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要點
2025.04.16
①首期120億元,泰康資產獲批設立私募基金管理子公司
②新華保險新增8家康養社區,覆蓋24城達到32家
③國富人壽六年三換董事長
④一季度多家保司新單下滑超10%,2025年個險更不好賣了
⑤東吳財險正式起航,蘇州成全國首個擁有財壽雙牌照地級市
今日數據
1、國家醫保局:1-3月醫保基金即時結算覆蓋定點醫藥機構24.67萬家,撥付金額1657億元
4月16日,據國家醫保局官微消息,截至3月31日,全國24個省份實施醫保基金即時結算,覆蓋定點醫藥機構24.67萬家,撥付金額1657億元。其中,定點醫療機構10.47萬家,撥付金額1574億元;定點藥店14.20萬家,撥付金額83億元。此外,各地協同推進即時結算和基金預付,2025年預付基本醫保基金723億元。(金融一線)
今日公司
1、保利發展轉讓所持太平保利49%股權
近日,北京產權交易所的信息顯示,保利發展掛牌轉讓太平保利49%股權,轉讓底價為1000萬元。 太平保利成立于2018月1月,另外兩個股東——太平資產、太平人壽分別持有26%、25%的股權。當時,太平系及保利發展都期望能夠通過合作互補短板,在養老地產、健康產業等領域有所作為。
4月16日,保利發展方面表示,此次股權轉讓是基于監管部門對國有企業聚焦主責主業的相關要求,且保利發展已有兩家基金公司,對太平保利僅是參股,因而做出退出決策。太平保利49%股權轉讓的信息披露結束日期為5月9日,這部分股權將會由誰接盤目前尚不得而知,但太平保利的其他股東沒有放棄優先受讓權。(中國房地產報)
2、告別鄂、渝兩地,史帶財險五年撤7地分公司
近日,金融監管總局發布批復稱,同意史帶財險撤銷重慶、湖北兩家分公司。2022年,該公司曾撤銷4家分公司,包括蘇州分公司、福建分公司、安徽分公司和寧波分公司。加之2024年撤銷上海自貿試驗區分公司,該公司在五年時間里,合計撤銷了7家分公司。目前,史帶財險的分公司僅剩6家,分別為上海分公司、浙江分公司、江蘇分公司、青島分公司、北京分公司和廣東分公司。(北京商報)
3、首期120億元,泰康資產獲批設立私募基金管理子公司
4月16日,泰康資產表示,泰康資產關于發起設立全資私募基金管理子公司泰康穩行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暫定名)的申請已獲得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批準。據介紹,泰康穩行將作為基金管理人向泰康人壽定向發行契約型私募證券投資基金,泰康人壽作為單一持有人,首期投資規模預計為120億元。(中國證券網)
4、新華保險新增8家康養社區,覆蓋24城達到32家
近期,新華保險新增8家優質合作康養社區,分布在南京、上海、廈門、武漢、天津、佛山、秦皇島、駐馬店等地。截至目前,納入新華保險康養社區入住資格函業務體系的優質運營康養社區覆蓋24個城市,總數達到32家,在險企中居于領先地位。(新華保險)
5、華農財險:董事長蘇如春因個人原因辭任
4月16日,華農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農財險”)日前公告稱,蘇如春因個人原因辭去公司董事長職務。在新任董事長就任前,根據公司章程暫由朱寧副董事長代行董事長職務,履行董事長職權。(金融一線)
6、國富人壽六年三換董事長
近日,國富人壽發布公告,王海河因個人工作變動,已于4月2日辭去該公司第三屆董事會董事、董事長等職務。暫由董事江亞東代為履行董事長職權,直至新任董事長正式任命之日止。國富人壽在公告中表示,王海河辭職不會對公司的生產經營產生不利影響。
作為新生代險企,國富人壽經營歷史尚不足7年,卻已三次更換董事長。該公司首任董事長為崔薇薇,其于2018年9月起履職,但僅僅過了一年,崔薇薇便辭職離去。2020年1月,國富人壽迎來第二任董事長唐咸歷。擔任國富人壽董事長三年多后,唐咸歷于2022年12月提出離職。直到2023年7月,同樣出身廣投集團的王海河正式獲批出任國富人壽第三任董事長。(華夏時報)
7、劉智勇獲批新華保險董事會秘書任職資格
4月16日,新華保險發布公告,金融監管總局已核準劉智勇擔任公司董事會秘書的任職資格,劉智勇董事會秘書的任職自2025年4月10日起生效。(金融一線)
8、平安信托:一季度保險金信托新增規模同比增長87%,保險金信托管理規模突破1700億元
2025年一季度,平安信托的保險金信托新增規模超254億元,同比增長87%;新增設立單數超7200筆, 同比增長278%,其中新增千萬規模以上大單超380筆。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平安信托的保險金信托管理規模突破1700億元,市場份額占比超40%,累計服務客戶數超4.2萬名。(財聯社)
今日新聞
1、上市險企一季報前瞻:產壽趨勢分化,投資取決于配置結構
保險業經營具有顯著順周期特性,隨著經濟復蘇,基本面改善已在進行中。在“開門紅”保費不及預期的情況下,上市險企一季度的業績將會如何?綜合業內分析師近期的預測,一季報壽險保費表現將分化,新業務價值(NBV)總體將回歸平穩增長;相對而言,由于大災減少等因素,一季度上市產險公司承保利潤整體顯著改善的趨勢則更為確定。
近日,人保財險發布預計一季度凈利潤將同比提升80%~100%的預增公告,印證了關于產險一季報的預測。對于上市險企投資端的展望,分析師普遍認為,受益于我國經濟向好趨勢,以及增量資金入市等政策推動,預計保險公司投資端也將迎來改善。(第一財經)
2、險資加速布局長期股票投資試點:側重高成長賽道與高分紅企業
保險資金長期股票投資試點正“快速前行”。截至今年4月,保險資金長期股票投資試點規模已增至1620億元,參與試點的保險公司由中國人壽與新華保險擴展至太保壽險、平安人壽等8家壽險公司。目前第二批參與長期股票投資試點的保險公司正在有序推進私募證券基金設立與投資相關工作。與首批試點不同之處是,他們考慮單獨發起設立私募證券投資基金。業內人士表示,投資策略的調整,驅動保險資金更側重對高成長細分行業與高分紅優質上市公司的長期持有投資。(每日經濟新聞)
3、平安產險承保中鐵快運高鐵寵物運輸項目
日前,京滬高鐵部分車次開始試點“隔離運輸、人寵分開、專人看護”的高鐵寵物托運服務,鐵路12306同步推出“寵物托運”功能。高鐵寵物托運服務實行“人寵同出發、同到達”規則,旅客提前2天及以上購買車票并線上預約同車托運寵物服務。平安產險北京分公司獨家承保中鐵快運高鐵寵物運輸項目,在行業內率先實現為高鐵寵物托運提供保險保障。(經濟日報)
4、一季度多家保險公司新單下滑超10%,2025年個險更不好賣了
2025年一季度,傳統的壽險銷售旺季突然轉冷。國家金融監管總局最新披露的數據顯示,作為 “開門紅” 的重要時間段,2025年前兩個月,人身險公司累計原保險保費收入1.2 萬億元,同比下降2.63%。其中,壽險保費規模的下滑趨勢最為顯著,1-2月,壽險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1.02 萬億元,同比變動幅度為-3.51%。原保費為新單保費和續期保費之和,如果看新單保費,則下滑更多。
從業內交流數據看,多家險企的個險渠道2025年1-2月標準保費同比下滑幅度超過10%,“老七家”之外的壽險公司下滑幅度甚至超過20%。過去的熱銷季遇冷,其中一大原因便是產品模式的改變。比起過去主推的年金+萬能險組合,現在主打的分紅險因為結構復雜,讓銷售隊伍和客戶都理解有限。2024年公布的分紅實現率大下滑也給分紅險的發展蒙上了一層陰影,大量公司分紅實現率從接近100%跳水至50%以下。另一方面,在傳統險利率降至2.5%,分紅險保底利率更低之后,市場對于買保險的迫切性陡降。(界面新聞)
5、東吳財險正式起航,蘇州成全國首個擁有財壽雙牌照地級市
近日,蘇州東吳財險獲批開業,并獲批籌建江蘇、上海等5家分公司。東吳財險從去年9月獲批籌建到開業僅用時半年,業內認為,其背后既有對安心財險風險處置的收官,也彰顯了蘇州完善金融版圖、打造全牌照金控平臺的雄心。
東吳財險呈現出鮮明的國資主導特征。東吳財險由11家法人股東聯合出資,其中,10家股東為蘇州本土國有企業;唯一一家民營企業為上市公司:協鑫能源科技。蘇州國發集團為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為33%,蘇州新城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蘇州交通投資集團分別持股14.5%、12%,分列為第二、第三大股東。
在東吳財險之前,蘇州國發集團旗下就有一張壽險牌照,即東吳人壽。2024年工作會議上,蘇州國發集團曾表示,要爭取金融全牌照,爭做全國一流地方金融控股集團。而東吳財險開業獲批,填補了蘇州在財險領域的空白,使其成為全國首個擁有“壽險”+“財險”雙保險牌照的地級市。( 21世紀經濟報道)
【今日保】已進駐以下媒體平臺
今日頭條 | 百度百家 | 騰訊企鵝號 | 新浪微博
和訊名家 | 金融界 | 東方財富 | 雪球 | 搜狐號
大魚號 | 野馬財經 | 網易號 | 知乎 | 一點資訊
抖音 | 微信視頻 | 愛奇藝 | B站 | 快手 | 西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