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臺海風浪再度升高,面對解放軍的常態(tài)化巡航,臺當局深感“壓力山大”。接下來金門發(fā)生的一幕,引起了廣泛關注。
1.解放軍喊話:若不離開后果自負
據臺灣媒體報道,解放軍軍機進入金門周邊空域,“臺獨”武裝緊急派出F-16戰(zhàn)機進行所謂的“跟蹤監(jiān)視”。
對此,解放軍飛行員通過無線電喊話臺軍機:“你已進入我火力范圍,立即掉頭離開,否則后果自負”。別看臺軍機起飛了,但其很清楚雙方的實力差距,最后只能灰溜溜的離開。
(解放軍軍機警告臺機立即離開)
話說回來,島內為什么會這么緊張呢?關鍵就在于解放軍的行動太快,快到島內連喘息的機會都沒有。要知道,金門距離福建省很近,近到島內的反應時間被壓縮得所剩無幾。解放軍則利用這一“天然優(yōu)勢”,讓臺軍機每次起飛攔截都極其慌亂。
對于解放軍來說,在臺海周邊的巡航,無疑是一種強硬的警告:大陸已經充分掌控局勢,臺當局若執(zhí)迷不悟,只會引火自焚。在這樣一種兵臨城下的氛圍中,島內“臺獨”分子只會愈發(fā)恐慌。
2.解放軍金門巡航,有兩種可能?
在這場錯綜復雜的戰(zhàn)略博弈中,金門便是那顆關鍵的“棋子”。那么,解放軍為何會選擇在此處行動呢?
金門島距離福建省沿海不遠,可以說是臺灣地區(qū)的橋頭堡,曾數次成為兩岸對峙的前線。因此,解放軍的行動不僅是在展示武力,更是在釋放強烈的政治信號——“亮劍威懾”。鋒芒直指那些妄圖挑戰(zhàn)“一個中國”原則的人,以告誡對岸,在關鍵時刻,大陸絕不會手軟。
(“臺獨”武裝在金門實彈射擊)
除了震懾目的外,解放軍或許還在探查金門的情況,透過空中的移動偵察,摸清“臺獨”武裝的防御布局和反應機制,從而為可能的沖突做好準備。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軍事活動并不單靠軍機來完成。海警船、漁政船,以及其他多重手段也在同時發(fā)力,使得大陸對臺灣的控制越來越嚴密。無論是執(zhí)法巡航還是聯合行動,解放軍的意圖都顯而易見,那就是全面壓縮“臺獨”分裂勢力的活動空間,一步步實現兩岸統一。
3.一張大網,正牢牢覆蓋臺海
大陸強化對臺海的控制力,也是在為可能的“武統”行動未雨綢繆。
解放軍每次巡航的背后,是對岸必須保持時刻警覺、全神貫注的一種無形壓力。而這種壓力隨著時間的推移,會逐步侵入對岸的決策系統,使他們在重大問題上畏首畏尾,難以果斷決策。
(大陸海警一步步拿下海上執(zhí)法權)
憑借??章搫?,解放軍不斷完善區(qū)域控制機制,尤其是在強化區(qū)域拒止能力方面,解放軍已經邁出了扎實的一步。這個過程不僅僅是在對付“臺獨”勢力,更重要的是為應對未來可能的外部干預創(chuàng)造條件。
不妨這樣想象,??樟α棵芗\作的模式如同一張無形的網,籠罩在臺海之上。每一次巡航、每一次演習,都是在加固這張網的彈性和韌度。到了真正需要的時候,這張網便能緊緊收縮,將任何妄圖破壞兩岸統一的力量鎖住。解放軍的這一戰(zhàn)略部署,不僅在政治上具備高度的前瞻性,還在軍事上展示了極大的自信和底氣。
4.和平統一是首選,軍事實力是保障
大陸一直以最大的誠意和耐心推動和平統一,但面對“臺獨”勢力無休止的挑釁,必須要有軍事實力作為保障。
從當前的種種跡象來看,大陸已經為武力收復臺灣做好了準備。這一準備不僅僅體現在軍事力量的提升,更在于戰(zhàn)略思想的深化以及相應戰(zhàn)術手段的成熟運用。解放軍早就洞悉,美日等國隨時可能插手臺海事務,因此大陸必須在國際政治博弈場上搶占主動權,力求在外部勢力準備妥善前完成所有的關鍵步驟。
(阻擋域外勢力干涉解放軍已有足夠的能力)
解放軍在近期行動中,不僅展示了對區(qū)域的全覆蓋能力,還亮明了在面臨復雜局勢時的果斷處置能力。其次,通過種種演練與行動,解放軍已經具備在恰當的時機“切斷”外部支援的技術和能力。
需要指出的是,武力統一不是大陸的首要選項,而是權衡各方可能后的一種不得已之舉。為了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保護國家主權完整,必要時采用一切措施已成為大陸不可動搖的決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