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圍墻,構建孩子的多彩世界觀
在教育的漫漫征程中,有一句話振聾發聵:“今日不去觀世界,明日哪來世界觀?!焙⒆?,宛如一張純凈的白紙,對世界充滿了無盡的好奇心與求知欲,而滿足這份好奇心,正是快樂教育的真諦所在。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睂W習絕非僅僅局限于書本的平面文字,真正的教育應當是立體的、鮮活的。書本知識固然重要,但只有親身實踐,孩子才能將抽象的概念轉化為深刻的理解。在學習“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時,孩子好奇太陽為何是白的。這看似簡單的問題,實則蘊含著豐富的科學知識。如果老師僅僅憑借文字解釋,孩子可能難以理解。但倘若老師能夠將各種朝陽、艷陽、夕陽的景象展示給孩子,讓他們直觀地看到陽光色彩的變化,了解光的折射、散射以及環境溫度對其的影響,孩子不僅能收獲知識,更能學會用探索的眼光去看待世界。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高人指路,高人指路不如自己證悟,自己領悟不如父母正處?!边@句話深刻地揭示了教育的多元途徑。行萬里路,意味著讓孩子走出家門、走出學校,親身去感受世界的豐富多彩。參觀博物館,觸摸歷史的厚重;游歷名山大川,領略自然的壯美;參與社會實踐,體會生活的百態。在這個過程中,孩子不僅能拓寬視野,更能培養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閱人無數,能讓孩子從他人的經歷和故事中汲取智慧,學會與人相處,理解人性的復雜。
然而,在現實的教育場景中,部分老師和家長卻背離了正確的教育理念。他們面對孩子的問題,選擇用發脾氣、打壓的方式來維護自己的權威,試圖“解決不了問題,就解決發現問題的人”。這種做法不僅扼殺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更阻礙了他們的成長。真正的教育者,應當像一盞明燈,引導孩子去探索、去思考。當面對孩子的難題時,坦誠地承認自己的不足,與孩子一起尋找答案,這種言傳身教,遠比空洞的說教更有力量。
教育沒有圍墻,世界才是課堂。無論是藝術課,還是大語文、大歷史,都應當將生活融入教學。讓課本上的文字躍然紙上,變成有溫度的畫面,有活力的踐行。老師不應成為形而上學、混日子的“教書販子”,而應當成為孩子探索世界的引路人。帶領孩子見天地之廣闊,見眾生之百態,進而見自己之初心。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比鐣搹默F在開始,打破教育的圍墻,引導孩子積極地去觀世界。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將逐漸構建起自己獨特的世界觀,擁有一個更加廣闊、精彩的未來 。這不僅是孩子成長的必經之路,更是作為教育者和家長義不容辭的責任。(鋼鐵悍馬/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