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上海醫療圈炸開了鍋 ——同濟醫院、十院等多家三甲醫院被曝大裁員,首當其沖的是行政后勤崗。
有內部人員爆料:合同到期的行政人員直接 “一刀切” 不續簽,部分轉崗到導診臺的后勤人員,績效從原來的 1.5 萬直接腰斬到 8000,連院長秘書都被調去大廳幫患者掛號。
基于此,網友紛紛議論,一部分拍手叫好:
1.早就該裁了,很多醫院行政后勤人員比醫護人員還多幾倍,很多就是關系戶!
2.下一步就是不是該高校后勤崗了啊?都是一樣人浮于事。
3.醫院確實該好好精簡整頓,很多醫院的書記、院長、辦公室主任就有好幾個,亂七八糟的部門更是數不過來,吃財政飯的太多了。
而另一部分認為,行政后勤人員在疫情期間也出了不少力,現在卻得到這樣的結果,實在惋惜。
全國跟風裁員,從上海試點到政策風暴
這場 “裁員風暴” 早有預兆。
2024 年 9 月,國家衛健委一紙文件明確
優化醫院內部人員結構比例,壓縮行政、后勤、輔助等人員,并強調將資源向臨床一線傾斜。
這一要求與三明醫改的 “541” 分配法相呼應,即醫生年薪占 50%、護士 40%、行政后勤只剩 10%。
而這場風暴影響的不只是上海。廣東、河北等地的多家醫院也開始調整。
對比歐美醫院行政后勤占比僅 5%,咱們這兒平均 35% 的 “臃腫身材”,確實到了不得不減的時候。
對中醫診所而言,政策紅利下的 “微小機遇”
公立醫院騰出手后,中醫診所或能接住部分慢性病調理、康復保健的患者 —— 比如術后需要中藥調理的病人,或者想做艾灸、推拿的亞健康人群。但這條路能不能走通,還得看各地醫保政策會不會給基層中醫館更多支持。
你身邊的醫院開始行動了嗎?歡迎在評論區聊聊你的觀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