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屏山縣的茶葉久負盛名,具有濃厚、深遠的茶文化。始于先秦、產于三國、興于兩宋、貢于明清、盛于當今,已有2000多年的產茶史,它不僅是一種茶葉,更是文化象征,蘊含豐富內涵,茶文化強調內心的寧靜與平和,倡導靜心品味、感悟人生,飲后讓人心神寧靜。
“沒想到一杯茶的工夫,百萬糾紛就解決了!”近日,隨著當事人雙方握手言和,屏山法院龍華法庭牽牛花團隊成功調解一起標的額達100余萬元的買賣合同糾紛案。法官以“一杯屏山炒青茶”為媒,巧妙化解兩家企業激烈矛盾,促使雙方當庭握手言和并即時履行義務,生動詮釋了新時代“楓橋經驗”的司法實踐。
百萬糾紛陷僵局 劍拔弩張難調和
原告某電纜公司與被告某電力公司因貨款交付問題產生爭議,原告電纜公司主張高額違約金,同時申請財產保全,法院依法凍結了被告電力公司的銀行存款。被告電力公司以未結算為由,拒絕給付違約金,且主張原告電纜公司超額凍結其財產,應當賠償其損失。雙方多次協商未果,矛盾逐步升級。兩家企業負責人情緒激動,互不相讓,案件一度陷入僵局。
茶香氤氳潤心田 法官巧解千千結
面對“對簿公堂”的緊張氛圍,承辦法官蔣唯了解到兩家企業負責人系鄰居,敏銳捕捉到雙方存在合作基礎,果斷啟動“茶桌調解”機制。在布置溫馨的調解室內,法官為當事人斟上屏山特產“炒青茶”,伴著裊裊茶香展開調解:“屏山炒青講究‘三炒三揉’方得醇香,企業經營也需相互磨合才能長久。今日我們以茶會友,大家慢慢聊。”隨著茶香浸潤,當事人的情緒逐漸平復。蔣唯法官采取“背對背調解+類案釋法”模式,一方面從法律角度剖析違約責任認定規則,另一方面從企業商譽、訴訟成本、后續合作等現實維度引導雙方算好“經濟賬”“人情賬”。經過三小時耐心溝通,最終促成雙方達成調解協議:電纜公司申請解除對電力公司的財產保全,在解除保全措施后,電力公司立即支付電纜公司貨款930,384.73 元,違約金60,000 元,共計990,384.73元。
即時履行顯實效 營商環境添暖色
調解書簽署后,蔣唯法官立即作出解除保全裁定書,移交執行局執行。當日,電力公司如約一次性支付全部款項,電纜公司出具收款證明,這場持續兩年多的糾紛畫上圓滿句號。雙方負責人均感慨:“這杯茶喝出了信任,也喝出了合作的新可能。”
本案是屏山法院深化“商事糾紛柔性化解”機制的縮影。將“以和為貴”的傳統智慧融入司法實踐,為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注入司法溫度。商事糾紛調解不能只講法條,更要解“心結”。一杯清茶、一把椅子的溫情場景,往往比嚴肅的審判臺更能喚醒當事人的理性與包容。我們愿做司法‘茶藝師’,在氤氳茶香中調出公平正義的最優解。
(四川省屏山縣人民法院 王芝林 周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