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官當如居家,必有顧藉;居家當如居官,必有綱紀。”出自宋代袁采撰寫的《袁氏世范》。意思是說為官應當像當家一樣,對待百姓要像對待親人一樣多加照顧愛惜;當家也應當像為官一樣,必須要有綱法規矩。這句經典家訓,對于引導今天的黨員干部正確處理國與家、公與私的關系,端正事業觀、家庭觀仍然具有鏡鑒意義。
居官居家本一理,居家正則居官正?!抖Y記·大學》里說,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毛澤東對親戚要求找工作堅持“四不主義”——不介紹、不推薦、不說話、不寫信,周恩來處理家國關系定下“十條家規”,陳云為家人立下“三不準”規矩,黃克誠與妻子“約法三章”……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紅色家規,為我們樹立了光輝典范。黨員干部當涵養良好家風,從修身齊家做起,管好自己的同時也管好家人,始終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
居官處事,盡心為要。宋代呂本中有言:“處官事如家事,然后為能盡吾之心。”治官如治家,如果把官事當作家事來辦,就能盡心盡力。然而,在一些黨員干部眼里,“公事再大也是小事,家事再小也是天大的事”,平時工作中斤斤計較不舍得付出,急難險重任務面前東躲西藏,棘手問題上推下卸,生怕多干一點吃虧。究其原因,是居官做事個人主義、自私自利思想作祟。黨員干部要摒棄私心雜念,想黨之所想、憂黨之所憂、急黨之所急,敢于挑擔子扛重活,對待組織分配的任務有“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全力以赴、竭盡所能去完成。要像關心家人一樣關心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心中始終裝著人民群眾,把人民群眾放在最高位置,與群眾同甘苦共患難,設身處地為群眾排憂解難。
家風不染塵,清廉惠久遠。對于一個家庭而言,良好家風是最好的家底。家風好,才能家道興盛、和順美滿;家風差,難免殃及子孫、貽害社會。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要清白做人、勤儉齊家、干凈做事、廉潔從政,管好自己和家人,涵養新時代共產黨人的良好家風。家風連著黨風政風。對黨員干部來說,家風絕對不是個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關乎黨風政風社風民風的大事。要樹立管住家人就是愛家人的理念,以身作則、言傳身教,自覺做到廉潔修身、廉潔齊家,教育家庭成員及親友明白親情與紀法界限,自覺做到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
廣大黨員干部要發揮示范表率作用,帶頭廉潔自律,嚴謹細致做好工作,帶頭管好家屬子女,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凈凈做事,引導家庭成員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紅色家風中汲取營養、傳承基因、涵養美德,樹立愛黨、愛國、愛人民的崇高情懷,助推新時代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蔚然成風。(趙飛)
文字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海河清風
編輯:木南
校對:梅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