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定下“躋身中型財險公司第一梯隊”的遠期目標,又設下了“到2025年保費破百億元”的近期目標,然而,就在實現目標的關鍵一年,這家財險公司的“掌門人”卻下課了。
4月14日,華農財險發布公告稱,蘇如春因個人原因辭去公司董事長職務,在新任董事長就任前,根據公司章程暫由副董事長朱寧代行董事長職務,履行董事長職權。
人事變動在保險業內十分常見,但就華農財險而言,這次的變化卻出乎意料。畢竟,從時間來看,蘇如春擔任華農財險董事長一職已近十年之久,且從其年齡看,也未達退休年齡。如今突然離職,令市場更加好奇這場人事變更背后的故事。
2025年,對于華農財險是重要的一年,這一年,華農財險不僅有著“保費破百億元”的目標要完成,下一年華農財險將迎來建司20周年,20周年將以怎樣的成績收官,2025年可謂十分關鍵。
隨著掌舵近十年的“掌門人”離開,華農財險會有怎樣的變化?未來又將如何完成既定的目標?
任職近十年“掌門人”離職
說到華農財險董事長,其實變化得并不頻繁。
在華農財險成立初期,董事長一職是由大股東中國農發集團原董事長劉身利兼任,直到2015年,伴隨浙江稽山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將其所持華農財險20%股份全部轉讓給華邦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華邦控股”),華邦控股成為華農財險第一大股東后,董事長職位也發生了調整,蘇如春出任華農財險第二任董事長。
從時間來看,蘇如春擔任華農財險董事長已近十年時間。回看蘇如春的職業生平,這位商界風云人物的職業履歷可謂十分豐富。
資料顯示,蘇如春,1967年7月出生在湛江雷州一個邊遠小村落。他曾擔任過一段時間的小學老師。1997年,蘇如春放棄小學教師的工作,一個人去蘭州創業,2000年12月12日,蘇如春正式成立甘肅中大建設工程有限公司,開始了他建橋修路的創業歷程。
2001年,甘肅中大承建酒航公路、橋梁、路基、路面工程,這也令其在建筑行業打響了名聲。后來,甘肅中大經過多次更名、業務擴展后,成為當前的華邦控股。
目前來看,華邦控股的商業版圖十分寬泛和龐大,涵蓋了數智基建、養老康復醫療、數智保險金融、康養小鎮開發與運營,可謂十分多元化。且在房地產領域,華邦建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已躋身中國建筑企業500強,是行業內的佼佼者。作為華邦控股的創始人兼董事長,可見蘇如春的影響力。
自華邦控股成為華農財險第一大股東后,蘇如春也成為華農財險的“掌門人”,除此之外,他還曾任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會、全國政協經濟委委員,甘肅省政協委員、甘肅省蘭州市政協常委,廣東省湛江市人大代表、廣東省湛江市政協委員,第十一屆甘肅省工商聯執委、副主席等多個重要職務。
隨著蘇如春的離職,華農財險也將迎來第三任“掌門人”。
或與大股東窘境有關
任職近十年,突然離職,這樣的變化著實令人意外。但人們更好奇的則是在離職背后,還有怎樣的故事。
據悉,作為華農財險第一大股東,華邦控股近年來的日子并不好過。資料顯示,華邦控股與關聯公司廣東南粵銀行存在金融借款合同糾紛,華邦控股、華邦建投與中交融資租賃(廣州)有限公司存在融資租賃合同糾紛等。
目前來看,華邦控股持有的華農財險股權已被司法凍結。2024年12月份,華農財險的另一股東中水集團遠洋股份有限公司發布一則公告指出,華邦控股持有的華農財險20000萬股股份全部被司法凍結,占華農財險股份總數的20%。在凍結的股份中,0股為有限售條件股份,20000萬股為無限售條件股份,該司法凍結期限為三年,自2024年11月26日起至2027年11月25日止。
不僅如此,2023年6月,廣州福銘置業與華邦控股簽訂《債務剝離協議書》,約定廣州福銘置業應付華農財險購房款和裝修款的債務由華邦控股承擔,截至2023年6月1日,債務款項共計2.3億元,但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華農財險與華邦控股關聯交易賬面余額已達2.44億元。
除此之外,華邦控股參控股的其他金融機構股份也已被司法凍結。例如,2024年11月初,華邦財險持有廣東南粵銀行的股份被司法凍結,因與佛山市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存在質權糾紛案件。
2024年11月末,蘭州銀行發布公告稱,華邦控股持有該行全部股份被司法凍結,持股數量及比例分別為3.01億股、5.28%,對于持有的股份被凍結,蘭州銀行曾表示,是由其自身債權債務糾紛引起。
不僅如此,蘇如春與其家屬所持有的華邦控股股權及營業執照也均被凍結,蘇如春還存在“無正當理由拒不履行執行和解協議”的行為,已被多地法院下達限制消費令。
如此尷尬的處境,或許成為促發蘇如春離職的重要原因。
百億保費目標“路漫漫”
拋開股東方面,華農財險這家坐落于廣東佛山的全國性財險公司,其發展情況同樣引人關注。
據悉,自2006年成立以來,華農財險走的步伐并不快。2018—2024年,華農財險保險業務收入分別為21.82億元、26.19億元、29.59億元、32.03億元、40.5億元、47.67億元、44.22億元;凈利潤分別為0.08億元、-2.16億元、0.1億元、0.15億元、0.13億元、0.07億元、0.48億元。
從業務規模看,雖然呈逐年上升趨勢,但上漲的幅度并不大,且盈利方面仍處于盈虧平衡線邊緣,這樣的“成績單”在競爭激烈的財險市場并不能占到很大優勢。2024年,其業務規模甚至出現“縮水”。
再看業務結構方面,華農財險在2024年有很大變化。具體來看,2024年華農財險車險簽單保費達21.9億元,同比增長5.76%,仍然是華農財險的主營業務,但從非車險看,卻有了明顯縮減。如非車第一大險種簽單保費從6.5億元降至4.46億元,第二大、第三大險種也從3.17億元、3.16億元縮水至1.02億元、1.01億元。這樣的變化似乎與當下財險行業加大非車業務的大趨勢并不相符,基于此,華農財險2024年業務規模出現了小幅下降。
華農財險總經理薛康文曾在2023年年初接受采訪時表示,計劃到2025年保費突破百億元,通過三至五年的努力,孵化出數個行業第一的核心產品或能力品牌,通過十年沉淀,形成一個綜合能力位居前列的保險公司標桿。
但目前來看,距離百億目標,華農財險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轉型、增資仍在路上
原本“以農險為主,兼顧其他財產險種”為業務定位的華農財險,在發展過程中似乎并不如意。或許基于此,華農財險一直在尋求改變、轉型,同時也在謀求增資擴股。
據悉,2016年華農財險增資擴股至10億元后,其注冊資本金再未有變化,在此期間,華農財險曾多次推進增資擴股計劃。如2019年,華農財險曾審議通過《2019年增資擴股方案》,擬增發18億股,每股面值1元,發行價格為每股1.71元,募集資金30.78億元。增資后,公司注冊資本將由10億元增至28億元,但這一增資并沒有結果。
2022年6月,華農財險又審議通過了2022年增資擴股工作的提案,以及引入新戰略投資者的議案,明確擬增發不超過25億股,同意增資擴股計劃和實施措施。不過,這一數額在后來出現了調整。2022年9月,在2022年第四次臨時股東大會上,華農財險審議通過了《2022年增資擴股方案》,擬增發不超過15億股,每股面值1元,發行價格為每股1.7元,募集資金不超過25.5億元。但2023年4月份,華農財險股東中牧股份卻發布公告稱,放棄增資認購權。
目前來看,華農財險仍然在尋求增資擴股的機會。
同時,華農財險一直在謀求轉型。在華農財險2024年年底舉辦的渠道業務重點工作規劃及研討會上,華農財險明確了業務轉型目標,即從單一車險轉向車險與非車險并重,并計劃到2025年確立非車險增長策略。提倡通過定制產品和科技手段增強非車險銷售能力,同時提出輕資產運營模式,優化服務效率,并強調差異化管理及剔劣策略的必要性,要求全面監控業務質量,確保業務增長與盈利性。
另外,華農財險也在向“保險+科技+生態+服務”加速轉型,堅持以數智化和輕資產為核心,走出了一條通過數智轉型實現公司核心能力提升和差異化高質量發展的道路。
當下來看,隨著董事長的變更,戰略、戰術將面臨怎樣的變數,備受關注。
撰文:木子
編輯:一諾
設計:曉瀅
校對:安文
審核:曦曦
出品:新時代保險研究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