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沈子友(心系遠山)
吉林北山:東北三省會游之七
吉林北山,又名九龍山,位于吉林省吉林市區(qū),有大小山峰9座,花崗石組成,占地面積135公頃,海拔269.8米。山頂上古木參天,寺廟云集,歷史悠久,融儒釋道俗文化為一身,集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為一體,被譽為“天下第一江山”。
在我們這個多山的國度里,可謂名山林立,但敢稱“天下第一”的則不多見。而地處東此腹地的吉林北山,卻號稱“天下第一江山”,這使我產(chǎn)生了好奇之心。
九龍門
遠眺北山
為了一探究竟,9月3日,在結束本次“走向雄雞之冠”東北邊境游進入長春之前,我專程來到了吉林市。自城內過山門,進入寬闊的廣場,駐足遠眺,北山就在不遠處拔地而起,山上的古建筑群內,一個巨大的“佛”字映入眼簾。
上山的路
上山的路由石階鋪成,綠樹成蔭,并不陡峭,右側有幾處可以走捷徑到達山頂,我則選擇了繞行登頂。藍天白云之下,我穿行在眾廟宇之間,其中就有“天下第一江山”。
天下第一江山
“天下第一江山”為一塊匾額,鑲嵌在玉皇閣內的一座牌樓上,下方還有一塊很有特色的巨石盆景。
資料顯示,“天下第一江山”匾額,最早出現(xiàn)在清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吉林將軍松筠所書,可惜后于民國初年丟失。后民初著名書法家張書坤根據(jù)他的手跡摸仿了一塊,后來又下落不明,現(xiàn)在這一塊為今人仿作。
至于松筠將軍是根據(jù)什么題寫的這一名額?后人揣測是,因為清康熙皇帝曾登臨此山,并有提額,同時也因為山上宏大的古寺廟建筑群和優(yōu)美的自然風光。這些當然都已成為歷史,但當下游人仍慕名而來,我就是其中之一。
關帝廟
?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年(公元1707年),后經(jīng)歷代擴建,始成現(xiàn)在包括山門、廡殿、戲樓和鐘、鼓樓在內的規(guī)模。滿族人對關帝推崇非凡,稱其為“老爺廟”。體現(xiàn)在門外山墻上的這個巨大的“佛”字,在山下很遠的城區(qū)即能看到。
圓通殿
圓通,是觀音菩薩的別號,表明該殿主要供奉的是觀音菩薩。作為北山古廟群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其悠久的歷史和建筑藝術價值而引人注目,承載了豐富的宗教文化和地方歷史沉淀。
玉皇閣
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呈長方形,有對稱中軸線,依山就勢,分前低后高兩部分,是北山建筑群中規(guī)模最大、氣魄最宏偉的建筑,也是東三省唯一供奉玉皇大帝的寺院。
藥王廟
?藥王廟,原名三皇廟,后因前來祭祀者多為歷代名醫(yī)而改名。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因接近民間,規(guī)模宏大,后于那個特殊年代中被破壞,現(xiàn)有建筑都是后來重建的。
此廟內容豐富,比較接地氣,具體見于下面簡介。
坎離宮
始建于1897年。取名于《易經(jīng)》:“坎”代表火,“離”代表水,合稱“火水神廟”,為道家道場。現(xiàn)已改為佛教寺廟。
這是吉林平安鐘樓,仿古建筑,始建于2007年,在山下也能看到。地處北山的另一個山頭,我就是走到這里后繞道下山的。
攬轡橋
在整理這篇資料時,偶然發(fā)現(xiàn)了這張照片,才想起當初第一次看到北山的資料上,就有這樣一張照片。可惜上山時我忘了,也不知道這座橋在什么地方。正當我為此感到遺憾時,又得知他就是連接北山東峰與西峰之間。其實在我看完東山的古建筑群,往西山太平鐘樓時,路上就經(jīng)過這座橋,只是我沒注拍照留念罷了。
2024.9.3 游覽
2025.4.16整理于法國普羅旺斯
沈子友(心系遠山),山東日照人,1970年入伍,1984年軍轉工,中鐵十四局退休。
編輯:夏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