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國前財長耶倫公開提議特朗普主動向中國低頭認錯,她稱“要是特朗普走出第一步,中方會愿意消除近期出現的壁壘”。
平心而論,這說法本身沒錯,如果特朗普真的主動低頭認錯,中國肯定也會做出讓步。美國平均關稅率已攀升至1934年以來的最高水平,這直接致使每戶家庭每年支出增加4000美元,美債收益率單周飆升50基點還引發了金融市場恐慌,這些數據都表明了特朗普政策對經濟的破壞。現在不認錯還等什么時候呢?
但關鍵是要付出什么代價呢?代價就是特朗普乃至共和黨在中期選舉中徹底失敗。其民粹主義基本盤將會被徹底瓦解。
特朗普基本盤的核心訴求是“美國優先”的強硬態度,若他向中國公開認錯,將直接動搖“鐵銹帶”藍領工人和南方福音派選民的政治忠誠度。布魯金斯學會(民主黨智庫)研究表明,63%的特朗普支持者將“不向中國妥協”視為核心價值標準。一旦特朗普被迫承認政策失誤并向中國主動低頭認錯,就會引發“總統缺乏執政能力”的輿論浪潮。正如沃倫參議員公開指責的“政府充滿混亂和腐敗”,這種輿論攻勢在2025年中期選舉前已形成圍剿之勢。
雖說耶倫一直被視為技術官僚,但技術官僚說到底也是民主黨的技術官僚,特朗普要是真信了,民主黨就可宣稱“證明拜登路線正確”;要是拒絕,就坐實“頑固毀國”的罪名。
可以說,在美國,中國議題已經淪為黨爭的犧牲品,目前在美國,政策的技術性正逐漸被黨派利益所取代。明明美國現在有很多向中國低頭的方式,根本不需要特朗普親自出面表達認輸態度,可耶倫卻非要提出這個讓特朗普自毀前程的建議,要說這里面沒陰謀,那真是沒人會相信。
例如,現在美國完全可以用技術性讓步來替代政治認錯。比如調整產品分類,或者對部分技術產品進行豁免,又或者拆分包裝繞開關稅等,這樣既能保住政治顏面又能獲取實際利益。
此外,用利益置換取代單邊妥協也是一種更有效、更易取信于中國的做法。在農產品采購、能源合作等領域建立對等交換機制。說句實在話,現在特朗普已經沒有政治信譽了,就算出來道歉,中國也可能不信,反而是實實在在的利益交換,我國或許會接受。
在輿論方面,他還可以利用商界領袖這類非官方渠道釋放緩和信號來試探中方反應,避免直接的政治對決。馬斯克這個現成的“背鍋俠”,此時不用更待何時?
總之,國家元首親自出面認錯本就是下下策,而且這一策略生效的前提是中國愿意相信特朗普所說的話,他自己把國際信譽都敗光了,道歉只會加速自己的垮臺。
耶倫作為技術官僚不可能不明白這些,在明白這些的情況下還提出這個建議,那我只能說這個老太太肯定是別有用心。
耶倫指責特朗普“用破壞球摧毀經濟”,民主黨又何嘗不是拿國家命運當作政治賭注呢?從“系統性打擊藍州經濟”到“操縱俄烏戰爭消耗歐洲”,他們的行為和共和黨相比也沒什么本質區別。兩黨早已陷入“毀滅性競爭”的死循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