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4月17日為世界腫瘤日。
雖然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富裕,現在不愁吃穿,但是疾病的發生幾率也隨之增高了。其中,腫瘤人數的變化顯而易見,很多人都深受困擾。
并不是每一種腫瘤都是癌癥,腫瘤有良性和惡性之分,惡性腫瘤就是癌癥。據統計,對于所有類型的腫瘤,中國腫瘤的5年生存率已從10年前的30.9%提升到40.5%。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腫瘤也可以稱之為慢性病,通過各種手段,不僅可以延長生存時間,甚至還有可能治愈。既然腫瘤的治療和生存比我們想象中更重要,那么,有哪些方式可以提高呢? 快速調整心態
實際上,所有腫瘤的治療,都需要保持樂觀正確對待疾病的心態。因為有打垮自己的不是疾病,而是心中恐懼。當知道得了腫瘤之后,患者往往一時難以接受,可能會有各種負面情緒出現,此時需要合理地及時地把不良情緒宣泄出來。如果不良情緒貫穿了整個治療的過程,那么造成的負面影響不僅體現在與家人的相處上,更會對治療作用、生存質量、預后等產生不可預估的變動。
了解和確定治療方案
千萬不要拖延,一定要選擇正規的醫院,以免因為不合適的治療方案就過早放棄,或者耽誤了治療,從而導致病情進展。患者對治療方式進行詳細的了解,多掌握相關的診療知識,這樣自己也能做到心里有數。腫瘤的治療方法有很多種,主要取決于病情嚴重程度與分期,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案。
積極配合輔助治療
一般來說,對于有高復發風險的腫瘤患者,術后發生復發或轉移風險較大,需要使用多種療法進行聯合輔助治療,來降低復發風險和遠處轉移的幾率,提高生存時間,具體包括放療、化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等。
堅持定期復查隨訪
對于腫瘤患者來說,按照醫生建議定期進行復查是很有必要的。復查項目通常包括體檢、驗血、胸片或胸部CT、上腹部CT或B超、腫瘤標志物等等。復查時間要嚴格遵照醫囑,治療后的一年內,通常是三個月復查一次。術后2-5年,每六個月復查一次;術后5年以后,每年做一次檢查。
調整飲食和生活習慣
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對于疾病的治療以及治療后的康復都有一定的幫助。因此,在腫瘤患者配合治療的過程中,還需要做好護理工作,比如飲食方面的調整,合理補充營養,同時制定合理的運動計劃、改掉不良的生活習慣(吸煙、酗酒、熬夜)等。此外,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營養支持。
積極樂觀的過好每一天,讓自己的生活和生命變得更加豐富和從容,這樣的人生才更有意義。對于腫瘤患者來說,得病并不意味著走投無路,因為每一位患者的年齡、病情分期、病理類型以及個體都存在差異性,所以預后不能一概而論。患者真正需要做的就是通過規范治療,遵醫囑按時用藥,配合心理干預,適當進行調理,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和延長生存時間。
參考文獻:
[1] 中華醫學會腸外腸內營養學分會。腫瘤患者營養支持指南[J].中華外科雜志,2017.
[2] 章榮棻,杜文靜。腫瘤治療方案的整體構思[J].實用醫技雜志,2012:7-8.
[3] 國家癌癥中心:我國惡性腫瘤5年生存率已提升到40.5%[J].腫瘤防治研究,2018:516-516.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