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我們普通的家長和普通的孩子來說,無論考到什么分數,基本上都很難做到,學校是自己想要的,專業又是自己想要的,這是很難很難的一個問題。那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其實這就來自于我們現在報志愿時的情況。報志愿存在兩種思路,一種叫學校優先,一種叫專業優先。
很簡單,現在很多家長報志愿時,有一種家長是這樣想的。就是沖一沖,學校一定要好,不想浪費分數,那么這時,你進入了這個學校。比如原來是一本,沖進了 211,或者現在是二本,沖進了一本學校。那說白了,你就是這個學校的最低分,那能學到好專業嗎?肯定不能,肯定都是別人選剩下的。
所以就是那些沒人要的專業、冷門專業調劑給你,于是你會發現能沖進的學校挺好,可是專業不滿意。這代表一種報考思路叫學校優先,就是只要能上好學校,啥專業都行,這是一種方式。
那么第二種報考思路叫專業優先。專業優先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這孩子一定要瞄準就業,他要有一項技能傍身。我就要讓孩子學到喜歡學的。因為覺得學習可能也就是 4 年,只是一個過渡,而技能是一輩子的事,會比較看重這個專業。那么這個專業,一般大家看得上的都是好專業,大家能夠看得上的也都是好專業。所以好專業你看得上,別人也看得上。那無形當中,這個學校就那么幾個專業。那你說會不會成為大家爭搶的對象?一定會!
所以就導致這個專業的分數一定很高,它不會是學校的最低分,所以就導致什么呢?你要想壓這個專業,你必須得放下學校層次,降一個檔次,比如原來是能上 211,但你說我就想學計算機、學電氣工程。那要想上這個專業,那你的學校可能就得降成一本。如果原來能上一本,那你就上個二本,這樣才能保證你的專業。對吧?
那么目前來講,報考就這兩種情況,一種叫學校優先生,一種叫專業優先生。那么有的家長說了,那老師我們的省份沒有調劑,那我們省份就沒有這樣的苦惱。有這種言論的省份一般有 6 個,這 6 個省份是全國最特殊的。河北、浙江、山東、遼寧、重慶、貴州,這 6 個省份采用的是目前來講的志愿填報模式,叫一個學校帶一個專業,不服從調劑模式,沒有調劑。
也就是說我這個志愿,我錄進這個志愿,我就學我報的那個專業,不會把我調進冷門。那有家長說,那這樣就不存在學校和專業的難選了呀?其實一樣的道理,也存在學校優先型和專業優先型。我給你舉個例子,比如你是山東人,你報 96 個志愿,那你的一個志愿是一個學校帶一個專業。假如說你是 600 分。600 分你想去山東大學,那么 600 分,你上的可能就是山東大學市場營銷,學不了它的數學,學不了它的好專業。山東大學市場營銷這是 600 分,你能上山大也沒錯,985 ,但專業可能不太好。
那么如果說我非要學計算機,好家伙,你 600 分,那你換一個志愿能學到計算機,那就是青島大學,你得換學校。那么,山東大學是 985 大學、211 大學、雙一流院校,而青島大學既不是 985,又不是 211,也不是雙一流,這學校層次就降下來了,但能保證你的專業。
所以說大家注意一個問題,就是現在來講,我們家長往年失誤最多的原因在最后錄取結果失誤最多的原因就是既要又要,導致都想要。我又想要學校好,又想要專業好,所以就會出現一個問題,迷糊了。大家往往都是眼睛盯著學校的最低分,而覺得只要我報進這學校,就是我想要學的那些專業,那各位家長們,你這里就迷糊了。
所以說,對于孩子來說,對于家長來說,你越早理解這個報考思路,其實在報考之前就有一個決策了。就是今年你報志愿之前,在準備開始報志愿之前,你就先確定自己的主攻方向。我今年孩子到底是學校優先還是專業優先,那我應該選哪一個更好呢?
我覺得這個學校優先和專業優先,這個東西很難兩全。你現在越迷茫、越焦慮、越收尾不顧的話,左右迷茫,等到你最后錄取的時候,你就會發現你越痛苦。而你現在越篤定,等到你學校優先,我就學校優先,我就專業優先,你越篤定,等到你錄取通知書來了之后,你就會越幸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