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酷的NBA附加賽正式開打,東西部戰績排名第一第二的球隊需要耐心等待自己的季后賽對手,而三至六名球隊已經開始研究對手、積極備戰,這其中西部洛杉磯湖人和明尼蘇達森林狼的對決將會是第一輪系列賽的焦點之戰,特別是洛杉磯湖人,他們與賽季初相比完全是兩支球隊。
自打東契奇加入湖人之后,湖人取得22勝13負戰績,其中東契奇直接參與的28場18勝10負,球隊以50勝32負戰績位列西部第三,這是球隊自19-20奪冠賽季之后的最好戰績,東契奇與球隊磨合基本完成,眾多專家媒體都看好洛杉磯湖人在季后賽首輪能輕松擊敗森林狼,甚至有許多人把洛杉磯湖人當做是競爭總冠軍級別的球隊。
那東契奇到來之后洛杉磯湖人究竟發生哪些巨變呢,今天我就從數據層面簡單分析一下。
東契奇是在今年2月2日加入湖人,一直到2月10日首次代表球隊參加比賽,而NBA全明星賽在2月16日舉辦,在NBA官網的技術統計中,正好有一個時間點是全明星賽之前和之后,所以湖人在全明星賽之后的30場比賽數據正好對應東契奇入球隊前后的數據。
湖人在賽季前大半段有頂級內線安東尼-戴維斯,球隊進攻大多以內線為主,球隊內線得分一直排名全聯盟前列,但隨著東契奇加入,內外線進攻比例開始大幅逆轉。
全明星賽前湖人的三分得分占總得分比40%排名全聯盟第21,全明星賽后躍升到47%排名全聯盟第4,僅低于凱爾特人的54%、勇士48%、網隊的47.3%。
全明星賽前三分場均出手34.2次排名全聯盟第25,全明星賽后提升到40次排名全聯盟第9。
當然光增加出手次數不重要,重要的是得把球投進,全明星賽之前湖人的三分命中率為36%排名全聯盟第15,全明星賽后提升到37.6%排名全聯盟第10。
正是因為三分火力的提升,球隊的每百回合進攻效率由全明星賽前的114.6全聯盟第9提升到115.7排名全聯盟第17,許多人就問了,湖人進攻效率提升了怎么在聯盟排名還下降了,我想是因為全明星賽之后強隊為了競爭季后賽席位開始瘋狂輸出,而擺爛隊為了獲得樂透秀大幅放水,所以聯盟的整體進攻效率大幅提升。
可以這么說,雷迪克在賽季初就嚷嚷的三分改革在東契奇到來后終于如愿實行,他做夢都能笑醒。
當然事物都有雙面性,湖人三分提升的反面必然是內線得分下降,球隊內線得分占總得分比由全明星賽前的60%排名全聯盟第10,驟降到53%排名全聯盟第27,小禁區得分由場均50.3分全聯盟第12,下降到場均44.3分排名全聯盟第26。
可以看出目前的湖人已經是一支極其依賴外線進攻的球隊,實際上一支球隊的最理想狀態肯定是內外兼修、內外結合,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這就會使對手的防守策略無法針對,以不變應萬變總能找到贏球方法,當然這只是理想狀態,去年波士頓凱爾特人的死亡五外奪取總冠軍后,印證了依靠強大外線火力同樣能贏得總冠軍,假如大家把湖人認定為競爭總冠軍的水平,那我就把去年季后賽波士頓凱爾特人的數據和全明星賽之后湖人的數據做個對比,看看湖人是否達到凱爾特人的水平。
事先聲明,這個對比并不客觀,因為凱爾特人在季后賽19場比賽和湖人全明星賽之后的30場比賽對手和比賽級別完全不同,兩隊的防守能力和人員配置也有巨大差異,所以這個對比只有進攻數據,做簡單參考。
23-24賽季凱爾特人在19場季后賽中內線得分占比52%、三分線外得分占比48%,場均三分得分43.5分,三分場均出手40次命中14.5球命中率36%,場均獲得罰球19.3次命中15.7球命中率81.2%,場均快攻得分11.6分,場均小禁區得分42.4分。
然后看全明星賽之后的湖人,在30場比賽中內線得分占比53%、三分外得分占比47%,場均三分得分45.3分,三分場均出手40次命中15.1球命中率37.6%,場均獲得罰球23.3次命中18.1球命中率77.7%,場均快攻得分13.2分,場均小禁區得分44.3分。
通過對比可以看出,目前湖人的外線進攻效率已經完全達到凱爾特人奪冠時的水平,并且在三分、罰球、快攻方面比凱爾特人還強,當然就像前面說的,這個數據說明不了任何問題,因為凱爾特人是在面對東部最強對手時打出的,而湖人數據只是在常規賽階段打出,唯一可以讓湖人球迷有信心的就是這個戰術方向和打法是真的有機會競爭總冠軍的。
過去NBA有句名言叫“進攻能贏常規賽,防守才能贏總冠軍”,雖然這幾年勇士、凱爾特人的超強進攻火力曾讓這句話的含金量下降那么一點點,但防守依然是季后賽球隊的最關鍵能力。
然后我們看湖人的防守變化,安東尼-戴維斯是聯盟頂級中鋒,去年在最佳防守球員評選中位列三甲,他是能幫助球隊建立防守體系的球星,他的離開必然讓湖人的防守質量降低,全明星賽前,湖人場均防對手出手89.7次排名全聯盟第17,對手命中41.9球命中率46.8%,控制對手命中率水平在全聯盟排名第11。
其中三分線外防出手37.6次在全聯盟排名第14,限制對手三分命中率到36%,降低對手三分水平排名全聯盟第8。
內線防對手出手52.1次在全聯盟排名第16,限制對手內線命中率到55%,在全聯盟排名第20。
通過綜合數據可以看出,本賽季前大半段在擁有戴維斯情況下,湖人隊的防守效率只能算聯盟中游,他們給了對手較多投籃出手機會,但對手并未抓住,同時他們的外線防守效率處于聯盟上游,但內線防守效率處于聯盟下游,光靠一個戴維斯有點獨木難支。
再看東契奇到來之后,湖人場均防對手出手88.6次排名全聯盟第11,對手命中40.5球命中率為45.7%,控制對手命中率水平在全聯盟排名第3,在全明星賽后僅低于雷霆和騎士隊,防守效率大幅提升。
其中三分線外防出手39次在全聯盟排名第29,限制對手三分命中率到36%,在降低對手三分水平上排名全聯盟第13。
內線防對手出手49.5次在全聯盟排名第8,限制對手內線命中率到53.3%在全聯盟排名第7。
通過前后對比就能看出,雷迪克在東契奇到來之后改打小陣容,收縮防守空間到內線,而且球隊增加了芬尼-史密斯和范德比爾特兩位防守悍將,場均降低對手約3次內線出手機會,同時降低對手命中率約2個百分點,讓對手提升1.5次三分線出手機會,但依然把對手三分命中率控制在36%的水平。
他們增加了逼搶程度,全明星賽前球隊場均搶斷7.6次排名全聯盟第24,全明星賽后增長到場均8次排名全聯盟第17。
全明星賽前湖人場均防守跑動距離13244米排名全聯盟倒數第2,全明星賽后下降到12810排名全聯盟倒數第1,應該說雷迪克的收縮防守策略讓球員減少了大范圍跑動,同時范德比爾特、芬尼-史密斯的身材優勢確實有著不俗的干擾效果。
另外在想象中,戴維斯離開肯定會對球隊籃板有巨大影響,全明星賽之前湖人場均籃板41.9個排名全聯盟第26,其中場均進攻籃板9.2個排名全聯盟第28,場均防守籃板32.8個排名全聯盟第22,籃板水平非常糟糕。
全明星賽之后,場均籃板增長到43.3個排名全聯盟第17,其中場均進攻籃板上升到10.5個排名全聯盟第22,場均防守籃板依然是32.8個排名全聯盟16。
雷迪克在籃板方面的調整是,東契奇到來之后,湖人小個陣容強調全員拼搶籃板,球隊的后場籃板保護依然薄弱,但增加了前場籃板沖擊,前場籃板對以外線進攻為主的球隊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容錯技能,搶板后衛古德溫能擠掉克內克特獲得上場機會,正是依靠出色的籃板能力。
最后通過整體對比可以看出,東契奇到來之后在進攻端激活了湖人的外線進攻,而在防守端因為中鋒短板被迫打小個陣容收縮防守策略,效果不錯,球隊的拼搶更積極,防守面貌煥然一新,但這種優缺點十分明顯的打法需要經季后賽檢驗,單說季后賽第一輪,森林狼是本賽季全聯盟三分最好的球隊之一,三分出手次數排名全聯盟第5,命中率排名全聯盟第4,如果湖人還使用收縮防守策略那顯然是自掘墳墓,雷迪克在現有陣容下,如何排兵布陣、取長補短是大家可以重點關注的點。
總而言之東契奇的到來讓一切充滿可能,而各種期待想象最后都轉化為五個字—“湖人總冠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