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新實踐
開欄語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指出,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在法治軌道上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為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充分展示全國各級人民法院深入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聚焦“公正與效率”,做實“從政治上看,從法治上辦”,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的新實踐新成效,從2024年第20期起,本刊特開設“基層新實踐”欄目,重點宣傳介紹各級法院特別是中級、基層法院在推進嚴格公正司法、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的創造性實踐事例,從而更好加強各地法院的信息溝通和學習交流,助推審判工作高質量發展。
河南確山法院
“執”責所在 “法”護民生
3月15日,河南省確山縣人民法院開展“豫劍執行”集中行動,聚焦涉民生、小標的執行案件,以實際行動回應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努力將勝訴當事人的“紙上權益”兌現為“真金白銀”。執行過程中,法院干警密切配合,堅持依法規范執行與善意文明執行并重,采取“法律講透、措施用盡”的工作方法,向被執行人及其家人釋法明理,督促被執行人自覺履行法律義務。對拖、逃、躲、賴的被執行人進行嚴厲打擊,依法果斷采取強制措施,彰顯執行力度,捍衛法律權威。據統計,本次集中執行行動共摸排被執行人線索20余條,現場調查7處,拘傳4人,執行完畢案件1件,達成執行和解案件3件,共執行到位7萬余元。(供稿:河南省確山縣人民法院)
黑龍江五常法院
規范農資買賣合同 做“三農”堅定守護者
近日,春分時節,黑龍江省五常市人民法院對近兩年的農資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進行深入分析,通過總結爭議焦點,制作了一份簡約實用的買賣合同樣本。合同樣本詳細規定了買賣雙方身份信息、產品名稱、規格、單價、數量、交貨時間、付款、違約責任等條款,并附有收據。該份合同為整個交易過程提供了可遵循的范式。制作完成后,法院干警深入轄區農資商店推廣該合同樣本,同時為商戶講解常見法律問題,分析合同條款,避免因合同漏洞引發糾紛,贏得轄區商戶及群眾的贊譽。
據了解,五常法院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緊扣農忙時節的群眾需求,將服務保障春耕作為工作重點,秉持司法興農、司法便農、司法護農的理念,用心用情化解土地糾紛,成為稻田里的堅定守護者。(文/鐘月)
浙江海鹽法院
“百名代表委員跟百案”構建多元解紛新生態
近日,浙江省海鹽縣人民法院啟動2025年“百名代表委員跟百案”活動,深化與代表委員雙向互促的聯絡機制,選取10個有代表性的案件,邀請當地20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進行“全過程、嵌入式”跟案。該機制因案配員,有針對性地選取群眾關注度高、典型性強的矛盾糾紛,涵蓋刑事、民商事、行政、執行等案件類型,由縣人大常委會代表工委、縣政協委員工作委員會結合代表委員所屬行業及專業背景確定跟案人選,對案件進行全生命周期的跟蹤參與。
近年來,為深入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切實提升代表委員聯絡工作的力度、精度、溫度,海鹽法院出臺《關于完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聯絡機制的實施方案》,并推動成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調解工作室,依托“百名代表委員跟百案”機制,充分發揮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在糾紛調解、釋法析理等方面的獨特優勢,擴大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朋友圈”。2024年,法院分流至代表委員調解工作室的案件達108件,調解成功率超九成。(文/王家維)
安徽黃山中院
創新打造“解紛碼+訴訟服務中心”模式
日前,安徽省黃山市中級人民法院牽頭聯合屯溪區人民法院訴訟服務中心,創新引入黃山市矛盾糾紛化解云平臺,由法院立案系統對接,搭載基層調解、司法確認等功能,為群眾提供“一站式”解紛服務。當事人掃碼登記案件信息后,法院經數據分析可精準匹配至各“鎮街”調解聯系點,“一案一編碼、一碼管到底、全程可追溯”,糾紛化解更專業、更高效。
自2024年3月在屯溪區試點以來,黃山兩級法院借助該平臺成功化解訴前糾紛414件,平均調處時間縮短至16小時,群眾訴訟滿意度上升至98.56%,司法為民成色更足。(文/黃曉琦)
江西蓮花法院
強化耕地保護 助力鄉村振興
近日,江西省蓮花縣人民法院依托掛牌成立的江西省首家助農法庭,通過發布《蓮花縣人民法院耕地保護十條措施》,開展“保護耕地,法庭護農”普法宣傳活動,以高效化解涉耕地糾紛為著力點,優化訴訟服務中心功能,簡化立案程序,積極打造涉耕地訴訟的“快立、快審、快執”綠色通道,滿足人民群眾對司法服務的新期待、新要求。據悉,蓮花法院積極融入基層治理大格局,努力探索人民法院參與涉耕地糾紛社會治理新路徑,加強矛盾源頭預防與前端化解,進一步完善人民調解、行業調解機制,推動多方力量共治,完善涉耕地糾紛訴調對接程序,形成多元解紛合力,以耕地保護助力鄉村振興。據悉,自助農法庭成立以來,共辦理235起案件,為農民挽回經濟損失176.15萬元。(文/劉浩)
廣東佛山禪城法院
重整式破產清算盤活“爛尾樓”
近日,廣東省佛山市禪城區人民法院依托“執破融合”工作機制,通過重整式破產清算,推動某“爛尾”項目復工建設。項目復工儀式當天,公寓權利人代表向法院贈送錦旗,稱贊其“公正司法護民權 破產清算解民憂”。
據悉,面對被執行企業唯一可供執行財產是“爛尾樓”的執行困境,禪城法院積極引導當事人借助“執轉破”將執行案件導入破產程序,在清算過程中融入重整的價值理念,通過融合破產清算和重整兩種程序的優勢,依法處置變現破產財產,最大限度維護和發揮了破產財產的價值。經過50余次的協調會議,該院最終成功化解多方分歧,“一攬子”解決債務清理、復工復建等問題,順利讓“爛尾”4年的酒店式公寓項目重獲新生。(文/巫云鵬)
陜西西咸新區法院
“法治大禮包”潤企惠民
日前,陜西西咸新區人民法院空港新城人民法庭在陜西自貿區空港新城功能區開展巡回審理,案件系一起涉農資買賣合同糾紛。庭審中,主審法官憑借著豐富的審判經驗,迅速梳理案件脈絡,引導雙方有序舉證、質證,最終順利審結該案。園區十余家企業負責人參加了本案的旁聽。庭后,審判人員為園區企業送上“法治大禮包”,悉心回答關于投融資、合同簽署履行中的各類法律風險問題,回應企業司法關切。
據了解,西咸新區法院將持續推進巡回審判工作,健全法院指導、團隊下沉、定向宣傳的工作模式,落實工作銜接與信息互動機制,筑牢矛盾糾紛前端治理防線,以司法之力助推企業騰飛。(文/丑程瑤)
青海西寧城西法院
開展“法治啟航 共筑夢想”普法活動
近日,青海省西寧市城西區人民法院干警走進西寧市兒童福利院,以“法治啟航 共筑夢想”為主題開展普法宣傳活動,為兒童福利院的21名學生帶來了一堂別開生面的法治教育課。
法院干警結合青少年的身心特點,以“知法于心守法于行”為題向在場學生講解法律知識,通過典型案例引導同學們學會“以法為盾”守護自身權益。在互動環節,同學們繪聲繪色地講述了對法治的理解。活動尾聲,孩子們在布幅上寫下了自己的法治心愿。
此次志愿服務活動是城西法院“巾幗普法行”系列活動的重要一環,女性干警們以柔性司法力量傳遞法治溫度,為構建平安校園、法治社會貢獻了自己的積極力量。(文/滿調霞)
本期封面及目錄
<< 滑動查看下一張圖片 >>
《中國審判》雜志2025年第6期
中國審判新聞半月刊·總第364期
編輯/孫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