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霍玉峰,前段時間治療過一名10歲男孩,當時他身高1.6米,體重只有不到60斤,嚴重營養不良,瘦成了皮包骨,沒有一點皮下脂肪。孩子原本體重近60公斤,被人稱為“小胖墩”,于是開始減肥,在網上找了一堆減肥方案,減著減著就對肥胖形成心理性厭惡,不再吃東西,最終得了厭食癥,甚至喝水都有可能吐出來,最后住進了ICU病房,只能靠輸營養液維持生命需要。
(4月17日《法治日報》4版)
中國疾控中心數據顯示,當前我國6歲至17歲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約為19%;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的《體重管理指導原則(2024年版)》預測,如不加干預,2030年我國兒童超重肥胖率將達31.8%。青少年肥胖問題越來越嚴重了,對于“小胖墩”當然需要引起重視。但是,青少年減肥不可盲目,否則就貽害無窮了。
事實上,青少年因為盲目減肥而出現問題的情況不在少數。今年3月,在廣東省廣州市,一名體重130公斤的十幾歲男孩追求快速減肥,選擇了極端的節食方法,導致身體營養失衡、身體機能紊亂,因急性腎衰竭被送至醫院救治。“要命的減肥”要不得,青少年減肥不能“不要命”。
在當下社會,青少年盲目減肥的現象愈發普遍。網絡時代,各種信息魚龍混雜,一些所謂的“明星減肥法”“快速瘦身秘籍”充斥著網絡空間,對涉事未深的青少年產生了極大誤導。他們缺乏正確的審美觀念和健康知識,容易被外界的聲音左右,將“瘦”視為美的唯一標準,從而不惜以犧牲身體健康為代價,去追求不切實際的身材目標。
青少年正處于身體發育的關鍵時期,需要充足且均衡的營養來支持身體的正常生長。盲目減肥不僅可能導致營養不良、免疫力下降、內分泌失調等一系列健康問題,還會對他們的心理狀態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
為了預防此類悲劇的再次發生,家庭、學校和社會都應承擔起相應的責任。家長要以身作則,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關注孩子的身心發展,及時糾正孩子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觀念。學校應當加強健康教育課程,普及科學合理的營養與健身知識,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和價值觀。社會各界也應加強對網絡信息的監管,減少不良減肥信息的傳播,營造一個健康、積極的輿論環境。
青少年應該明白,真正的美麗源自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積極的心態以及自信的人格。“要命的減肥”絕不是追求美的正確途徑!切不可被網傳的錯誤減肥方式牽著鼻子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