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1月8日,淮海戰役剛剛爆發2天,駐扎國民黨軍防線最前端的第3綏靖區第59軍、第77軍等部,為了擺脫當炮灰的命運,紛紛在綏靖區副司令何基灃、張克俠率領下通電起義,讓開了其駐守的陣地,使得解放軍華東野戰軍長驅直入,插向敵人縱深。
三綏區部隊距離解放區最近
向解放區開進途中,剛剛起義的部隊有人反復
起義部隊則按照約定,將軍裝反穿,北上解放區準備接受改編。但兩個軍多達2萬人起義,多路開進,又行動匆忙,工作難免有疏漏之處。特別是思想上,國共兩軍畢竟兵戎相見多年,如今突然變為同一陣營,難免有些人思想轉不過彎來。其中,駐防臺兒莊地區的第59軍38師內部就出現了混亂。
起義之初,該師師長楊干三就有些猶豫不決,華東野戰軍不得不發動一波攻勢,數小時內就將該師駐扎萬年閘的1個精銳主力團擊潰,這才打消了其繼續頑抗的幻想;加上何基灃、張克俠兩位老長官因勢利導,該師才加入了起義的行列。但北進途中,師部各處和直屬隊的一些軍官又開始尋釁,有的痛哭流涕,有的拖拖拉拉,故意延誤北進行程。
中央軍校即昔日的黃埔軍校
中央軍校的“天子門生”們圍著師長吵鬧
師部特務連、工兵連等幾位連長甚至圍著師長楊干三大吵大嚷,公然反對北上接受改編。這些人都是國民黨中央軍校第16期畢業生,自詡是“天子門生”、中央軍嫡系,一向看不起第59軍這樣的西北軍雜牌,自然不愿追隨起義,他們雖然僅是連長身份,卻握有兵權,一旦生亂,后果不堪設想。
關鍵時刻,師部少校參謀陸迪鈞及時趕到,他也是國民黨中央軍校畢業,因此那幾位連長都視其為“學長”,平時私交不錯,他的到來,讓這些人收斂不少。不過,這幾位連長甚至師長楊干三都不知道,陸迪鈞的參謀身份僅僅是掩護,他實際上是中共華東局社會部的地下工作者,奉命長期潛伏,現在正好發揮作用。
第59軍起義首領、副軍長孟紹濂
地下黨員質問:不跟著走何處有人管飯
陸迪鈞上來就義正辭嚴地說道:“天塌下來有誰能頂得???你們光找師長鬧有什么用?咱們前無出路,后無退路,俠公(即張克俠)和孟夫子(即第59軍副軍長孟紹濂,暫時代理軍長職務)怕咱這些人的老婆當寡婦,才帶咱們走這條路。你們誰還能想出別的好辦法?咱們不跟著部隊走,到別處誰管飯?”
陸迪鈞這席話,沒有多少大道理,更沒有什么慷慨激昂,可是說的都是大實話,句句說到了這幾個人的心窩里。畢竟,從他們身邊不斷向南開進的華東野戰軍多達40萬人,他們整個綏靖區僅3萬余人,如今還有近萬人已經潰逃,僅憑剩下的2萬殘兵,稍有異動,立即就是滅頂之災。
軍官們終于達成了起義共識
這些連長們年紀雖輕,卻并不是傻子,想清楚眼下的處境后,一個個都低下了腦袋,無言以對。陸迪鈞不愿繼續糾纏,遂勸說大家趕緊回去掌握部隊,等候命令。師長楊干三也趁機催促說:“共產黨的代表已經到了咱們部隊,他們對起義官兵的政策你們又不是不知道!跑回徐州去,還能有好果子吃?快回去帶部隊立即行動!”
這幾個連長遂快步離去,指揮部隊向操場集合,準備向北進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