噻菌銅是一種常見的銅制劑類廣譜殺菌劑,由于殺菌機理特殊,用于防治多種作物的細菌性效果優異,而且對一些真菌性病害也有一定防治作用,是很多種植戶朋友經常用到的一種殺菌劑,今天我們就來詳細介紹一下噻菌銅。
1、殺菌機理
噻菌銅是一種噻唑類有機銅殺菌劑,具有獨特的雙重殺菌機理,它由噻二唑基團和銅離子基團構成,噻二唑基團對植物具有內吸和治療作用,能干擾細菌細胞的代謝過程,抑制細菌生長繁殖,對細菌性病原菌具有特效;
銅離子具有預防和保護作用,可與病菌細胞內含巰基的酶結合使其失活,還能在植物表面形成保護膜阻止病菌侵入,對細菌性病害和真菌性病害均有一定效果。
這種雙重殺菌機理使噻菌銅殺菌譜更廣,持效時間更長,對多種細菌性病害和部分真菌性病害都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2、產品特點
(1)殺菌譜廣,適用范圍廣。噻菌銅是一種廣譜殺菌劑,對多種作物的細菌性和真菌性病害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對細菌性病害特效,對水稻細菌性條斑病、白葉枯病、基腐病,白菜軟腐病,黃瓜角斑病、獼猴桃細菌性潰瘍病等多種細菌性病害,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對柑桔潰瘍病、瘡痂病,對香蕉葉斑病、西瓜枯萎病、蘋果斑點落葉病、褐斑病等真菌性病害,也有優良的防治效果,還可用于防治番茄青枯病、煙草野火病、生姜姜瘟病等病害。
(2)內吸傳導性好,持效期適中。噻菌銅能被植物快速吸收,并在植物體內傳導,使藥劑能夠到達植株的各個部位,不僅可以防治噴霧部位的病害,對未直接接觸藥劑的部位也有保護和治療作用,從而更有效地控制病害的發生和蔓延;在通常用量下,保護性施藥持效可達10-14天,藥效穩定,能夠在較長時間內對作物提供保護,減少了頻繁施藥的麻煩和成本,用于治療需間隔5-7天補噴。
(3)安全性高,混配性好。噻菌銅屬低毒農藥,對蜜蜂、魚類毒性低,含銅量低,克服了無機銅制劑因含銅量太高,而容易引起藥害的缺點,在作物的各個生育期均可使用,包括花期和幼果期,使用安全,不會產生落花、落果、落葉、燒苗等藥害現象;同時可與中生菌素、春雷霉素等殺菌劑混配或混用,擴大了防治譜,提高防治效果,同時減少了用藥次數和用藥量。
3、使用方法
(1)浸種。可使用20%噻菌銅懸浮劑稀釋500-800倍液,將種子浸泡在稀釋好的溶液中,浸泡時間一般為12-24小時,根據種子種類和病害情況而定,然后撈出晾干后播種。
(2)噴霧。以20%噻菌銅懸浮劑為例,防治水稻細菌性條斑病、白葉枯病,稀釋500-600倍液;防治柑橘潰瘍病,稀釋300-500倍液。在病害發生初期開始噴霧,每隔7-10天噴一次,連續噴2-3次。噴霧時要均勻周到,使藥液充分覆蓋作物表面。
(3)灌根。防治西瓜枯萎病,可將20%噻菌銅懸浮劑稀釋300-500倍液,每株灌根200-500毫升;防治番茄青枯病,將20%懸浮劑稀釋800倍,每株灌根200-300毫升,于移栽后及發病初期各施藥1次。灌根時間最好在病害發生前或初期,灌藥量根據植株大小和病情而定,可有效控制病害的發展。
(4)涂抹。用于防治柑橘流膠病等一些果樹枝干病害,可將20%噻菌銅懸浮劑與適量的水混合,調成糊狀,然后將病斑刮除干凈,用刷子將藥糊涂抹在病斑處,可有效防止病害的蔓延。
注意事項
(1)不可與石硫合劑等強堿性農藥及含金屬離子葉面肥混用,以防沉淀失效;30℃以上高溫或作物幼嫩期慎用高濃度藥劑,茄科作物(如番茄、茄子、辣椒等)需先小范圍試藥;花期禁用,避免影響授粉。
(2)注意安全間隔期,蔬菜收獲前7天、果樹采果前14天停止用藥,以確保農產品安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