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打拼出來的品牌,
如何防止“李鬼”搭便車?
前沿核心技術怎樣在合作研發中厘清歸屬?
新業態、新技術不斷涌現,
新競爭行為的邊界在哪里?
這些民營企業發展路上的難題,既是經營者最為關注的切身痛點,也是司法保護必須直面的現實挑戰。在世界知識產權日即將到來之際,今天(4月16日)上午,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以下簡稱浦東新區人民法院)舉行知識產權司法服務保障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白皮書及典型案例新聞發布會,積極回應企業訴求、釋放法治紅利。本場發布會是“促公正 作表率——深入推進上海法院工作現代化”系列發布會第7場。
會上,浦東新區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包曄弘通報2023年至2024年浦東新區人民法院涉民營企業知識產權案件審理情況(文末有全文),知識產權審判庭庭長宮曉艷介紹16起典型案例(文末有全文)。發布會由浦東新區人民法院政治部副主任、新聞發言人嚴劍漪主持。部分市人大代表、中央及上海媒體記者參加會議。
2年受理8984件
總標的額達27億余元
據白皮書披露,2023年至2024年,浦東新區人民法院共受理涉民營企業知識產權案件8984件,占同期知識產權案件收案總數的96.2%,其中民事案件8961件、刑事案件21件、行政案件2件。
涉民營企業知識產權案件案由分布
從案由分布看,民事案件中著作權糾紛占比最高,達84.4%,商標權糾紛、知識產權合同糾紛次之。刑事案件中假冒注冊商標罪等商標類犯罪案件占比最高,達85.7%,侵犯著作權罪、侵犯商業秘密罪次之。
涉民營企業知識產權案件結案方式
結案方式上看,調解、撤訴案件7914件,調撤率達85.5%,反映出民營企業決策靈活、效率優先、行業合作需求較強的鮮明特征。同時,受理涉民營企業知識產權案件總標的額達27億余元,民營企業知識產權的商業利益和競爭力不斷凸顯。
白皮書還顯示,民營企業是知識產權訴訟中最活躍的主體,原、被告均為民營企業的案件5376件,占比60%,并且行業分布廣泛,主要集中在信息技術及文化藝術領域。
白皮書分析,民營企業知識產權保護中存在文創企業知識產權管理水平有待提升、民營企業品牌保護法律意識亟待增強、新業態新模式層出競爭形態日益復雜、前沿領域技術合作較多容易產生爭議、商業秘密保護備受關注面臨多重挑戰5個問題。
多措并舉,營造一流營商環境
近年來,浦東新區人民法院不斷健全完善司法護企工作機制,發布《浦東新區人民法院司法服務保障民營經濟發展壯大十項舉措》,制定實施《浦東新區人民法院深入推進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專項行動實施方案》,著力提升民營企業司法服務保障效能。
一方面,全面貫徹平等保護原則,依法平等保護民營企業合法權益;另一方面,實行最嚴格的司法保護,加大民營企業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兩年來,浦東新區人民法院對8起民營企業提起訴訟的知產案件適用懲罰性賠償,占同期懲罰性賠償判決的72.7%。
同時,作為在全國率先探索由知識產權審判庭統一審理知識產權民事、刑事和行政案件的“三合一”審判模式的基層法院,浦東新區人民法院持續發揮“三合一”機制效能,嚴懲侵害民營企業知識產權犯罪,兩年間,對侵犯民營企業知識產權的27名被告人判處刑罰。
在糾紛源頭化解上,浦東新區人民法院深入構建多元解紛體系,如構建京滬版權保護及治理合作機制,成功化解京滬兩地三批共計237件知識產權糾紛,涉案總金額1.89億元。
浦東新區人民法院還通過營造誠信健康市場環境、打擊惡意訴訟虛假訴訟、用好臨時措施證據規則、加強法律政策宣傳引導等舉措,強化民營企業知識產權保護實效,加快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
16起典型案例,發揮示范作用
會上發布的16起典型案例,緊貼民營企業發展實際,聚焦人工智能、網絡游戲、虛擬空間等前沿領域,對隱性反向假冒商標侵權、搜索聚合場景下的侵權責任、發送侵權警告函的正當性判斷、游戲未公開角色設計是否構成商業秘密等問題作出司法認定,以裁判樹規則、促治理、助發展。
例如,在全國首例涉人工智能芯片領域侵犯商業秘密罪案中,被告人擅自將所在芯片公司的大量保密數據非法復制、傳輸至本地電腦,并上傳至個人網盤。法院采用成本法精準評估涉案商業秘密的價值,以侵犯商業秘密罪判處被告人有期徒刑二年,緩刑二年,并處罰金。該案對非法獲取持有型侵犯商業秘密罪中損失數額的認定進行了探索,為同類案件提供了有益指引,也為高新科技企業筑牢了司法保護屏障。
特許經營是民營企業知識產權受侵害風險較高的行業之一。在一起商標侵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案中,某酒店在合作解約后繼續使用權利人的商標,法院適用雙方約定的損害賠償基數和倍數,判定5倍懲罰性賠償共計近63萬元。該案有力保護了民營企業作為商標權人的合法利益,規范了特許經營市場的競爭秩序,具有一定示范價值。
發布會最后,記者就發布會的背景情況、民營企業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建議等內容進行了提問,獲得一一回應。
代表點評
宋 鋼
上海市人大代表,遠景能源集成供應鏈高級副總裁
在4·26世界知識產權日即將來臨之際,浦東新區人民法院發布白皮書和典型案例,梳理總結民營企業知識產權糾紛的特點和問題,分析民營企業發展面臨的知識產權風險與挑戰,是一次生動的知識產權普法課。近年來,浦東新區人民法院緊扣國家戰略,以司法實踐為產業創新保駕護航,通過嚴格保護、平等保護、創新保護,不斷提升對民營企業特別是科技型民營企業的知識產權保護水平,有效助力其健康發展,推動企業綜合競爭力持續提升。期待未來浦東新區人民法院繼續發揮上海知識產權審判名片效應,為知識產權全球治理貢獻更多的浦東經驗和浦東智慧。
俞振宇
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海立電器有限公司上海工廠自動化主管
法治護航是民營企業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長期以來,浦東新區人民法院采取了多項務實有效的工作舉措,如“三合一”審判機制、糾紛多元化解機制等,為打造良好的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提供了司法保障。今天發布的16件典型案例,充分體現了浦東新區人民法院堅持貫徹平等保護原則、及時回應經營主體需求的工作成效,傳遞出司法保護民營企業知識產權的堅定決心。希望浦東新區人民法院繼續加大民營經濟保護力度,持續激發民營企業創新活力,更好地為民營企業的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典型案例
目錄
案例1:隱性反向假冒商標侵權的司法認定
案例2:濫用知識產權權利造成對方損害的應承擔賠償責任
案例3:合同約定的懲罰性賠償基數和倍數可在侵權糾紛中適用
案例4:英文試題作為文字作品保護的獨創性判斷標準
案例5:搜索聚合場景下的侵權責任認定
案例6:發送侵權警告函的正當性判斷
案例7:游戲未公開角色設計可構成商業秘密
案例8:懲罰性因素在裁量性賠償中的司法適用
案例9:虛擬房間異地視頻分享構成不正當競爭的司法認定
案例10:為網絡文學作品提供推薦數據刷量服務構成虛假宣傳
案例11:仿冒服裝款式適用反不正當競爭法原則條款的要件
案例12:互聯網不正當競爭中商業道德的司法認定
案例13:未經許可搬運他人享有權益的數據產品構成不正當競爭
案例14:擅自使用互聯網平臺優惠券樣式及實施反復非必要挽留彈窗構成不正當競爭
案例15:真品舊貨翻新行為的商標侵權認定
案例16:非法獲取持有型侵犯商業秘密罪中損失數額的認定
? 向上滑動查看更多 ?
掃碼查看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司法服務保障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全文
白皮書
掃碼查看《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司法服務保障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白皮書》
來源丨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
高院供稿部門:知識產權審判庭
文字:曹赟嫻
攝影:董雪皓
責任編輯:張巧雨、胡明冬
編輯:孫小敏
聲明丨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高院”公眾號
? 點擊上方卡片關注“上海高院”公眾號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