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雖然美國二十年不動,中國也超不過,但中國人的凝聚力是美國二百年也追不上。這是中國力量,現在的中國已經今非昔比,在科技、軍事上有一些項目已經超過了美國。就中國的體制和強勢的改革開放,趕超美國指日可待。
近年來,張召忠教授提到的“我國追趕美國軍事實力需要20年”的觀點,引發了不少熱議,到底我們能不能在未來實現這一目標?這其中又藏著哪些值得我們深思的道理?
自信不膨脹,追趕速度超出預期
張召忠教授在2015年曾經提到過這樣一個觀點,我國要追趕美國的軍事實力,需要20年的時間。這個結論引起了很多人的討論,有支持的,也有持反對意見的,大家對我國軍事實力的提升速度都抱有很大的期待,但是又擔心這個期待會不會變成一種幻想。
我們希望看到的是,我國能夠自信地走自己的路,而不是盲目地跟在美國后面,無論是在經濟建設上還是在軍事建設上。美國已經成為了世界第一經濟體和軍事強國,而我國現在是世界第二經濟體,我們要做的就是縮小這個差距,而不是一味地想要超越對手,畢竟真正的強者是在于守護和平,而不是單純地想要超過自己的對手。
在軍事上,我國也要保持這樣的心態,自信而不膨脹,我們的追趕速度已經遠遠超出了預期,以至于很多人開始擔心,我國會不會在不知不覺中成為美國的對手,甚至是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
我們要知道,美國花了多少年的時間才達到現在這個高度,而我國才花了多久,我們取得的成績令人刮目相看,但是和美國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美國的軍費開支已經接近6000億美元,而我國只有1450億美元,這個差距是顯而易見的。
如果我們把時間往前推幾年,就會發現這個差距正在逐漸縮小,比如說2015年,美國的軍費開支還是5960億美元,而我國只有1450億美元,這個時候中美之間的差距大約在4500億美元左右,但是到了2023年,美國已經接近8860億美元,而我國則是2314億美元,雖然我國的軍費增長很快,但是美國的增速更快,兩國之間的差距反而沒有拉開。
美國雖然是世界第一經濟體,但是它也面臨著很多的問題,比如說高通脹、經濟衰退、失業率上升等等,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美國的國力,如果我們繼續以這個速度發展下去,20年、10年,甚至更短的時間里,我國有可能真的趕上美國,甚至超過它。
但這里面有一個前提,那就是我們必須保持自信,不要膨脹自己的實力,我們要做的是踏踏實實地工作,在各個領域都取得進展,尤其是在軍工領域,我們要有這樣的決心,不斷攻克關鍵技術難關,讓我們的武器裝備不再依賴進口。
盡管我們在多個領域都取得了顯著的成績,比如說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了全球最大的生產和消費國,但是在一些關鍵技術領域,我們仍然有明顯的短板,比如說高端芯片、航空發動機等領域,我們距離世界頂尖水平還有很大的差距,這些短板如果不補上的話,就很難真正形成自己的軍事體系。
我們現在已經擁有3艘航母,雖然還在進行常規動力與核動力之間的轉換,但是距離美國11艘核動力航母的龐大艦隊仍然有很大的差距,美國不僅僅是有航母,它還有強大的水下力量作為支撐,目前服役的就有10艘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還有一艘福特級航母正在建設當中,而我國現在只有一艘遼寧艦,未來可能會有更多,但短時間內趕上美國仍然是不太可能的。
同樣在核武器方面,美國也是一個令人畏懼的存在,根據公開資料顯示,美國現在大約有4500枚核彈頭,而我國只有250枚左右,這樣的差距幾乎是不具備二次打擊能力的,當然我國并不是只有這250枚核彈頭,我們還有其他很多手段可以用來威懾對手,最重要的是,我們并沒有把自己放在一個必須要超越美國的位置上,我們要做的是守護和平,而不是一味地和對手較勁。
從多個角度分析了我國與美國之間的軍事實力差距,強調了自信而不膨脹的重要性。我認為,保持這樣的心態非常關鍵,只有腳踏實地,才能實現真正的進步,大家怎么看?說到底,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絕殺武器差距是肯定的,但毀一遍和二十遍是一樣的,所以也沒必要害怕,也必須知道戰爭的后果,該硬得硬,盡可能避免沖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