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輕島
編輯|洲洲影視娛評
“知名演員董正維,因心臟衰竭逝世。”
2025年4月15日,來自馬良的一條微博,轟動了全網平臺。
一時間“‘牛大姐’離世”的消息,占據了很多平臺的熱搜。
看到消息的網友,紛紛在評論區里哀悼送行。
而當回顧《編輯部的故事》,人們驚奇的發現:
編輯部里走出的演員們,全然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有人成了國家級藝術家,有人淪為全民公敵,更有人因言論被釘在恥辱柱上。
是什么,造就了他們如今天差地別的人生?
因病逝世
作為中國第一部系列喜劇,《編輯部的故事》開播即爆火。
在那個娛樂匱乏的年代,它為全國觀眾帶來難得的喜劇盛宴。
除去劇情的出色,片中各路角色生動形象,也為電視劇錦上添花!
這其中,出演“牛大姐”的童正維尤讓人印象深刻。
劇中人物
劇中剛正不阿、古道熱腸的女編輯形象,對于劇情有著很強的推動作用。
雖不受主角團的待見,但卻受到了觀眾的一致好評!
而在成為“牛大姐”之前,童正維已經是有名的“老戲骨”。
1960年,童正維從上海戲劇學院畢業,被分配到上海青年話劇團。
在話劇的大舞臺上,她的演技得到不斷打磨,逐漸成長為國內知名的話劇演員。
隨著電視劇的興起,她又將“劇場”的經驗,運用到了“片場”之中。
無論是《褲襠巷風流記》,還是在《非常大總統》中,董正維飾演的角色,總是讓人印象深刻。
而不同年代、類型的劇本,更是鍛煉了她對劇情、人物的把握。
正是這份出色的作品成績單,讓她獲得了出演《編輯部的故事》的機會。
在電視劇爆火之后,董正維依舊沒有停下前進的腳步。
《美麗新世界》《摩登家庭》《新編輯部故事》……
她依舊活躍在各種影視作品中,用心詮釋著每一位角色。
但正如曹操《龜雖壽》的詩句所云: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再出色的演員,也難抵歲月的侵蝕。
2025年4月14日,著名演員童正維老師,永遠離開了我們。
那個嚴肅正直的“牛大姐”,將永遠活在觀眾的心中。
逐漸凋零
而對于“編輯部”來說,童正維并不是第一個逝世的演員。
2007年11月6日,著名話劇表演藝術家張瞳,在北京逝世。
在《編輯部的故事》中,他飾演精明、摳門的成員“劉書友”。
劇中一旦發生矛盾,他總以“和稀泥”的形象出現,試圖抹平成員之間的沖突。
而在一些重大事件上,“劉書友”那勢利、膽小的模樣,被描繪得入木三分!
可現實生活中,張瞳可不是這樣一個“小市民”的形象。
朝鮮戰場上,他曾在槍林彈雨中,為志愿軍將士們演出;
改革開放后,他為了一個小畫面,頂著嚴寒在雨中狂奔。
身體不要緊,只要效果真!
尤其是在一些危險場景上,張瞳即便年歲已高,卻仍然不甘落后。
即便他幾次三番被車“撞到”,但只要鏡頭不合劇情需要,二話不說,站起來就是重拍!
張瞳對表演的認真,不僅體現在對畫面動作的追求上。
在人物形象上,他更是用盡了心思打磨。
為了演好“劉書友”這個“小市民”,張瞳詳盡分析了角色的心態、形象。
并結合劇本,專門為其編寫了人物小傳,促成了電視劇的成功。
如此敬業、拼命的態度下,使得張瞳不斷亮相于各種經典作品。
《三國演義》《茶館》《范進中舉》等,都有他精彩的表現。
那出神入化的演技,更是讓他取得了“飛天獎”“金雞獎”等著名獎項!
張瞳在《三國演義》
在他離世之后,各界名流匯聚一堂,為這位功勛藝術家,送完最后一程。
張瞳的形象,已然成為了中國影視領域的豐碑,不斷指引著后來者的路,前進并超越!
天差地別
正如臧克家在《有的人》中所寫:
“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
“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
而編輯部的演員們,更是用不同的人生境遇,詮釋著這句詩的含義!
在《編輯部的故事中》,年輕漂亮的“戈玲”就是一位特點鮮明的年輕人。
她前衛、時髦,不僅嘴皮子不饒人,還帶有文藝青年的傲氣。
而飾演她的呂麗萍,同樣是一位極其“個性”的女演員。
1984年,她以電影《童年的朋友》正式出道。
在她的表演生涯中,也曾帶來過許多亮眼作品。
《藍風箏》《激情燃燒的歲月》《天地民心》等作品,為她取得了許多榮譽。
然而隨著時間的發展,網友們漸漸發現,呂麗萍有點太“個性”了!
在隨第三任丈夫孫海平移居美國之后,她的發言就逐漸離譜起來。
2022年,安倍晉三遇刺身亡。
面對這樣重大的國際事件,呂麗萍居然跳出來,率先對其表達悼念。
要知道,安倍晉三任內不僅參拜靖國神社,更是放任國內挑釁釣魚島,挑戰中國民族情感。
對此不齒行徑,呂麗萍不僅不提,言語之間,還帶有滿滿的悲傷。
這很難不引起輿論的反對。
在此之后,她好像徹底地放飛自我,微博之中遍布宗教、勸告的言論。
而她的丈夫孫海平,更是跳梁小丑。
他在外網平臺上,以中國熱點強行捆綁西方宗教,滿滿透露出“崇洋媚外”之感!
孫海英的言論
這樣的“明星夫妻”,又怎樣不招致國內觀眾的唾棄?!
結語
人們很難想象,曾經一個屋里共事的“同事”;
在數十年過后,竟有如此大的差距?
我想,這便是選擇的力量。
有人為了最佳畫面效果,功成名就卻仍然沖鋒向前。
有人不顧大眾民族情感,向別有用心之人搖尾乞憐。
或許從此開始,名為“差距”的鴻溝,就已然展開。
“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
我希望那些做出錯誤選擇的人,能正視、并端正自己的思想。
不要等到萬夫所指之時,才懂得追悔莫及!
部分參考資料:
央視新聞:著名演員童正維去世 曾出演《編輯部的故事》
北京晨報:張瞳安詳離世,生前曾保留出演《編輯部》的衣服
觀察者網:人民日報評“演員呂麗萍”傳謠:別濫用人們的信任和愛心
微博:馬良微博
百度百科
圖片源自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