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3日,合肥市聯合調查組的一紙通報,為“瘋狂小楊哥”的正式回歸掃清了政策障礙。
對外信息顯示,三只羊公司足額繳納了6894.95萬元罰沒款,累計賠付消費者2777.85萬元,89項整改措施通過驗收,被認定具備恢復經營條件。
于是在4月8日,三只羊便有些迫不及待地邁出了復出第一步——
推出獨立APP“小楊甄選”,試圖以自營品質重塑市場信任。
就在外界以為小楊哥即將王者歸來時,現實卻潑下了一盆冷水。
上線首日下載量不足1萬,直播間最高在線人數僅248人,40款商品中個位數銷量占比35%,部分商品銷量甚至掛零。
這個承載著三只羊翻身希望的電商項目,打一出生就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冷遇。作為去平臺化的秘密武器,如今也成了信任崩塌的放大器。
從抖音頂流到自營冷場,小楊哥的復出第一步,顯得狼狽不堪。
走自營路線早有預謀
2024年9月,小楊哥因“香港美誠月餅”虛假宣傳事件被重罰,三只羊公司一夜跌入谷底,停播、封禁、整改、全網群嘲......截至目前賬號已掉粉超1200萬。
多次產品質量翻車事件,導致消費者信任崩塌,流量反噬也暴露了過度依賴個人IP的脆弱性,這讓三只羊不得不斷臂求生。
在停播的200多天里,三只羊在監管指導下完成了89項整改措施,似乎比外界想象的還要徹底。
而砍掉80%合作品牌、引入第三方質檢機構、編制7類品控手冊等措施,更是直接指向了自營戰略。
●圖源 :三只羊網絡
但要說小楊哥的自營野心,估計得從2023年說起。
彼時的小楊甄選橫空出世,高喊著“好東西,用得起”的口號,以貼牌模式橫掃生活剛需品,只用了不到半年時間,就賣出1000萬單。
從9.9元的抽繩垃圾袋到39元的氨基酸潔面乳,性價比策略一度讓它們在抖音櫥窗銷量榜上名列前茅。
2023年5月,三只羊還高調公布了線下概念店計劃。
●圖源 :小紅書@ River在湯山下
同年11月斥資3000萬舉辦“小楊臻選群星演唱會”,門票只送不賣;2024年又花了半個億,舉辦DXYG-VAC電音節。
三只羊虧錢舉辦活動,而所有的流量都指向了一個目標,就是把“小楊哥”的個人IP轉化為品牌資產,把自有品牌聲量打出去。
那么時間回到整改之后,小楊臻選APP的推出,就正好成了自救的關鍵落子。
●圖源:手機應用商店
目前,小楊臻選APP的底部導航欄,分設首頁、分類、內容、購物車、我的,五大模塊。
商品涵蓋休閑食品、個護美妝、家清紙品、日用百貨、飲料乳品、服飾箱包和生鮮果蔬7大類,但SKU僅有41款,遠低于東方甄選的自營品規模。
內容分類包含直播和短視頻兩大塊,塞滿了大小楊哥昔日的各種視頻,他們試圖將“瘋癲直播”的娛樂基因移植到私域流量當中,想用情懷留住老粉。
其APP也是主打極致性價比,對開通年費的會員承諾,省不夠99元包退差額。
直播慘淡真相
APP上線后,小楊臻選直播間里始終透著一股尷尬。
觀看人數徘徊在百人區間,與抖音時代動輒10萬+的盛況形成刺眼對比。沒有了熱鬧彈幕,沒有了“家人們上車”的吶喊,只剩下鏡頭前新主播冷靜克制的講解。
偶爾飄過的幾個彈幕,還都是詢問小楊哥什么時候來的。
由此看來,歷史負面事件的沖擊,已經徹底讓消費者對其品控能力失去了信心。
除了復購意愿低迷,小楊臻選也被貼上了“低價低質”標簽,即便整改后引入第三方質檢,也難以打消“換個馬甲割韭菜”的質疑。
99元的年費會員,雖然承諾“省不夠退差額”,但對“二次收割”的質疑,導致消費者不愿再為付費會員承擔風險。
●圖源:小楊甄選APP
另外,現在的用戶已經習慣抖音等公域平臺“娛樂+購物”的零門檻即時消費場景,獨立APP不僅需要額外操作,而且缺乏娛樂內容支撐,用戶下載的動機近乎為零。
對比東方甄選APP超過400款的自營品,小楊臻選不僅商品數量稀少,賣的還是直播間里的舊款商品,缺乏獨家新品的吸引力,豐富度和差異化嚴重不足。
●圖源 :小楊甄選APP
當然,最最主要的是復播未啟用“瘋狂小楊哥”本人,普通主播帶貨缺乏號召力。
APP上線后,盡管主播多次承諾大小楊哥會來捧場,但直播間始終只有新人主播在撐場。只能說,曾經的流量發動機持續熄火,新的流量引擎又尚未啟動,局面不僅被動還尷尬。
對比東方甄選APP通過“內容+品質”積累的3000萬用戶,小楊甄選的“搞笑短視頻+低價商品”組合,疊加缺乏成熟供應鏈劣勢,在脫離抖音算法加持后,顯得格外乏力。
同時,被吐槽“大學生作業水平”的APP,直播卡頓、商品頁面加載慢等問題頻頻發生,技術層面的短板也在放大著信任危機。
就目前來看,失去公域流量扶持的小楊哥,像被圍困在一座“流量孤島”上,舉步維艱。
頭部主播的自營困局
小楊甄選的困境,折射的是整個直播電商行業的劇變。
2024年,抖音電商生態發生根本性轉折:達人直播GMV占比從50%暴跌至30%,貨架電商與店播崛起,平臺流量規則從“扶持頭部”轉向“普惠中腰部”。
當直播電商進入下半場,“去頭部化”成為平臺共識,自營路線也就成了頭部主播的不二之選。
辛巴在2024年回歸后,不再執著于直播間的GMV神話,而是把重心轉向線下的“辛選生活”超市,試圖用“人、貨、場”的全渠道布局對沖平臺風險;
●圖源 :小紅書@ River在湯山下
李佳琦的“美腕優選”上線天貓旗艦店,放棄了曾經的“全網最低價”策略,轉而強調“三選三檢”的品控體系;
東方甄選更加激進,不僅推出199元年費的會員制APP,還自建工廠、投資供應鏈,把董宇輝的個人IP嫁接到“東方甄選嚴選”品牌上。到2024年,其自營產品銷售額占比達到46%,成了公司的核心收入來源。
頭部主播紛紛轉型的背后,其實是直播電商底層邏輯的重構。
過去,主播靠“低價+流量”就能爆單,現在也要面對品牌方的議價壓力。因為賣得越多虧得越多的品牌,紛紛開始轉向了店播和私域。
而即將推出的《直播電商監督辦法》,也會促使“選品失誤”的成本劇增。小楊哥的6894.95萬元罰單,成了懸在所有主播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圖源 :小紅書
同時,轉型之路并非一帆風順,主播們各有各的陣痛。
比如辛選的線下超市因選址和供應鏈問題,擴張速度不及預期;李佳琦的自營品牌陷入“高端化”與“性價比”的定位糾結;東方甄選在董宇輝單飛后,不得不加速孵化新主播。
而小楊甄選所要面臨的挑戰,會更復雜——它既要修復個人IP的信任裂痕,又要在自營品牌的“紅海”里找到差異化,還要應對APP運營的高成本壓力。
行業啟示錄
誠然,從流量收割到品牌沉淀,中間隔著一條供應鏈鴻溝。主播們不能只想著把貨賣出去,還要學會把貨管好。
小楊哥能否依靠小楊甄選翻盤,答案或許藏在兩個關鍵問題里:一是如何讓消費者“忘記”翻車往事,二是如何讓自營品牌真正“立”起來。
然而小楊甄選的困境,本質上是整個行業從網紅經濟向品牌經濟轉型的縮影。
所以,當平臺算法不再傾斜,當消費者對套路免疫時,也唯有真正扎根供應鏈、尊重商業本質的玩家,才能走得更遠。
*編排 | 黃家俊 審核 | 黃家俊
紅包、福利、干貨,精彩不停
2000萬品牌經理人內參!
聚焦頭部與標桿,助力品牌高端化。
品牌專訪微信:jiangnan254(備注:專訪)
百萬品牌經理人都在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