最強震級為7.7級而并非咱一概認為7.9,而若此級地震就能導致地面偏移超6米,那日本預警地震又會多可怕?
取材網絡
若發生,極慘重
事實上,日本和緬甸一樣,本就屬于是地震頻發國,而那“南海海槽特大地震”預警也并非日本首次發出,只不過這次,日本將未來30年發生概率從以往的70%拉升到了80%。
可能使29..8萬人在南海海槽大地震中喪生,其中或要有21.5萬人死于地震所引發的海嘯,造成最大1.8萬億美元經濟損失,而這特大地震所發生的原因就得歸到板塊運動。
取材網絡
幾乎每過個100年,日本南海海槽就會因板塊運動發生裂斷,從而引發8級甚至是9級的地震,1707年、1854年、1944到1946年皆是如此,最后那1944、1946的還是雙生震。
按照這個規律,日本南海海槽特大地震的發生時間大可能就是在2050年左右,介于日本近些年頻發的地震情況,以及世界地震發生頻率,日本將30年內概率提高并非難以理解的事情。
取材網絡
給出的數字上數據看著嚇人是一點,而日方沒說明的潛在問題同樣嚴重,這方面所體現在方向就是地面位移下沉,甚至有讓日本國家地圖發生變化的可能。
大地震日本下沉?
這并非是空口無憑,事實上在11年,日本“3.11”9級大地震的時候,日本就有出現列島“部分沉沒”的情況,按照當時日媒報道的話來講,就是日本可能會變得更狹長。
陸地下沉,海底移動,從數據來看,日本311地震讓海底向東南直接位移了24米,這性質可與緬甸的部分6米有著本質性的區別,緬甸地面位移是“裂縫”,而日本海底位移對應的就是陸地“沉沒”。
取材網絡
日本東北部由北向南,約有443平方公里的陸地被海水“吞噬”,地震海嘯后,日志津川港的地面普遍下沉,最多的下沉點達到了75里面,說地震導致日本領土受損絕非謬論。
反觀陸地移動上,311地震把日本整體都在向東推,以當時都觀測數據來看,宮城縣牧鹿半島在下沉1.2米的同時還有向東南方移動了5.3米,無不體現著一次大地震能對日造成多大打擊。
取材網絡
當然,只用一次數據來說明整體情況是不夠準確的,去年的時候時候,日本也有因地震發生移動,,而這地震的震級則是5.5級。
輪島市觀測點向西移動1.3米,地殼變動加大,同時部分地區也有向西移動80厘米、60厘米的情況,使得不少網友紛紛吐槽稱日本著名景點“軍艦島”完全變樣。
取材網絡
作為島國,地震對日本的“災難性”無疑是相對較高的,NASA所公布的緬甸地震導致地面位移數據無疑也引發人們對日本情況的擔憂,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人類面對自然還是太渺小,只希望日方能為那些“可能”做好充足的準備。
取材網絡.
參考信源
NASA2025 年 2 月 28 日至 4 月 1 日——衛星數據顯示緬甸地震的運動
極目新聞2025-04-14 10:29——驚心!日本或發生大地震致近30萬人死亡,駐日使館緊急提醒
京報網2024-01-03 17:07——日本地震地面起伏像“呼吸”?什么是地殼位移?專家科普
央視新聞2025-03-31 10:51北京——日本再發特大地震風險評估:或致近30萬人死亡
北晚在線2025-03-31 17:17——日本再發特大地震風險警告!若發生,極慘重
新京報2011-04-07 01:47——大地震導致日本列島“部分沉沒”
上觀新聞2024-08-13 15:41——日本機構預測:若南海海槽大地震達9級以上,最高死亡或超32萬人!
看看新聞Knews2024-01-03 14:05天津——日本地震前后衛星圖!震區向西移動1.3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