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娛樂圈屈指可數的頂流藝人,王一博的收入再次進入公眾視線,引發熱議。
起因是高調的樂華娛樂老板杜華,在自制綜藝《年輕的戰場》中的一番言論。和多數娛樂公司老板低調身居幕后不同,杜華向來高調,頻繁參加各種綜藝節目,自制節目自然更加賣力,《年輕的戰場》一方面可以給公司創收,同時又是公司藝人一個很好的宣傳、曝光平臺,她就沒客氣,不論是喊話讓旗下藝人“不要蹭樂華熱度”,還是談及旗下藝人收入,都上了熱搜。
她在節目中回應了“王怡人出道6年0工資”一事。明星是高收入群體,是公眾的普遍認知,那么竟然有藝人6年都0收入肯定讓人很難相信。杜華解釋,王怡人所屬女團EVERGLOW出道初期投入了大量資金用于歌曲創作、MV拍攝及海外推廣,藝人需先償還公司成本后才能參與分成,并稱此為行業常規操作。同時杜華還強調,公司旗下其他團體(如NAME、BOYHOOD)也遵循相同規則。
杜華的話有兩個重點。
一個是“此為行業常規操作”,說明樂華娛樂的模式在內娛通用。
二是“0工資”,如果把公司前期投入先放在一邊,從藝人立場出發,意味著樂華娛樂旗下藝人,可能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都是給公司白干,甚至還不如一般的上班族。普通人在公司打工,多多少少都會有收入,就算拿不到獎金、提成也會有一定的基礎工資,但樂華娛樂的新人則是“0工資”,要是不管食宿,可能就要挨餓、露宿街頭了。
當然,王一博不存在這個問題,不過先把王一博放一邊,晚點再說,畢竟像他這么成功的藝人整個樂華娛樂只此一人,先來說以王怡人為代表的新人。
他們彰顯了這個行業的殘酷和無情。
樂華娛樂是典型的“養成系”公司,擅長選拔素人、系統培養,然后通過各種綜藝或演出出道,樂華娛樂已經打通了這一整套流程。
但外界看到的成功案例只是少數,更多的是不那么成功、甚至籍籍無名的藝人。
站在樂華娛樂立場,培養新人很像賭桌上押注,輪盤轉動一圈,成功者寥寥無幾。但“每一張牌”都有很高的投入,就如杜華在節目里所說,單獨藝人或團體,進了公司管吃管住,要培養、要包裝、要宣傳,推廣、拍MV都是成本,稍有名氣了就要配經紀人和助理,這些都是錢,開公司不是做慈善,藝人賺錢了就要回報公司,所以先償還公司成本后才能參與分成也很合理,而且成本核算清晰透明,每一筆支出都會記錄在案。
但公司有很多藝人,老板杜華的賭注不過是公司的盈虧;可是站在藝人的立場,賭的則是自己的前途和自己的命運。卑微的個體,在這個冷冰冰的商業模式里,顯得太殘酷且太兇險了。
此前,花開半夏公司旗下組合光合少年梓渝被曝遭隊員毆打,提出和公司解約,雙方的合約期限為12年。這基本也是行業通行標準,特別對于養成系的新人,只有足夠長的合約,公司才能最大程度保證自身利益,讓自己培養起來的藝人為公司長時間“打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