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租賃公司已預定600架C919,但美國還想給咱埋雷,殊不知我國早就彎道超車。前幾年C919大飛機橫空出世,由于我國采用的是先造整機再創新零件的思路,有了一個飛機建造的全局觀念,在過去的幾年飛機的數據收集上有了一定的收獲。
國家當時建造大飛機,有兩個思路,一個是先整機再零件,另一個是先零件再整體,因為國家高瞻遠矚,認定必須先打造出一個國產化率甚至不超過10%的大飛機來,然后再把自己缺乏的核心零件漸漸實現國產。
但在建造這臺大飛機的時候,許多別有用心的人就在網絡上嘲諷,說中國只是給大飛機造了一個空殼,其他的全部都由外國公司生產。
比如發動機,我國的C919大飛機到了最后還是選擇采用更加穩定安全的外國設計的發動機,而這臺發動機就由是美國通用電氣控股的法國賽峰集團提供的Leap發動機。
那時人們就提出C919可能會遇到發動機斷供風險,這不,美國在2025年發動“對等關稅”,再想向這些公司要發動機,可能還真的變難了。
這也是美國人早先給C919埋下的雷,現在讓特朗普踏踏實實的用上了。
但美國人不知道的是,正是由于我國啟用了先整機再零件的設計方案,這幾年間通過不斷地讓飛機運營和航行,收集了大量的數據,對發動機的理解和設計需求的界限也摸得清清楚楚。
就在不久之前,生產C919的直屬公司表明,C919將會在2025年對C919裝配性能更加優異的長江-1000A,這也能解決我國國產大飛機C919交付緩慢的難題。
以前美國人扣著飛機的發動機不賣,現在我們用自己設計的性能更好的發動機,讓美國人打了好幾年的小算盤徹底落空,實現了國產之路的彎道超車。
遙想當年,C919正式亮相那一天,這架大飛機的國產化率就已經達到了60%,拋卻發動機,這里面還有許多國內企業生產部門的努力付出,才讓這架商業大飛機橫空出世,國人也因此自豪,那時的美國人就應該意識到,自己這種守株待兔的做法,顯然是個失智的選擇。
截止目前,C919大飛機已交付16架,并且還有超過1500架次的整機訂單,等到C919獲得歐美適航認可證之后,C919的訂單數量只會猛增。
而且還有600架飛機由金融租賃公司和銀行預定,C919大飛機固然會受到全球歡迎,不過,這里面的銀行和金融租賃公司,為何還要購買這么多的C919呢?
其實,這也是從C919開始中國商飛開發的新的運營模式,美國人不是給我們使絆子讓我們掙不到錢嘛,那么我們以后也不要在美國人書寫的運營規則里做事了。
具體實現的過程是這樣的,中國商飛負責搞生產,然后中國航空向銀行和金融租賃公司貸款,然后中國航空就用這些錢向中國商飛以租賃的方式,花買一架飛機的錢租一年能使用十架飛機的使用權,銀行收利息,商飛得實利,中國航空通過商業運營掙大錢,這就造成了三方合作,三方共贏。
美國現在就是處于傻眼的階段,C919心臟全都換成了中國發動機,而且商飛還搞出了合作共贏的運營模式,美國只能干瞪眼瞎著急,或許再等一兩年,C919還有可能給我們大家帶來更多意想不到的好消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