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有望避免石油減產
【Oilprice網4月15日報道】
布倫特原油(Brent crude)價格已跌破每桶65美元關口,西得克薩斯中質原油(WTI)價格則險守60美元關口。中美貿易戰僵局未破,雙方均未在引發油價暴跌的貿易爭端中讓步。而歐佩克+(OPEC+)遲遲未更新減產計劃,進一步加劇油價跌勢。不過,美國能源部長克里斯·賴特(Chris Wright)表示,美國石油產區的運營基本如常。
賴特近期接受彭博社采訪時指出,當前市場對股市拋售潮的反應過度,所謂全球經濟衰退的擔憂純屬“杞人憂天”。他在彭博電視臺的采訪中更直言:“我認為市場對經濟增長的恐慌完全沒有事實依據。”
然而,隨著交易員擔憂關稅將抑制消費、推高通脹并拖累經濟增速,進而打擊石油需求,股市和大宗商品市場已陷入恐慌性拋售。盡管從長期需求來看,當前石油股的暴跌顯然反應過度,但大宗商品市場向來以短期投機為主導,極少顧及長遠走勢。
拋開市場波動與情緒因素,美國石油行業的前景最終取決于一個核心問題:現行關稅政策,尤其是對華加征關稅的持續時間。
加貝利基金(Gabelli Funds)分析師西蒙·王(Simon Wong)最新分析指出,美國頁巖油產業的命運將取決于未來兩個季度的油價走勢。“若WTI油價短暫跌破60美元后迅速反彈,行業不會出現重大調整,但若持續低于60美元達兩個季度,生產商將不得不削減資本支出并推遲新井投產。”西蒙·王預測,在60美元/桶價位時,美國原油產量仍將保持增長;58-60美元區間將導致產量趨穩;而跌破55美元則將引發產量下滑。
這一預測與賴特部長在接受采訪時的表態不謀而合。他在采訪中強調:“美國能源產量將保持強勁增長——這是毋庸置疑的。”賴特預計,在特朗普政府任期內,美國油氣日產量新增約300萬桶油當量,但他特別指出,基于當前需求結構(尤其是科技行業對天然氣的電力需求),增長主力將來自天然氣領域。
然而,油氣行業內部對增長前景的看法似乎更為謹慎。達拉斯聯儲最新能源調查顯示,多數企業對短期走勢持觀望態度。從成本角度看,美國主要頁巖油產區仍具增產潛力——鷹福特地區的盈虧平衡點低至26美元/桶,二疊紀盆地也僅為45美元/桶。但實現盈利需要更高油價支撐,多數鉆井需61-70美元/桶的油價才能保證盈利。
若關稅對油價的沖擊僅持續一兩個月,行業將快速復蘇,當前跌勢終將成為插曲。但若影響長期持續,產量增長前景勢必轉黯。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后一種情形很可能出現。
Catalyst Energy Infrastructure Fund投資組合經理亨利·霍夫曼(Henry Hoffman)指出當前油價下跌的深層次原因:“貿易爭端造成的市場紊亂、全球需求疲軟、特朗普政府政策失誤,以及普遍的避險情緒共同導致了這輪下跌。”但同時他也強調,除非出現就業惡化、制造業PMI持續低于榮枯線、信貸利差大幅走闊等實質性經濟指標,否則不應輕言經濟衰退。
在當前市場恐慌蔓延的背景下,這一理性判斷顯得尤為可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等機構預測的悲觀情景并非既定事實。無論特朗普政府給予貿易伙伴的90天談判期內發生什么,這些最壞情況都可能避免——若能在此期間達成豁免懲罰性關稅的協議,市場格局或將迎來轉機。
翻譯丨范永平(微信部)
審校丨張羽儀(微信部)
編輯丨范永平(微信部)
注:圖片來自網絡
微信號丨能源輿情
新浪微博丨中國國際能源輿情研究中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