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莫環保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專注于塑料再生環保領域的技術開發并提供環保再生塑料解決方案的企業。在《廢塑料新觀察》2月刊中,特別邀請到睿莫環保聯合創始人兼CTO熊維博士作為行業領軍人物進行專訪。
2025年第2期,識別二維碼,訂閱月刊
全文如下:
破繭成蝶
85 后女博士 10 年突圍戰啟示錄
從干垃圾到高值再生,一場關于"重生"的科學遠征
在上海睿莫環保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睿莫環保”)的實驗室里,熊維身著白大褂,正專注地觀察著實驗臺上的一組再生塑料顆粒。
這些看似普通的透明顆粒,實則剛經歷了從餐桌 到再生工廠、從廢棄物到新材料的奇幻旅程——它們曾是每個普通民眾餐桌上的食物包裝盒,經回收、分揀、清洗、造粒等多道工序后,轉變為高價值的再生聚丙烯(PCR-PP)顆粒,將重新進入日用、包裝、玩具等制品中被重新應用,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作為睿莫環保的聯合創始人兼CTO,這位85后女科學家用十年時間,帶領團隊攻克了再生塑料領域的多項技術壁壘,讓曾經被視為"干垃圾"的廢塑料,蛻變為兼具商業價值與環境效益的戰略資源。
跨界創業,破解再生塑料的“基因密碼”
熊維是中國科學院高分子化學與物理專業博 士,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在讀EMBA。85后的她身 上既有科研者的嚴謹,又有創業者的果敢。
2015年, 中國塑料回收行業正處于前端回收體系粗放,中 端處理技術落后,下游應用場景受限的階段。她 毅然離開跨國石化企業的高薪職位,與同在塑料 領域深耕多年的大學同學朱寬共同創立睿莫環保, 專注高價值可持續材料的開發與應用,“很多人覺 得廢塑料就是'臟亂差'的代名詞,但我們看到的 卻是未被開發的寶藏資源”,熊維坦言。
“媽媽,你在做一件保護地球的事情。”熊 維的女兒曾認真地評價道。這簡單的話語不僅溫 暖了她的心,也更加堅定了她投身塑料回收再生 事業的決心:“我們這一代人處理塑料的方式, 就是留給孩子們一個更美好的地球模樣。”
同級再生,注入循環經濟強勁動力
睿莫環保聚焦塑料再生產業鏈升級,針對不 同特性再生材料進行技術攻關。熊維認為,“塑 料的終點不應是‘線性降級’,而應通過技術創 新實現同級“閉環循環”——即讓再生塑料的品 質無限接近原生材料,甚至達到食品級標準。”
為此,她提出要實現廢棄塑料的同級再生:通過 物理回收法結合智能化工藝,將廢塑料重新加工 為高附加值產品,不斷挑戰和突破再生材料的應 用邊界。
目前,睿莫環保的高值化產品已在包裝、家居、 玩具、紡織、汽車等多個細分領域得到高比例的 成功應用,覆蓋多個中高端行業場景,助力高質 量塑料循環經濟。
技術破局,創新行業標準的“中國方案”
“物理回收法雖相對環保且成本較低,但高 端應用領域對再生顆粒雜質、氣味、安全性等要 求極為嚴苛,因此在物理回收中對原料的純凈度、 工藝穩定性要求極高。”熊維說到。
在原料分揀環節,睿莫環保通過引入AI智能 識別自動分揀設備,助力解決傳統分揀效率低下 等痛點問題,為高值規模化生產奠定了基礎。在 高質加工環節,睿莫通過高值再生技術,獲得趨 近于原生塑料的再生塑料,并針對性解決再生塑 料產業鏈全流程追溯難的安全性問題。在產品評 價環節,助力推動再生塑料的標準化、穩定化升 級轉型。
技術創新的背后是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成 立至今,睿莫累計研發投入數千萬余元,建立起 覆蓋再生原料評估、生產到應用升級的全鏈條研 發體系。在熊維的推動下,公司參與制定并已發 布含第一起草單位在內的五項國家標準。“我們希 望用中國特色方案回答世界難題:如何在保障安 全的前提下,推動實現更多再生塑料的高值化利 用,助力行業的標準化轉型。”
—5—
商業破局,重構塑料循環的商業模式
在睿莫的客戶名單里,包含石化、商超、玩具、 汽車等領域的行業巨頭,這讓熊維深刻認識到: 再生塑料的商業價值不僅在于成本優勢,更在于 其承載的環境敘事。“消費者愿意為環保買單,但 前提是產品必須兼具功能性、安全性與趣味性。”
睿莫除產品本身的創新外,也積極推動產業 鏈上下游多個利益相關方的鏈接與共創,突破催 生多項跨界創新。2024年深圳馬拉松賽事中,睿 莫環保的“高值化餐盒再生聚丙烯材料技術”通 過多個相關方的共創,實現廢棄餐盒到參賽者的 跑服和包裝袋的華麗轉變,外賣餐盒從廢棄到高 端紡織品的再生閉環。“這不僅驗證了技術的成 熟度,更向公眾展示了循環經濟的更多可能性。” 熊維說。
“環保不是簡單的概念疊加,而是要融入產品 基因”,熊維常以此告誡團隊。每一個應用的開發, 每一個技術的創新,都應當有其背后綠色的故事。 “當技術與 藝術相遇,環保也能成為品牌價值的新 引擎。”
—6—
行業突圍,為中國再生塑料正名
面對全球再生塑料市場的話語權爭奪,熊維 始終保持著清醒認知。“中國擁有全球最完整的塑 料循環產業鏈,但仍挑戰與機遇并存,比如前端 回收體系碎片化、中端處理技術同質化、下游應 用場景單一化。”
“與其被動適應規則,不如主動創新引領”, 熊維帶領團隊積極推動建立基于信息技術的再生 塑料溯源體系。在她的推動下,睿莫開發的“碳 足跡數字化平臺”可實現再生塑料從原料到成品 顆粒的全程追蹤。這一創新實踐也是國內企業應 對綠色貿易壁壘時中國方案的探索。
憑借中國在再生塑料領域多個獨特的產業鏈 優勢疊加,在眾多創新企業的共同創變下,熊維 言道:“隨著政策紅利釋放和技術迭代加速,我相 信中國終將成為全球塑料循環產業的領跑者。”
—7—
對話未來:構建永續發展的新型材料體系
在熊維看來,再生塑料絕非簡單的傳統材料 替代,其戰略價值更在于全球“雙碳”戰略框架下, 如何通過整合多學科優勢,構建跨學科協同創新 機制,驅動顛覆性技術突破,構建支撐人類文明 永續發展的新型材料體系。“當我們談論可持續發 展時,不應陷入非黑即白的二元對立”,她提醒道,“ 原生塑料有不可替代的優勢,再生塑料也不是萬 能解藥。真正的解決方案在于構建多元化的材料 體系,讓每種材料都能在其生命周期中發揮最大 價值。”
面對Z世代消費者日益高漲的環境意識,熊 維保持著理性樂觀:“年輕一代的成長環境決定了 他們對可持續發展的天然認同,但商業成功不能靠 販賣焦慮。我們要做的,是用創新的產品和服務證 明:環保既能守護地球,也能創造美好生活。”
—8—
未來愿景:跨越“最后一公里”,讓高質量塑料循環成為主流選擇
“十年前,我以為自己只是在解決一個材料科 學的難題;殊不知十年后的我已經參與到一場推 動行業升級的材料革命中。每當看到那些曾被視 為垃圾的塑料重新煥發光彩,我也更加堅信:科 技向善的力量,終將重塑我們與地球的關系。”
從實驗室博士到高質量循環經濟探索者,從 中國到世界,熊維用十年時間證明:廢塑料不是 文明的負擔,而是未被喚醒的資源。在“雙碳” 目標與全球塑料污染治理的推動下,睿莫環保的 探索或許將為行業提供一條兼具商業價值與環境 效益的突圍路徑。
這或許就是熊維的故事給予所有環保踐行者 的啟示:真正的綠色轉型,始于技術創新,成于 商業智慧,終于人文關懷。在這場靜默的材料革 命中,每個微小的改變都在書寫著人類與地球的 和解之道。
廢塑料新觀察
2013年9月成立以來,《廢塑料新觀察》公眾號憑借其專業、深度的內容,積累了大量忠實粉絲,成為行業內極具影響力的信息平臺。如今,在積累了12年的粉絲基礎后,2025年起,《廢塑料新觀察》正式推出月刊,這不僅是對傳統媒體價值的回歸,更是對行業深度需求的精準把握。
目前,《廢塑料新觀察》已構建起“日版推送+周報精選+月刊深度”的全媒體矩陣,為用戶提供更全面、更高效的信息服務。
? 日版:早6/8點推送,快速掌握行業動態
? 周報:周日/周一發布,梳理一周大事,洞察趨勢
? 月刊:1期/月深度專題,打造行業前瞻智庫
2025年1月刊
2025年2月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