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里的滄桑
【第一張:1860年的北京雍和宮VS現在的北京雍和宮,在雍正皇帝還是雍親王的時候,這里是他的王府,在他登基之后變成了他的一處行宮。1860年,英法聯軍攻占北京時拍下了這張照片,可以看到殘破的城墻上還有一架大炮,如今城墻的位置已經成了北京二環路的一部分】
【第二張:1996年時的成都合江亭VS現在的成都合江亭。在上世紀90年代的時候,它還是最為顯眼的建筑,如今周圍已經建起了各種各樣的高樓大廈。當年附近的居民還可以散養一些雞鴨,放到今天是無法想象的事情】
【第三張:1923年的南京玄武湖紫金山VS現在的南京玄武湖紫金山。當把同一個角度所攝的兩張照片擺放在一起,便讓人有了一種穿越時空的感覺。當年,木材是人們生活中一種極為重要的資源,可以用來做建筑材料,也可以用來作燃料,所以當時的山上都是光禿禿的】
【第四張:清朝時期的青島火車站VS現在的青島火車站。青島火車站建成于1900年(清光緒26年),1991年時被整體拆除重建,主體結構按原建筑放大1.5倍,雖然外表看起來差不多,但很多細節的部分已經完全改變了】
【第五張:福州鎮海樓,中國九大名樓之一,1933年毀于一場大火,隨后在當年年底發生的福建事變中被改造成了軍事碉堡,到了1946年又被重新改建成了林森紀念堂。在上世紀60-70年代期間被徹底拆毀。2008年又重新按照明代鎮海樓樣式重建,只是基礎部分使用了現代技術和建筑材料。這次重建也結束了鎮海樓有記無樓的歷史】
【第六張:1996年拍攝的windows XP系統經典壁紙,絕對是世界上觀看人數最多的照片,只是如今這里早已經變成了一片葡萄種植園,再也沒有了往昔的景色】
【第七張:1891年的重慶朝天門VS現在的重慶朝天門。在100多年前,這里的建筑可以用“層巒疊嶂”來形容,如今這里已經變成了高樓林立的樣子】
【第八張:1980年的西安大雁塔VS現在的西安大雁塔。四十多年前,這里還是一派田園風光,在大雁塔的四周是一片又一片的農田,如今這里已經變成了夜晚比白天還要繁華的城市中心區域】
【第九張:1988年正在緊張建設中的滕王閣VS現在的滕王閣。上紀世80-90年代,對面的紅谷灘還是一片人跡罕至的灘涂地,如今短短30幾年時間,就已經變成了寸土寸金的市中心,沒有一定的經濟實力連這里的一套房都買不起】
【第十張:1890年的英國威斯敏斯特宮和大本鐘VS現在的英國威斯敏斯特宮和大本鐘。除了道路上新增加了一些現代化設施,其他的都還保持著原先的模樣,所以說,用石頭做建筑材料可以保存久遠,這要是用鋼筋混凝土的話,估計都得維修過好幾回了】
【第十一張:始建于唐朝的嘉興三塔,在很長很長的一段時間里都是大運河的標志建筑之一。據坊間傳言當時修建這三座塔的目的就是為了鎮河。時間到了上世紀70年代,三座塔被徹底拆除,并在原址上修建了一個水泥廠,出產的水泥叫“三塔牌”。當時被拆下來的塔磚被用于修建人民廣場。時間再次來到了2000年,當地已經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于是又拆除了水泥廠重新修建了三塔】
【第十二張:1901年的故宮隆福門處的老百姓VS現在故宮隆福門處的游客。1901年慈禧太后帶著光緒皇帝逃往西安,老百姓才有機會進入皇宮里瞧上一瞧。如今,這里已經變成了只要買票就可以隨時進去參觀的旅游景點】
【第十三張:在明清兩代被稱為“天下第一塔”的大報恩寺琉璃寶塔,曾經是世界七大古代奇跡之一,被當時的西方人視為東方的代表性建筑。當年修建這座寶塔耗時將近20年,參與修建的工匠達到了10萬人之眾,耗資248萬兩白銀。寶塔通體使用琉璃燒制,并在塔內設置長明燈146盞。讓人非常遺憾的是原塔在太平天國時期被毀,后于2007年開始重建,重建的寶塔由輕鋼結構和玻璃筑成,外立面是玻璃幕墻。兩相比較,真的是讓人無力吐槽】
【第十四張:曾經的重慶洪崖洞還只是一片普通的居民區,如今已經成了極具熱度的網紅打卡地】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