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讀者看了我們關于匯率的科普,看了過去很多年的貿易模式,產生了一個誤解。
他們誤以為美國幾十年來買買買,欠的幾十萬億美元的債務,是針對那些出口國,那些生產國的。
于是就想當然的認為,這問題簡單,我會做,賴賬不就得了?
只要讓美元深度貶值,或者干脆如傳聞中的海湖莊園協議,美債一律置換成100年期。
我只負責借錢,把還錢的事情留給重孫子。
這種想法咋說呢,可能與多年以來的自媒體敘事有關。
絕大部分自媒體都把美債描述成了外債,是消費型社會向生產型社會的欠債,是進口國向出口國的欠債。
這種講法實際上是錯的。
美債的本質,嚴格意義上講,叫做外債的形式,內債的債權人。
什么意思呢?
就是說,從幾十年前開始,美國就分成兩部分人,一部分叫USA,大多數人美國人,比如紅脖子。
一部分叫USB,就是那些有錢人,硅谷華爾街的精英們。
USB跑到東亞去辦廠,出口了大量的商品到美國,賺了USA的錢。
東亞能不能跟著也賺到錢呢?能。
但其實很少,只是賺了一點加工費。絕大部分錢還是USB賺走了。
然后這些賺到的錢,無論是USB們的個人投資,還是東亞各國的主權基金,又以購入美債的方式,回流美國市場。
于是形式上就是美國欠了很多外債,但是,這里面8成,都是欠USB的。
也就是說,美債主要是內債。
實際上你回到幾十年前,會發現這個模式,是無可避免的。
因為USB們雖然有消費能力,但總人口太少,俗稱80%的存款在2%的人手里。
假如沒有一個主體跳出來承擔債務,全球的消費市場引擎早在那個年代,早在日本還在做制造業的年代,就停滯了。
這個主體,在幾十年前,是美國。
美國自己跳出來了,他說既然居民部門資產負債表比較高,企業部門資產負債表也比較高,既然多數USA賺到的錢太少,不足以購買這么多USB生產出來的商品。
那么干脆,美國自己發債,向未來借錢,然后給這些USA們,按人頭發錢。
從而拉動消費。
于是USB們就跑到東亞建廠,最早是日韓,后來才是我們。
生產了很多高性價比的商品,賣到美國市場上去,賺了錢,再買美債,再吃一波利息。
就這么滾呀滾,美債越滾越大。
當然,現實中比這個描述復雜得多,美債不可能100%都給到了USA,很多時候,比如360歲的社保,1280美元的咖啡杯,各種史密斯專員。
都是損耗。
但大的循環模式就這樣。
所以你去看美債的主體,那個8成部分,實際上是美國替USA們欠USB的錢。
也就是說,美國如果賴賬,不還了,第一個跳出來的還不是日本這種握有大量美債的外國。
而是USB。
所以我一直說,特朗普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因為美國這個消費國和東亞這些出口國之間沒有矛盾,只有互補。
你從任何角度看,都是和則兩利,斗則互傷的局面。
真正的矛盾根源是美國內部,是USA和USB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
USA還不起USB的錢了,USA又想繼續借錢,否則日子過不下去。
你要是擱在中國古代,擱在一個封閉系統里面,那就是大家小時候學歷史熟悉的故事。
問題是,這是現代,美國之外,還有很多國家。
USA和USB有矛盾,又沒法把矛盾宣之于口,否則美國自己先沒了,你說能怎么辦?
美國只能含混其詞,對于8成的欠USB的錢避而不談,專門揪著2成的外債部分,轉嫁矛盾。
其真實含義,無非是說,美國替USA欠USB的那8成,要不日本你幫我還了吧?
誰要你對我貿易順差這么多年,你賺我這么多錢呢?
結果日本轉身就去拋售美債,美債利息瞬間拉高,美國騎虎難下,連下下個月集中到期要續債的幾萬億美金都只能高息去借款了。
所以特朗普急了,對日本破口大罵,意思就是說,他能原諒我們,但無法原諒日本。
因為我們雖然硬剛,但從頭到尾非常紳士,從來都是勿謂言之不預也。
我們一向都是一口唾沫一顆釘,打明牌的,我要做什么,一定先告訴你。
日本不是的,日本是上來就玩珍珠港,玩習慣了。
連耶倫這兩天也出來安撫市場情緒,說我們不會拋售美債的。
因為我們歷史上從來都沒有做過這種趁人病的事情,更重要的是,我們和他們沒有矛盾,對他們出手對我們自己也沒好處。
你看,說明美國上層心知肚明,我們和他們之間是合作關系,沒有利益沖突的。
真正的矛盾是他們自己內部USA和USB之間。
只不過他們自己內部為了騙紅脖子,為了消除內部矛盾,就編瞎話,非要把那些USB干的事情,都栽給我們了。
但你現在解釋這些也沒用,因為猜疑鏈已經被日本打開了。
站在市場投資人的角度,他們會怎么想?
耶倫的話相當于告訴美債市場,他們沒招,他們唯一的招就是相信我們是君子。
問題是,USB們大部分都是小人出身,商人嘛,誰還沒過干過點虧心事兒呢。
耶倫越這么說,USB越是睡不著覺。
所以特朗普說恨死日本了。
本來我們硬剛,他們說不要怕,我們是君子,不會對美債如何,就安撫市場了。
然后日本再來個配合式的屈服,特朗普如愿以償,順利通關。
結果沒成想,問題沒出在我們這里,出在日本身上了。
日本這個傳統盟友上來就背刺,一下子打開了猜疑鏈。
USB們開始發抖,如果盟友都可以背刺,那么君子真的不會出手么?
真的么?真的么?真的么?
所以你看到了嗎?
一直以來,美債市場都是美國自己內部的矛盾,我們壓根兒就沒參與。
是USB們不肯繼續買美債了,是USB們不肯在美國設廠,跟我們一毛錢關系都沒有。
美國又想賴USB的賬,又不敢賴USB的賬,成天拿著全世界做法。
無非在我們這里剛踢了鐵板,回家路上又被盟友背刺。
我們很光明,你自己家的矛盾回家解決,你不惹我,我也沒惹過你。
但是美國的盟友里面很多可未必有我們這么光明。
所以我那天在時代落幕里面就說,一旦一個大的群落,分拆為很多不同的小群落。
你一定要明白,不同群落里面的游戲,是不同類型的。
你比如美國這個群落里的游戲,就是充滿了各式各樣的金融手法,各種嚇唬,各種背刺。
你指望他們正經給你生產什么商品,這個可能性不大的。
不管他們嘴里講什么,最后繞來繞去都是金融。就像甲方一群高管開會,嘴里講的都是技術,實際上沒有人會思考技術問題。
因為甲方不可能真的去造設備,他們的設備都是廠商提供的。
他們玩的是個運營游戲。
我2011年在甲方任職過,天天就是勾心斗角,這就是甲方的生態特征。
特朗普無論拿制造業 ,拿貿易講多少事兒,他最后都不可能真的做成這件事。
就像甲方的員工不可能當真哼哧哼哧寫代碼,他們不會干這個的。
他們的重點從來都是拉一個踩一個,放出一個招標項目,讓乙方之間互踩,各種制造矛盾,渾水摸魚,玩的是個運營游戲。
同理,美國也不可能有人愿意去擰螺絲的。
一切都是借口,實質永遠都是USA和USB之間的債務扯皮問題。
所以說,正因為美債8成是內債,所以非常棘手,真要是外債,反倒可以賴了。
同理,你回顧我們這個群落。
除了美國之外,我們也有很多海外銷售市場,海外采購市場,我們有很多全球的貿易伙伴。
我們這個群落里的游戲重點始終都是商業而非金融。
也就是說,我們更像供應商。
我們在討論怎么研發商品,怎么提供服務,怎么營銷市場。
咱們是掙這種錢的,就是一單一單做生意在掙錢。
我們很多時候也采用金融手段,但更多的是為了對商業進行調整。
比如希望某些新科技行業得到支持,擴張快一些;某些舊產能,出清一些。
所以就像我那天聊時代落幕里的第一個話題,脫鉤話題。
一個人,你固然要重視個人奮斗,但更要明白歷史進程,不同的大時代下,你選擇不同的發展路徑,你的側重點,方式方法,步驟,都是要根據你選擇的群落特征的。
你把自己未來的盈利定義在商業系統里面,還是金融系統里面,這是很大的區別。
所以我說,真正的重點在于你怎么看待自己在自己選擇的群落里的定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