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電視劇版《我的天才女友》伴隨著第四季的上線來到尾聲,通過學習走出那不勒斯、成長為知名作家的萊農回到舊城區,歷經了成年生活的種種迷茫與混亂。在故事最后,她孤身一人走入暮年,用這樣一句話為自己的一生畫上句點:
“我的整個生命,只是一場為了提升社會地位的低俗斗爭。”
但昨天看到《天才女友》翻拍備案的消息,卻總是有些心情復雜。
就像網友@燃燒的霧港水手 評論的那樣:
說歸說,不等它正式播出的那天,咱也不敢妄下定論,內心還是抱著一絲僥幸期待著。但說回到意大利,他們哪怕是寫一部反“天才女友”的小說,也還是那樣精彩。
同樣是 誕生于意大利,同樣是關于女人的故事,我們四月共讀的《湖水永遠不會甜》中 的“我”,正 面臨著我們共同面對的現實——
在學歷貶值、文科無用、畢業即失業的今天,我們究竟要以什么樣的心態看待學習與閱讀,迎接充滿不確定性的未來?
01費蘭特之后,
意大利最受關注的新生代女作家
2021年,意大利作家茱莉亞·卡米尼托在坎皮耶羅文學獎的領獎臺上說道:
“我把我所獲得的獎項獻給全世界的女性,希望她們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都能有機會讀書、寫作。”
在埃萊娜·費蘭特憑借“那不勒斯四部曲”引發全球熱潮后,意大利女性文學迎來了一段“血肉瘋長”的時期。在歷史、家庭、社會生活與人際關系中,女性前所未有地被看見,被聽到。她們通過教育擺脫了被禁錮在母親與妻子角色中的命運,用無數次掙扎和吶喊奪回屬于自己的權利。
而在這當中,茱莉亞·卡米尼托脫穎而出,用《湖水永遠不會甜》在當下年輕人中獲得眾多強烈共鳴。
作者茱莉亞·卡米尼托
1988年,茱莉亞·卡米尼托出生于羅馬。她的外祖父是公共汽車售票員,而她的母親是家里第一個大學生。就像萊農的父親一樣,外祖父總是非常驕傲地談起女兒在大學里學習文學與寫作,好像這是天下最重要的事。
然而,當新千年即將來臨,茱莉亞在羅馬城郊的小鎮度過了青春期,卻發現教育對改善一個人、一個家庭的境遇起到的作用愈發微弱。在階級愈發分明的羅馬,教育只能將滿懷夢想的年輕人送到最接近玻璃天花板的地方;如果你想原路返回,就不得不經歷跌落的疼痛。
就這樣,《湖水永遠不會甜》誕生了。這個故事關于整個時代:科技與消費主義飛速發展,但經濟奇跡的幻夢已然破碎,貧富差距日益增大。這個故事也關于一個女孩,她頂著一頭紅發,雙腿干瘦,眼睛里閃爍著永不熄滅的火焰。
- 創作過程中,我在想,這一切是否值得,學習是否依舊能克服貧困、改變命運。小說里,主人公忍受著學習之苦,她期待努力能得到回報,但她所處的世界并非“天才女友”的時代,而是失業、經濟下行、充滿不確定的新千年。
02我用盡全力長大,
卻成了普通、膚淺的大多數
羅馬附近的火山口蓄滿了水,它如今的名字叫布拉恰諾湖。
故事就在湖邊一個名叫安圭拉臘的小鎮展開。這里生活著那些無力負擔羅馬市區房租的人,也生活著那些想要遠離城市喧囂的富有階級。
安東尼婭一家就是前者。父親從工地的腳手架上摔了下來,只能在輪椅上度日;哥哥成天在街上亂晃,給家里帶來無休無盡的爭吵;雙胞胎弟弟躺在紙箱做的搖籃里,對生活的苦澀還一無所知。
這是一個母系家庭,紅頭發是它的紋章。安東尼婭捍衛心中的平等與正義,獨自支撐起全家人的生活,也希望自己唯一的女兒蓋婭能繼承這種信仰。她要求蓋婭努力學習,用成績證明自己,以免落得和自己一樣的下場。
布拉恰諾湖景
就這樣,對蓋婭來說,讀書成了一個無法逃避的任務,一種漫長的痛苦,但她默默忍耐,不想讓母親失望。
她為了學習流汗、流淚,假期被無法通過考試的焦慮與恐懼占據。她從文科高中畢業,在大學里取得了哲學學位,卻沒能得到相應的回報與認可,或是一份工作。
- 我的人生一頁紙便可概括,沒有工作經驗,也沒有語言等級證書。除了學習,我什么都沒做。我不知該如何向閱讀簡歷的人解釋,我投身于書本之中是一種自我犧牲,我一心一意地履行社會契約,它要求我做學生,而我按部就班地執行。我一步步完成我應該接受的教育,而現在我受了教育,卻仿佛再次成為普通、膚淺的大多數,成為一個無用概念的集合。人們期待我有足夠的經驗,但幾乎沒人提供歷練的機會。我就像奶黃醬,就像融化的冰激凌,毫無用處。
生活就像湖水一樣,無論曾經多么甜美,隨著童年與青春期的結束,那充滿苦澀、艱辛和失敗的真相才開始浮現出來。故鄉、家庭、出身……來自過去的創傷像水草一樣纏繞著想要離開小鎮的年輕人,讓他們始終無法靠岸。
“我正直、勇敢、有閱讀量,我有什么可憐的?”
在電影《好東西》中,這句對白為許多女孩帶去了力量。可當正直隱含著規訓,勇敢意味著風險,閱讀量無法等價兌換成社會資源,我們又該如何在分化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03致尚未成為天才女友的你我她
或許每一個從小鎮到大城市的女孩都曾經歷過想象與現實之間的落差:我們手無寸鐵,被優績主義和精英神話一路托舉到高處;而在希望的背面,殘酷的社會秩序不斷否認著我們對自身的估算。
我們被兩種價值體系放逐,困在二者之間的夾縫里。
小說中,蓋婭沒有理想的人生起點,對她來說,成長意味著不斷努力,縮小自己與他人之間的差距。她用暴力反擊遭受到的敵意與不公,卻也用羨慕、痛苦、沮喪的眼神發現別人擁有她從未擁有過的東西,而正是這種匱乏感讓她對人際關系感到疏離,對社交守則反應遲鈍。
她在這個世界上所擁有的,唯有火山口一般的空虛。
- 許多年來,我總在撒謊,爭論,吵架,無聲地表達意見,耍小孩脾氣,裝模作樣地認錯,堅持自己的想法,感覺被嘲笑,與每一個中傷我的人、每一種惡名、每一次忽視做斗爭。我建立又失去一段段關系,彌補一段關系,然后再次失去。我忘記自己的錯誤,愛上自己的錯誤,一次又一次地告訴自己,我受到了傷害,我不斷受到冒犯,所有人都應該尊重我、包容我、忍耐我。
許多年來,我總在等待一場徹頭徹尾的改變,一場雪崩,一系列連鎖反應,給我的上升之路帶來最后的助力,為我呈現無限的可能。
這不是一個關于救贖的故事,因為對大多數人而言,愛與知識總是被調配成“好學生心態”的養料,而無法拯救我們的一生。
它更像是無數個小鎮女孩一同寫就的日記,讓我們能夠以第一人稱講述自己的故事,釋放那些壓抑已久的吶喊,把毫無保留的真實當作抵抗世界的武器。
而這正是作者茱莉亞·卡米尼托試圖通過這部作品表達的:用反成長小說套路、反成功學的故事,重新審視在今天,對于女性而言,讀書與寫作有怎樣的價值。
有人像鳥飛往她的山,而那些生在湖沼、用盡全力也無法靠岸的女孩,她們的野心與脆弱、逃離與沉溺,也同樣值得被看見?!逗肋h不會甜》是一部反思之書,倒映著當下時代的虛浮與失落,也包容著我們成長途中那些迷茫與不安,包容著未能成為“天才女友”的你我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