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視頻爆火,有時全靠評論區(qū)冒出個神回復。有人吐槽“這狗子像我前男友”,點贊比原視頻還高;有人留言“老板長得像光頭強”,直接帶火整個賬號。其實觀眾才是隱藏的編劇,教你三招“偷?!贝蠓ǎ尫劢z親手幫你造爆款。
一、故意留破綻,釣神回復
想引神評,先學會在視頻里“挖坑”:
道具穿幫:拍美食故意露半包方便面調(diào)料,等觀眾吐槽“原來湯底是粉包”;
口誤不剪:把說錯的詞保留,比如把“閨蜜”說成“閨密”,等網(wǎng)友糾錯玩梗;
結(jié)局留白:拍寵物搗亂到一半戛然而止,逼觀眾問“后來沙發(fā)還活著嗎”。
有個妹子拍健身視頻,故意把瑜伽褲穿反,等來神評“姐,你屁股上的商標在嘲笑你”,這條回復被點贊3萬次,視頻播放量破百萬。
二、把評論區(qū)變成“第二戰(zhàn)場”
別光回復“謝謝支持”,要當梗的搬運工:
熱評置頂:挑最離譜的評論置頂(如“這手法和我前男友偷手機一樣”);
ID互動:給神評用戶改綽號,下次視頻里喊話“@手機大盜前男友 這期沒你不行”;
截圖續(xù)拍:把神評P進下期視頻,比如“應(yīng)粉絲要求,教你怎么從狗嘴搶沙發(fā)”。
最狠一招:用小號假裝路人發(fā)神評,比如在探店視頻下寫“吃完這家,馬桶成了我第二故鄉(xiāng)”,真觀眾會跟風造梗。
三、神評變素材,越罵越火
面對吐槽別破防,直接拿來當新視頻:
反向認慫:有人罵“跳得不如廣場舞大媽”,下期就真請大媽來PK;
梗上疊梗:觀眾說“你這特效值五毛”,下次視頻開頭就扔五毛硬幣:“經(jīng)費到賬”;
連續(xù)劇式追更:把熱門回復編成系列,如“根據(jù)評論區(qū)腦洞,給狗子相親第7天”。
案例:博主拍職場穿搭被批“像房產(chǎn)中介”,他干脆拍“中介式上班”系列——見同事喊“哥姐考慮跳槽嗎”,反而靠自黑漲粉10萬。
四、養(yǎng)一批“自來水段子手”
培養(yǎng)鐵粉當免費編劇:
選題讓觀眾定:發(fā)投票“下期整蠱老板還是同事”;
給梗王發(fā)獎:每周選“最佳評論”送土味周邊(如“退退退”手機殼);
建立暗號體系:用固定話術(shù)引導玩梗,比如每條視頻結(jié)尾問“這次像什么?”。
有個拍農(nóng)村美食的大叔,每條視頻下都有人編順口溜,他挑好的編成Rap當新視頻BGM,粉絲為求“詞作者署名”瘋狂評論。
翔驍教育提醒大家:別把觀眾當數(shù)據(jù),要當一起搞事的損友。下次發(fā)視頻前,先想好哪里能讓他們吐槽、改編、甚至罵街。記住,一條神評救活一個號的時代,不會拍段子就讓觀眾替你拍!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