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為進一步優化人口結構、提振樓市活力、穩定住房消費,青島市多部門聯合推出《支持家庭剛需及青年購房十二條措施》。新政明確提出,將通過補貼、保障與服務等手段,重點扶持二孩及三孩家庭購房,以及高校畢業生在青就業安居。
二孩家庭補貼5萬元、三孩家庭10萬
青島出臺樓市新政
根據政策內容,青島對符合條件的二孩家庭購置新建商品房的,給予一次性5萬元的購房補貼;三孩家庭則補貼提升至10萬元。補貼對象需為依法登記在青的家庭成員,并滿足購房首套或改善型需求等條件。該項措施的出臺,旨在降低多子女家庭購房成本,提升其城市定居意愿,積極回應“三孩政策”背景下的住房支持需求。
此外,為吸引高校畢業生在青就業創業,政策還對畢業3年內的全日制專科及以上學歷畢業生推出租房支持政策。自2025年7月1日起,符合條件的畢業生可享受政府提供的租金減免和保障性租賃住房優先配置。這一政策將有效減輕年輕群體初入職場時的居住壓力,增強其在青島長期發展的穩定預期。
新政還涵蓋優化住房金融服務、加快人才住房建設、引導房企讓利銷售等多項舉措,形成從“購房補貼”到“租住支持”的全鏈條住房扶持體系。相關部門表示,此次政策不僅是對生育友好型城市建設的積極探索,也是緩解當前樓市庫存、釋放剛需與改善性住房需求的重要抓手。
業內專家指出,青島此次出臺的樓市新政,兼顧“穩樓市”與“促生育”,在支持人口結構優化、激活房地產市場活力方面具有示范意義。特別是在多個熱點城市紛紛調控松綁的背景下,青島通過聚焦家庭與人才兩大核心群體,構建長效的住房支持機制,有望提升整體城市吸引力與人口承載能力。
全國多地先后出臺多種購房支持措施
此前,全國已有多地先后出臺多種購房支持措施。浙江義烏對首次置業購房和多孩家庭購房進行補貼,補貼總額度不超過25萬元。安徽則全面取消住房限制性措施,大力推行“房票”等貨幣化安置方式。
浙江義烏發布《關于支持剛性和改善性需求購房的通知》。根據通知,義烏市實施“住有所居”首次置業購房補貼。個人及配偶名下在義烏市行政區域內無商品住房的(以不動產登記和網簽備案為準),購買建筑面積小于150㎡且預(現)售備案總價不超過350萬元的一手新建商品住房,給予1000元/㎡補貼。
實施多孩家庭購房補貼。符合國家全面兩孩、三孩政策實施后生育的多孩家庭,購買一手新建商品住房時給予補貼。其中:兩孩家庭每套補貼10萬元,三孩家庭每套補貼20萬元,每個家庭僅可享受一次。
通知明確,“住有所居”首次置業和多孩家庭購房補貼可疊加使用,每套補貼總額度不超過25萬元。根據補貼額度,先購先得,用完即止。
3月27日,安徽省住建廳發布《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細化政策舉措》。其中提出,加大商品房促銷力度。全面取消住房限制性措施,嚴格落實住房消費稅收優惠政策,鼓勵各市推出階段性購房補貼、購房消費券、“以舊換新”等促銷政策,按季開展“線上+線下”商品房展銷活動。停止新建安置房,大力推行“房票”等貨幣化安置方式,鼓勵各地加大“房票”優惠力度和覆蓋范圍。有序推進收購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建立住房保障輪候庫。
2024年11月,湖北武漢市印發文件,從發布日起到2025年3月31日止,在武漢市新城區(含長江新區)購買新建商品住房的,此前符合國家生育政策已生育二孩、三孩的本市戶籍家庭,分別一次性給予6萬元、12萬元的購房補貼;文件發布后生育二孩、三孩的家庭,可一次性享受同等補貼,購房時限延至2026年3月31日。
2024年,北京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優化調整本市房地產相關政策的通知》提出,“對二孩及以上本市戶籍居民家庭購買商品住房,申請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的,可貸款額度上浮40萬元。”
一系列生育支持政策正在加速落地
近年來,我國生育政策經歷了多次調整,從2013年的“單獨二孩”到2015年的“全面兩孩”,再到2021年的“三孩政策”。生育政策逐步放開,但不少育齡人群感慨“生不起、養不起”。
國家層面,相關政策陸續出臺。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建立生育支持政策體系,降低生育、養育、教育成本”。
2024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推動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的若干措施》,提出推動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的具體措施,包括完善生育休假制度、建立生育補貼制度、增加普惠托育服務供給、加強住房支持政策等。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制定促進生育政策,發放育兒補貼,大力發展托幼一體服務,增加普惠托育服務供給”。此外,政府工作報告還提出“逐步推行免費學前教育”。這些都是解決“帶娃難”痛點的重要舉措。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國家衛健委主任雷海潮表示,今年將發放育兒補貼,國家衛健委正在會同有關部門,起草相關的育兒補貼的操作方案。
地方層面,從生育補貼到住房優惠、再到托育服務……一系列生育支持政策正在加速落地,具體措施也在不斷探索中。
推出“真金白銀”的生育補貼。多地發布生育補貼相關政策,覆蓋人群略有區別,有的地方補貼二孩和三孩家庭,有的地方將一孩也納入補貼范圍。
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健康學院副院長楊凡表示,無論是學界還是社會、政府部門都有一定的共識,生育補貼應該覆蓋到一孩家庭,“現在更多地方主要補貼二孩和三孩家庭,原因是體量相對較小,財政壓力不會一下子變得很大。目前這種循序漸進的做法是對的,先補貼二孩、三孩家庭,再擴展到一孩家庭。”
延長生育相關假期。近年來,多地明確提出延長婚假、產假等。2021年9月,山西修訂《山西省人口和計劃生育條例》,明確婚假30天,符合政策生育獎勵延長產假60天,男方護理假15天,子女不滿3周歲每年育兒假15天。
加大托育服務供給。山東、四川等地明確支持幼兒園招收2歲至3歲幼兒,推動托幼一體化發展。其中,山東計劃到今年底提供托位10萬個左右。截至2024年9月19日,浙江省杭州市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1537家,總托位數達5.9萬個,每千人口擁有3歲以下嬰幼兒托位數達到4.7個,提前實現杭州市“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
營造生育友好工作環境。2024年底,上海印發《關于開展“生育友好崗”就業模式試點工作的通知》,提出支持用人單位將工作時間可彈性安排、工作方式靈活、工作環境友好的崗位設置為“生育友好崗”,原則上提供給對12周歲以下兒童負有撫養義務的勞動者。今年3月16日舉行的成都春季大型人才招聘會,首次提供“生育友好崗”崗位。
來源|央視網微信公眾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