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入伏冷颼颼,晚入伏熱死牛”,今年入伏是早是晚?伏天很熱嗎
還有不到一個月,就要進入夏天了,而夏天也是江南的梅雨卻已蓄勢待發的季節。但是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不同,進入夏天特別是進入三伏天以后,天氣的炎熱程度已經超過了南方。
由于今年是雙春年,所以今年三伏天也是不同的,而今年入伏在公歷7月20日,對此村里老人流傳了這樣的說法:“早入伏冷颼颼,晚入伏熱死牛”,那么今年入伏是早是晚呢?今年三伏天熱到哭嗎?我來回答一下:
今年三伏天不一般:
當夏至后的第三個庚日來臨,中國大地將迎來最富傳奇色彩的節氣——三伏天。
當然三伏天也是不一般的,它不僅關乎著莊稼收成的飽滿,也對于人們的日常生活有影響的。
那么什么是三伏天呢?何時入伏呢?
三伏天,是老祖宗經過長期觀察自然現象而推算出來的,并蘊含著精妙的天文歷法智慧。
按照傳統的說法:“夏至三庚入伏”,意思是說進入夏天第四個節氣夏至第三個庚日開始入伏。
第一個庚日是初伏,大約十日;
第四個庚日為中伏,大約時長十或二十日;
第五個庚日就到了立秋了,也稱為末伏,大約十天。所以這也組成了完整的"三伏"。
當然三伏天是按照天干地支紀日法為核心的計算方式而來的,這也蘊藏了老祖宗的智慧。
入伏的早晚對于莊稼有沒有影響呢?
今年三伏天已經出爐,我們一起看一下:
今年三伏天具體日期如下:
初伏:2025年7月20日~7月29日 ,共計10天;
中伏:2025年7月30日~8月8日, 共計10天;
末伏:2025年8月9日~8月18日 ,共計10天。
所以來說,今年三伏天和往年不同共計30天的時間,從7月20日入伏、到8月19日出伏。
入伏的早晚對于莊稼有沒有影響呢?
其實影響是很大的,因為在古時候的農業社會,入伏時間的劃分還是具有現實意義的。比如說:
以南方的長江流域的稻作區,此時三伏正值水稻孕穗關鍵期,因此三伏天是炎熱還是涼爽,都會影響著糧食的收成。
還有北方地區的黃河流域,這里以粟作區為主,種植的是小麥,谷子,玉米等等,進入伏天以后此時春播作物進入灌漿階段。
所以我們老祖宗經過長期觀察自然現象發現,三伏天的入伏時間的早晚直接影響著降雨分布,進而左右著作物收成。
“早入伏冷颼颼,晚入伏熱死牛”的意思:
什么是早入伏和晚入伏呢?
所謂早入伏和晚入伏,主要是根據夏至節氣后入伏的時間早晚來劃分的。
如果入伏時間,在夏至后的第20天到第25天之間,那么這也稱為“早入伏”;但是如果入伏時間在夏至后的第25天到第30天之間,則稱為“”晚入伏?”。
今年入伏的時間是早是晚呢?
按照傳統的說法,今年入伏的時間是公歷7月20日,而進入夏至的時間是公歷6月21日,在第25~30天之間,所以今年入伏屬于“晚入伏”。
按照傳統民俗說法,“早入伏冷颼颼,晚入伏熱死牛”,這也說明了今年三伏天還是非常熱的,夸張的說,用“熱死牛”來形容。
那么“早入伏冷颼颼,晚入伏熱死牛”有道理嗎?
和二十四節氣不同,三伏屬于"雜節氣",其浮動日期也是暗合太陽黑子活動周期的。
而經過科學家的研究發現,庚日間隔約11天的規律,和與太陽活動極小期也是存在某種關聯,所以也有了三伏天冷熱的說法。不過按照傳統的說法來看:
“早入伏雨冷颼颼”:
也正處于長江流域形成“早梅雨”的時候,如果入伏偏早的話,那么這充足的降雨天氣也是讓南方地區雨水不斷的。
比如說在2016年的時候,出現了早入伏,而長江中下游出現超強梅雨,此時武漢單月降水量突破歷史極值,這也符合早入伏冷颼颼的說法。
“晚入伏貴如油”:
同樣按照傳統的說法,如果入伏比較晚得話,那么炎熱的天氣會集中在整個三伏天,天氣也是非常蛇的。
我們以2022年華北地區為例子,在2022年,恰逢農歷六月入伏,這屬于晚入伏。
但是這一年西太平洋副高異常偏北,導致雨帶過早移至東北,中原地區出現"汛期反枯"現象,天氣也達到了37攝氏度以上。
當然還有一些例子也說明了早入伏和晚入伏的特點:
1987年是早伏年,太湖流域出現百年一遇洪災;
1994年是晚伏年,華北遭遇持續50天的高溫干旱。
不過來說,一些傳統農諺到了現代以后我遭遇挑戰。比如說:
在2020年,長江流域因為“暴力梅”現象和晚伏年景重疊,這也打破常規認知。
還有2023年,華北地區的“七下八上”"主汛期與三伏完全重合,這也創造出“雨熱同季”的現象。所以來說一些異常現象也是在提示我們,在全球變暖的大背景下,一些異常的天氣,也正改寫了氣候的規則。
通過上述諺語來說,俗語“早入伏冷颼颼,晚入伏熱死牛”,也不過是老祖宗留下來的諺語,當然三伏農諺猶如一面古鏡,既映照出先民觀天察地的智慧光芒。所以對于三伏天的俗語,我們還是以參考為好,具體還是以當地氣候為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