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是近兩年經濟發展的重點,然而鄉村產業受諸多因素影響,常面臨“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困境。著名餐飲企業海底撈依托全國超1300家門店的規模化采購優勢,構建起“產地直采+冷鏈運輸+凈菜加工+餐飲終端”的全產業鏈閉環,不僅讓四川青筍、貴州魚醬酸等地方特色農產品突破地域限制,更以技術賦能、訂單托底的產業聯動模式,激活了鄉村振興的活力。
近日,海底撈更新春季菜單,在全國門店上新了一款四川特色蔬菜品種——青筍。 青筍又稱萵筍,它莖部肉質細嫩,口感清脆,既可生食也可熟食,深受人們喜愛,目前正值春季萵筍上市高峰。
在四川成都平原,海底撈與邛崍市及阿壩州多個青筍核心產區深度合作,通過“產地直采”模式建立穩定供應渠道。每天凌晨,菜農們將帶著露水的青筍整筐裝車,經冷鏈運輸,48小時內直達全國門店。海底撈數據顯示,僅在2024年,青筍這一“網紅單品”便售出1300多萬份。更多消費者得以共享“春天的味道”。
去年夏天,海底撈攜手貴州雷山非遺技藝制作的“魚醬酸”,推出了雷山酸湯鍋,備受消費者喜愛。憑借“雷山魚醬酸”項目,海底撈榮獲多個獎項以及優秀案例,如入選鄉村振興板塊“2024人民企業社會責任案例”、“2024煥新非遺·天府之夜”2024年度非遺保護傳承優秀案例等。
合作后,海底撈和頤海國際的產品團隊派駐專人至雷山進行駐場工藝幫扶,將其業內領先的生產管理和食安管理經驗帶進當地工廠,建立農產品追溯體系,改良生產工藝,并推出多種酸湯鍋底方案,精準調整酸味、辣味、魚鮮味的強度,適配大眾口味。海底撈也被雷山縣人民政府授權“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縣魚醬酸指定推廣機構”。
技術賦能與產業鏈延伸是海底撈助農的兩大法寶。在湖北荊州小龍蝦基地,企業團隊駐場兩年,從育苗到加工全程指導,使當地小龍蝦產業年產值大幅增長;四川安岳檸檬通過海底撈規模化采購,成為“一縣一品”金字招牌。這些項目背后,是海底撈建立的倉配物流中心、超級供應鏈網絡,以及覆蓋全鏈條的食品安全管控體系。
從田間到舌尖,海底撈用標準化體系打破區域限制,讓青筍的脆嫩、魚醬酸的鮮辣跨越山海,以產業振興為核心,開啟鄉村振興新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