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雄山街道白巖社區,有這樣一位“與蜂共舞”十余載的養蜂人——馬甫,他憑借當地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將養蜂這份 “甜蜜” 事業經營得有聲有色,蹚出了一條增收致富的路子。
整齊排列的蜂箱
4月11日,春日暖陽下,馬甫的養蜂基地里,一個個蜂箱錯落有致,成群結隊的蜜蜂在蜂箱口穿梭,一幅生機勃勃的田園畫卷就此展開。馬甫熟練地打開蜂箱,查看蜜蜂生長狀況及蜂蜜釀造進度。只見他手持刀具,輕輕一割,黃澄澄、亮晶晶的蜂蜜展露無遺,蜂蜜的馥郁香氣瞬間飄散開來,沁人心脾。
馬甫正在取蜂蜜
馬甫原本是一名貨車司機,談及養蜂的緣起,他說:“2013年第一次接觸養蜂,從開始的兩群蜂,到后來越養越多,現在養到110群左右。”
養蜂之路,亦是探索求知之路。馬甫發現養蜂投入成本低、收益頗為可觀后,開始慢慢摸索養蜂的有關知識,網上搜資料、買有關養蜂的書本看。日積月累,他的養蜂技術愈發精湛,蜜蜂繁殖規模也日益壯大。
瓶裝的蜂蜜
“哈喇河鎮果樹多,花蜜資源豐富,我就把50多群蜜蜂拉過去采蜜,差不多一個月再拉回來,兩邊結合,蜂群繁衍得好,蜜也產得多。” 馬甫說。
馬甫養殖的是中蜂,一年兩季采蜜,春蜜冬蜜備受青睞,加上客源穩定,多是老顧客和周邊群眾,常常供不應求,靠著賣蜜蜂和蜂蜜,他一年能有5萬元進賬。
“下一步,我計劃將蜂群擴大到150群,增加木桶養殖,給中蜂營造更接近自然的棲息之所,遵循它們的習性,讓蜂蜜品質更上一層樓。” 馬甫說。
來源:威寧融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