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眾多品牌家電企業,以及渠道經銷商們最擔心的一件事,正在發生。作為家電零售“龍頭”的京東家電,正在借助新一輪家電“國補”政策,打破原有家電品牌格局和零售格局,加速沖擊家電商業生態,搶奪中小廠商生存空間
何聲撰寫
今年以來,京東平臺的家電業務發展和擴張勢頭,實在是太猛了。
特別是,借助家電“國補”政策在一線市場上,就是火力全開低價特價產品層出不窮、線上線下全域渠道搶單,完全不給對手一點喘氣的機會和空間。
京東家電最大“殺手锏”,在今年也升級了:不只是京東自營家電,可以擁有“國補”資格,消費者直接領券再下單,送裝一體非常方便;就連第三方網店的商家,現在只要選擇跟京東合作,也能迅速獲得“國補”資格,完全省去了商家自行申請的一系列手續及審核麻煩。
目前,天貓、拼多多對于全國的第三方商家網店,還沒有完全實現“入駐即享受國補”的政策。這就意味著,京東家電正在利用自身的平臺優勢和商業地位,快速獲得各地商務部門的資格審核后,借助“國補”政策在線上及線下全域渠道,展開一輪強勢的搶奪。不只是對自營商品,關鍵還對第三方的合作商家賦能。
正如一些家電渠道經銷商所說,“當我們還在為申請‘國補’資格奔波時,京東平臺已經以更優惠的價格,更豐富的產品,直接國補價賣貨搶奪市場了。這就意味著,主要消費需求和用戶訂單加速向京東等平臺集中,加速了家電渠道商家的兩極分化,讓原本生意就不好的線下經銷商們更是雪上加霜”。
對此局面,還有家電經銷商則擔心,“今年‘國補’政策持續實施之下,原本線下的渠道經銷商,還能占據兩三成左右的份額,但是在京東這種雙線火力全開的搶奪態勢之下,市場份額會進一步被壓縮,接下來只能是分點‘殘羹剩菜’了。這必然會在今年二三季度催生一輪渠道經銷商的淘汰出局潮”。
家電圈獲悉,京東家電今年以來在零售市場上瘋狂搶奪,面臨擔憂的不只是渠道經銷商,還有眾多的品牌家電企業們。多年來,品牌家電企業出于經營的渠道安全,在布局京東等線上平臺外,還發展大量線下的品牌專賣店、授權經銷商體系,希望構建經營的穩定局面。但是,今年以來,品牌家電企業的專賣店、經銷商生意面臨著被京東們步步蠶食局面,生意直線下滑。
不少家電企業已經開始警醒:在京東平臺,不管是哪個城市的用戶,均可以實現“一鍵領券”,下單直接抵扣“國補”享受優惠,還有送裝一體服務,形成了對于線下經銷商的絕對競爭優勢。與此同時,很多線下渠道經銷商面對用戶時,領券很繁瑣、支付很復雜,以及操作流程長等問題,導致了一批用戶從線下實體店轉向了線上網店。
多位家電廠商透露,今年3個月以來,作為家電零售龍頭,京東已經在線上和線下兩個主場形成對零售同行的絕對性擠壓和搶奪,市場占有率至少提升一成以上。未來,一旦很多渠道商家競爭陷入經營的泥潭,京東在家電零售市場的優勢將無法撼動,到時候真正感到害怕的,就是家電品牌企業了。
對此局面,家電圈認為,京東家電借助“國補”政策,并利用自身的商業地位和渠道話語權,比如產品豐富,補貼方便,且價格有優勢,對于家電企業的線下渠道,以及眾多渠道經銷商們形成“實質性的擠壓和市場訂單搶奪”,加劇家電渠道商家的經營困難。這是事實!
但是,中國家電市場早就是一個完全開放競爭的市場,京東家電只要是依法依規且公開公平競爭,就無可厚非。不過,對于眾多家電企業,以及相關政策制定部門而言,必須要從商業生態的健康運營,產業可持續發展等角度出發,為中小商家的發展和運營提供相應的政策支持和系統賦能。
對于家電零售業態來說,家電企業應該要在京東、天貓等商業巨頭之外,尋找眾多中小渠道商家的生存空間以及差異化競爭能力的打造,要給一些有能力、有想法和有情懷的渠道經銷商,更多的機會和空間。不能被少數商業巨頭做大做強后“反向吞噬”!
聲明:家電圈原創文章,未經授權一律嚴禁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