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之間的貿易戰到如今這個局面,輸贏基本已經有了苗頭,美國內部出現了很多反“特朗普”的聲音,反之,中國的貿易市場幾乎沒有太大的動蕩。
就算哪方面有損失,國家也會迅速出手“撈撈”,不會在國人虧太狠。
中國人除了看新聞,對貿易戰沒有實際感覺。
而美國人基本在貿易戰中損失了幾千美元,他們就好奇,特朗普為什么和非中國過不去呢?
有人說,特朗普其實是上了章家敦的當,真以為中國負債累累,馬上就要倒了,決心要當最后那根稻草!
反復使用的貿易戰
13日時,傳出特朗普要給手機等電子納入“豁免名單”,沒兩天又改口宣布沒有這種事情。
再往前數,特朗普還宣稱不會改變“對等關稅”的想法,結果在中國的堅持抵制下,特朗普又要給除了中國之外的國家,90天的免“對等關稅”。
半個月,特朗普的想法改變了七八次。
美國還頻頻傳出假消息,搞的股市上下動蕩,自己利用關稅問題大發國難財。
令人感到諷刺的是,美財政部長還倒打一耙,認為這都是中國抵制的錯,甚至在他們的預設中,根本沒想到過,中國堅決抵制后,美國要如何應對于中貿易脫鉤的局面。
問題來了,為什么特朗普政府那么堅信,中國會讓步呢?
很多人都說,美國是上了章家敦的當!
特朗普政府的經濟顧問中,有一個叫米蘭的專家,也是策劃“對等關稅”的人之一,他在自己的報告中引用透露章家敦的“中國崩潰論”。
章家敦被奉為“遏華專家”,這個所謂的崩潰論,主要是闡述了中國已經負債600%。
章家敦唱衰中國都有20多年,所謂的中國崩潰論,也都是老調重彈。
關鍵是,還真被章家敦誤打誤撞的說中一些。
比如2018年,美國就曾對中國使用過貿易戰,那時候,美國對從中國進口的約500億美元的商品,加征25%的關稅,但是中國那時候迅速的選擇了忍讓和賠償。
那時候,也是特朗普執政時期。
或許是2018年,中國的忍讓,讓特朗普政府一直還相信著章家敦的“中國崩潰論”。
今時不同往日,中國自從遭受到美國的貿易霸凌后,一直在默默發育,為下一次有反抗的力量而做了好幾年的準備。
只有中國妥協,美國會不斷的對中國使用貿易戰,迫使中國再次妥協。
這是我國從2018年貿易戰中,吸取的教訓,因為在2018年我國堅持半年就妥協后,2019年特朗普又故技重施,甚至將數額提高到了2000億美元。
如果不是拜登上位后,他更偏好挑起戰爭而獲取利益,或許我國還要經歷幾次貿易戰。
正是拜登無限制的資助戰爭,讓美國債務再次加重,重新登上總統寶座的特朗普,為了挽救岌岌可危的美國,再次揮舞關稅大棒。
貿易戰的不同后果
2025年的貿易戰和2018年的貿易戰,其實是一樣,都是特朗普為了抬高關稅遏制中國,順便為政府撈一些錢。
不同的是,這次中國抵制到底!
特朗普在貿易戰上從無敗績,所以敢一而再、再而三的加碼下去,認為總會嚇唬到中國。
其實,特朗普也不是沒有成功,起碼日本、越南等國家迅速滑跪。
唯一的問題就出在中國身上,雙方的貿易關稅已經提到了145%,中國干脆不管了,不進行來往貿易就不進行,中國缺了美國能自己知足,就看美國缺了中國還能不能行。
這一次,美國失算了。
或許說,特朗普太傲慢了。
隨著美國關稅越提越高,中國的對美依賴反而越來越小,美國市場卻遭到了巨大的沖擊。
特朗普還把這場貿易戰提升到了全球范圍,迫使周邊壓力中國低頭。結果,反而讓周邊經濟體和中國加強了合作,也是偷雞不成蝕把米。
短短半個月,美國從政要、富豪、平民都堅持不下去了,對特朗普的決策產生了巨大的懷疑,可特朗普這才剛剛上任。
不出意外,還有3年多的時間讓他嚯嚯美國。
他一味的提高關稅來保護國內市場,卻怎么也不反思美國工業體系落寞,不是外國貨物有多物美價廉,而是沒有足夠的好政策重新振興它們。
況且特朗普政府內的經濟顧問團,引用一個滿嘴跑火車的“專家”的話,簡直是對政治決策的一種侮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