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有一種特殊的職業群體 —— 清倌人。清倌人不同于一般的青樓女子,她們大多賣藝不賣身,側重于舞蹈、琴棋書畫等才藝,在骯臟地大染缸中,盡可能地保持著自己的尊嚴與操守。
秦惜夢,原本是大戶人家的千金小姐。她自幼聰慧過人,對詩詞歌賦、琴棋書畫展現出極高的天賦。在父親的悉心教導下,秦惜夢飽讀詩書,才情出眾。
在他十三歲那年,命運卻對她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父親因得罪權貴,被誣陷獲罪,秦府瞬間陷入了萬劫不復之地,家中親眷皆被牽連。
那天下了很大的雪,格外冷,秦惜夢攥著半截玉簪縮在囚車角落。三天前她還是揚州鹽運使的掌上明珠,此刻卻成了官妓坊簿冊上的一個墨點。押解官差粗魯地扯下她發間的玉簪:"罪臣之女,也配戴這個?"
簪頭在青石板上碎成三瓣,像極了她支離破碎的錦繡年華。母親投繯前塞給她的《漱玉詞》還揣在懷里,書頁上沾著淚痕洇開的墨跡。
秦惜夢并沒有被命運打倒,她心智堅強,雖身處污泥之中,卻一心想要潔身自好。青樓教習見她才貌雙全,本想將她訓練成紅館人,惜夢卻以死相逼,立誓“賣藝不賣身”。
幸運的是老鴇王媽媽是個不錯的人,對她極為照顧,常對她說要做清倌人,就得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才可能有選擇。
當其他姑娘學著調笑逢迎時,秦惜夢總在深夜臨摹李易安的詞帖,在宣紙上畫西湖煙雨,在琴弦間訴黍離之悲。
七年光陰在教坊司的琵琶聲里流轉,秦惜夢憑借著出眾的才藝和不凡的氣質,在青樓中嶄露頭角,漸漸成了臨安城最特別的清倌人。
富商巨賈擲千金只為聽她彈一曲《廣陵散》,達官貴人排隊求一幅她題寫的《寒食帖》。對此她始終疏離熱鬧,在后院種滿梅花,夜深時獨對冷月吟誦:“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
時光匆匆,轉眼間秦惜夢在青樓中已經度過了許多個春秋。這些年,她憑借自己的努力攢夠了贖身錢,為自己脫了籍,此后心中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找個良人,安安穩穩地度過余生。
可這何其艱難,世人雖道她“雖出淤泥,終染風塵”,可曾經的過往令世家子弟避之不及,富商巨賈嫌她年過二十。她曾作詩自嘲:“一樹梅花一放翁,半生風月半生空?!?/p>
在經歷了無數次的失望之后,秦惜夢想到了一個特別的辦法 —— 對聯擇夫。于是從李清照“尋尋覓覓,冷冷清清”的靈感中,精心構思了一個上聯,寫道:“風風雨雨,暖暖寒寒,處處尋尋覓覓?!?/p>
此聯著實精妙。它巧妙地運用了疊字,“風風雨雨” 描繪出生活中的坎坷與波折,“暖暖寒寒” 則象征著人生的冷暖無常,而 “處處尋尋覓覓” 更是生動地展現出秦惜夢在漫長歲月中,苦苦尋覓幸福與安穩的心境。
一位名叫陸子健的書生得知此事后,前來應對。陸子健家境貧寒,但勤奮好學。曾經在他最困難暈倒在青樓門前時候,秦惜夢施粥贈藥,從那時起,陸子健就對秦惜夢心生好感,只是一直自慚形穢,不敢表露心意,只是將這份情義銘記于心。
如今看到秦惜夢的處境,心中百感交集的他深知秦惜夢這些年的不易,也明白她對未來生活的渴望。沉思片刻后提筆寫下了下聯:“鶯鶯燕燕,花花葉葉,卿卿暮暮朝朝?!?/p>
這下聯對得極為精妙,同樣運用了疊字,“鶯鶯燕燕”對應“風風雨雨”,以生機盎然反襯漂泊無依;“花花葉葉”呼應“暖暖寒寒”,用繁盛綻放消解孤寂清冷;末句“卿卿暮暮朝朝”更將“尋尋覓覓”的悵然,化作“朝朝暮暮”的承諾。
全聯既是對惜夢才情的致敬,亦是對她坎坷命運的撫慰,并且平仄工整,疊字如珠落玉盤,與上聯渾然天成,堪稱一絕。
秦惜夢看到陸子健的下聯后,心中大為震動。她沒想到,在這茫茫人海中,竟有一人能如此懂她。兩人相見后,相談甚歡。
陸子健才華出眾,為人真誠善良,對秦惜夢的過往沒有絲毫嫌棄,反而充滿了憐惜。經過一段時間的交往,彼此傾心的二人最終修成正果,結為夫婦。
婚后兩人相互扶持,攜手走過了人生的風風雨雨,過上了幸福美滿的生活。
屏幕前的你們,覺得陸子健下聯對得精彩嗎?如果是你,面對這樣的上聯,又會給出怎樣的下聯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
文中圖片來源于網絡劇照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