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捷
三門核電全景
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國際安全咨詢組于1986年的《切爾諾貝利事故后評審會議總結報告》中首次提出“安全文化”一詞,自此,核安全文化就作為核電廠的一種基本管理原則,并且作為實現安全的目標滲透到為核電廠所進行的一切生產經營活動中去。核安全文化不是一種通俗意義上的文化,而是上升到理念和制度層面的強制性要求,是包括政府決策層、核電廠管理人員及核電廠員工的所有從事與核安全相關工作的人員參與的結果。對核電企業來說,保障核安全的前提,是正確履行所有安全領域的重要職責,具有高度的風險警惕性、豐富的專業知識、準確的判斷能力和高度的責任感。與之相呼應的,核安全文化無疑也對決策層、生產管理部門和個人提出了嚴格的要求。從宏觀層面的安全法規制定和監管,到微觀的每一個員工對核安全的理解和風險處置能力,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作為我國核能行業的踐行者,“國之重器”的央企中核集團旗下中國核電的核心成員企業,三門核電已成為核電安全運行的標桿典范。2024年10月,三門核電獲評為新一批的“燈塔工廠”企業名單,也是全球核電行業首個“燈塔工廠”。作為核電行業的領先企業,三門核電正在把先進的核安全文化穩步地融入公司發展中。如何將核安全文化貫穿于企業生產的方方面面,滲透細分到各個層級?近日,《董事會》雜志記者對三門核電黨委書記、董事長陳國才進行了訪談。從秦山核電到三門核電,再到福清核電、漳州核電,又回到三門核電,陳國才扎根核電領域數十年。他曾經擔任“華龍一號”全球首堆示范工程——中核集團福清核電5號機組工程現場總指揮,有著豐富的核電管理經驗。他對三門核電有著很深厚的感情,對三門當地的掌故也是了然于胸,在講述了一段與三門當地有關的大禹治水的故事之后,陳國才對自己極為看重的三門核電的核安全文化侃侃而談。
三門核電夜景
“核筑芯安”的文化解構
陳國才認為,三門核電核安全文化中核心的要義是“安全至上”為靈魂的安全理念,這是貫穿整個“核筑芯安”文化品牌的核心價值導向,也是支撐核能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根本保障。
Q
《董事會》:只有確保核安全,才能更好地發揮核能在綠色能源建設中的作用。您如何看待核安全在綠色能源建設中的重要性?
A
陳國才:核能作為低碳、高效、穩定的清潔能源,在綠色能源建設中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而核能的發展必須以確保安全為前提。三門核電作為核能企業,只有確保核安全,才能在綠色能源建設和能源轉型中發揮核能的應有作用,助力國家實現“雙碳”目標。三門核電一期項目2臺機組安全穩定運行,年貢獻清潔能源約200億千瓦時。三門核電通過透明的信息公開、積極的公眾溝通和有效的應急響應機制,向公眾展示了我們對核安全的高度重視和嚴格管理。我們還積極參與當地的生態保護項目,與地方政府部門攜手開展植樹造林、保護野生動植物等生態修復和保護工作,以實際行動踐行綠色發展理念,讓公眾看到核能與自然環境的和諧共生是完全可能的。三門核電自開工建設以來一直保持著良好的安全業績,也為我國核能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樹立了標桿。
Q
《董事會》:三門核電“三核”“三芯”的“核筑芯安”核安全文化品牌的內涵是什么?
A
陳國才:核安全文化在三門核電得到持續不斷深化的貫徹執行,也確保了核電站的安全運行業績。我們通過900多份程序來規范員工每個行為的動作,這種規定動作成了習慣以后,就形成了“理念-制度-行為”融為一體的核安全文化。這也是它的魅力所在。怎么理解三門特色的三“核”三“芯”核安全文化品牌內涵?“三核”內涵——核、合、和。“核”指核安全、核技術,這是根本所在。品牌以核安全為基石,以核技術為引擎,助力三門核電實現高質量發展卓越目標;“合”指合力、合作,強調團隊合作與整體協同的重要性。通過匯聚各方智慧與力量,形成合力,共同應對風險挑戰,實現共贏發展;“和”指和諧、和美,追求和諧美好的工作環境與公共關系。“三芯”內涵——芯、心、新。“芯”指堆芯安全,強調重視堆芯安全,確保堆芯在各種復雜工況下都能保持安全穩定運行;“心”指齊心、放心、安心,強調通過健康的核安全文化,讓員工齊心,監管方放心,公眾安心;“新”指新發展、新高度,強調通過先進的理念、管理、技術,持續追求核安全水平的新高度,助推核電事業的新發展。
“核筑芯安”又有什么含義呢?“筑”與“安”構成了品牌行動與目標的雙向表達?!爸币馕吨鴺嫿ā⒋蛟欤碇放浦铝τ诓粩嘟⒑屯晟坪税踩w系,通過技術創新和管理優化,確保核能利用安全可靠?!鞍病眲t是品牌追求的最終目標,不僅指物理上的安全,也涵蓋了員工心理的安全感,即員工、監管方及公眾的安心與信任。我們要嚴格遵守程序,確保機組生產和工程建設的最高水平安全。
Q
《董事會》:您認為三門核電核安全文化的核心部分體現在哪些方面?
A
陳國才:我認為核安全文化的核心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以“安全至上”筑牢生命線。三門核電將“兩個永遠”理念(安全永遠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安全永遠視為工作的薄弱環節)貫穿于全生命周期管理。這種理念不僅體現在技術層面對核安全的極致追求(例如AP1000技術創新的消化吸收),更升華為一種文化基因和集體意識。讓安全具象化為可執行、可感知的日常實踐;二是以“協同并進”凝聚共同體。核安全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全員參與、責任穿透”。我們通過“協同并進”的文化內核,打破業主與協作單位、部門與部門之間的壁壘,構建起覆蓋設計、建造、運維全鏈條的“責任共擔體系”。例如,在一期工程中推行的“全面管理穿透”模式,將核安全責任從管理層逐級傳遞至一線員工。鼓勵員工主動暴露問題、分享經驗,形成“人人都是安全守護者”的集體自覺;三是以“追求卓越”攀登新高度。我們以“追求卓越”為驅動,通過科技創新與管理創新雙輪并進,將核安全標準推向新高度。例如,依托數智化技術構建智慧電廠,將傳統經驗型管理升級為數據驅動的精準決策;通過“國際對標”和“行業共享”,將三門核電的安全實踐轉化為行業標準,輸出三門經驗。
三門核電黨委書記、董事長 陳國才
讓安全成為工作本能
三門核電始終將“核安全人人有責”的理念貫穿于企業發展的每一個環節。從高層領導到一線員工,從運行管理到建安施工,確保核安全理念貫穿始終。
Q
《董事會》:您認為核安全管理的難點在哪里?三門核電如何管控風險以確保核安全萬無一失?
A
陳國才:核安全的難點涉及的問題比較多,包括設備可靠性、技術復雜性、人為因素及外部威脅等方面。任何一點疏漏都可能鑄成大錯。想要確保核安全,就必須要做到核安全文化的建設天天抓月月抓年年抓,還要從各個角度不同維度去抓,不管是領導層還是中層或是普通員工都要抓,只是每個崗位的側重點不一樣。三門核電強化紅線意識和底線思維,積極踐行“六大控制七個零”高質量精細化管理要求,堅持業主主導,監理、總包和施工單位共同參與的“穿透式”“一體化”“精細化”安全管理方法,在落實全員安全生產責任、深化安全管理體系、推動承包商班組安全文化建設等方面進行管理創新。加強行業內外對標交流,協同中核運維持續優化大修“一體化”監督模式,完善調試安全組織機構和安全員網絡,系統推進內部聯合大監督體系建設,引入專業安全監督人員強化現場安全管控,主動防范化解核安全風險,切實提升監督實效。高標準嚴要求開展輻射監測能力提升專項行動,推動應急信息系統優化升級。我們對違規違章堅持采取零容忍的態度,制定了安全生產違章懲處管理制度,明確了200余項的違章行為和對應的懲處措施。對觸碰底線的安全紅線違章人員,堅決予以“一棒出局”清退出廠,將其納入安全生產“黑名單”,對涉事單位采取曝光、約談、經濟處罰等方式加大違章成本,持續采取高壓態勢對違章行為“四不放過”,以此來保證現場作業活動的安全受控。
Q
《董事會》:公司管理層在打造核安全文化的過程中的表率工作有哪些?
A
陳國才:在三門核電,我作為公司黨委書記簽發核安全政策。公司黨委定期研究核安全事項,公司高層領導親自掛帥,定期開展核安全文化公開課,專題研究重要核安全事項,將核安全文化納入干部選拔和考核體系。公司將核安全文化理念貫穿企業管理全過程,融入工作風險控制、設備可靠性管理、生產決策等流程中、落實在工作程序中,融入言談舉止中,使核安全文化在潛移默化中成為我們的工作本能。將核安全文化融入生產早晚會、風險挑戰會、早班會、工前會等;納入黨支部主題黨日固定議程,引導全體黨員和員工深刻認識到核安全不僅是生產或工程建設問題,更是一種政治責任。
Q
《董事會》:三門核電如何讓每一名員工都能深切感知到核安全理念就在身邊?一線員工是通過怎樣的工作機制來踐行核安全文化的?
A
陳國才:我們通過簽訂全員安全質量責任書、核安全文化及人員績效承諾書,明確部門和員工的核安全承諾,將核安全責任落實到每一個人。全面系統實施“一核三環六做到”安全管理,配備專職安全員,提升各處室自主安全管理能力,確保安全管理無死角;定期開展核安全文化培訓、技術培訓和安全技能培訓,提升員工的核安全意識和操作技能。公司還通過多種宣傳陣地分享核安全文化建設的成果和經驗,增強員工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通過設立核安全文化建設標桿班組和優秀個人評比機制,激發員工“我要安全”的自驅力。公司還激勵員工積極參與核安全文化建設,鼓勵員工無顧慮地提出問題,全員參與問題隱患排查治理,平均每年發起和處理12000余份狀態報告,及時識別和處理問題隱患。各部門員工積極搜集和應用行業運行經驗,不斷提升電廠安全水平。
比如我們的技術專項工程師劉夏城,在去年的一次執行圖紙審查工作中,發現三門核電一期工程旁排閥的閥桿材質為630不銹鋼(運行溫度為270℃左右),這種不銹鋼在疊加外部應力的情況下發生斷裂,給機組穩定運行帶來挑戰。劉夏城和設備工程師朱勝濤在歷經兩個多月地各方審查后,確認三門核電旁排閥閥桿也存在熱脆隱患。同時,他們也將該問題與三門核電首席科學家李銀生院士進行了進一步的探討,確認了該類型材料的熱脆特性。為問題解決積累了寶貴的經驗。此外,我們運行一處的工程師李淑均在仔細審閱維修規程時對IDS充電器輸入低電壓繼電器的定值—304V存疑,這不僅僅是數值上的差異,還可能是安全上的隱患。李淑均先是聯系了保護和控制系統小組的周二孟,周二孟又根據計算結果立即聯系原設計方駐場代表,咨詢該定值設定依據以及正確定值。他們立即匯報相關部門及公司領導,公司領導充分肯定了他們發現并報告問題的做法,對發現的問題給予了高度重視。隨后,各部門協同響應,核實確認對機組安全穩定運行未造成實際影響,并立即向華東監督站現場監督組口頭通報這一潛在的運行事件。同時,公司還與行業進行了經驗反饋共享,確保其他核電站能夠從中吸取教訓,避免發生類似問題。
戰略驅動卓越績效
三門核電通過全面提升本質安全水平,完善核電技防屏障。構建了全方位的安全保障體系。
Q
《董事會》:本質安全是保障核安全的重要措施,三門核電如何在提升本質安全,完善核電技防屏障上發力?
A
陳國才:三門核電以科技創新為核心驅動力,結合智能化技術應用、設備改造和科研攻關等多維度舉措,構建了全方位的安全保障體系,顯著提升了機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科技創新領域,三門核電成功研制并應用國產主泵變頻器,完成1、2號機組的首臺套應用,并實施“四用一備”改造,大幅提升了主泵電源系統的可靠性。同時,攻克了AP1000保護控制系統匹配的飽和電流、對地電容等技術難點,填補了AP1000電站用國產核級變送器的空白,進一步提升了設備的自主可控性和安全性。后續將進一步開展“主泵電源系統‘互切’功能以及可靠性提升研究”。此外,三門核電還具備全球唯一的AP1000乏燃料組件修復技術能力,顯著提升了乏燃料管理的安全性,為核電站的長期穩定運行提供了堅實保障。
在設備健康管理(PHM)方面,三門核電在國內率先建成基于大數據的關鍵設備健康管理系統,部署800余個在線智能傳感器,實現了對關鍵泵、風機及變壓器等設備的實時監測和異常預警。通過物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的深度融合,解決了設備狀態難以全面感知、故障難以提前預警、決策缺少專家支持等難題,這一全生命周期的設備健康管理創新,顯著提升了設備的可靠性和運行安全性。
機器人技術的應用是三門核電提升本質安全的又一重要舉措。放射性水下智能機器人用于水箱濾網檢修任務,將換料水箱檢查效率提升80%以上。遠程遙控的安全殼水膜覆蓋率檢查機器人進一步提高了檢查效率和安全性。化學智能巡檢與分析機器人的投入使用,推動了“黑燈實驗室”建設,提升了化學控制的安全性和精準性。
在輻射監測與環保技術領域,三門核電推行清潔電站管理模式,探索了國內輻射控制區管理由傳統模式向清潔電站模式轉變的經驗,在清潔電站模式下,廠房污染風險管控到位,輻射控制區整體輻射安全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清潔電站模式在三門核電的成功應用,為國內在建/在運核電機組輻射控制區管理提供了全新解決方案,提升了公司的安全效益和品牌效益。
智慧化與數字化技術的深度融合,為三門核電的安全管理注入了新動能。工業互聯網技術的集成應用,構建了全方位的技防屏障,為核電生產運維提供了智能化支持。2024年,“全省先進壓水堆水化學技術和材料研究重點實驗室”通過浙江省科技廳評審和論證,成為中國核電首個獲批的“全省重點實驗室”,新獲11項科技領域獎項,這些榮譽和成績是對三門核電科技創新能力的肯定,也為持續提升本質安全水平提供了強大動力。
Q
《董事會》:三門核電的核安全科普工作有哪些成效?
A
陳國才:工作這么多年,我經常遇到的困擾就是周邊的百姓對核安全仍心存疑惑或不必要的擔憂。我們也在核電科普宣傳方面做了很多工作,2022年,我們創建了三門核電“小小核電科普員”科普品牌,三年來,科普進校園的足跡遍布臺州市域,并在寧波順利舉辦了首場科普嘉年華活動。通過一個個孩子拉近了核與公眾的距離,培育了一大批優秀的核科普講解員隊伍;此外,我們還啟動了核工業宣講團的活動,以三門核電廠區為中心,向周邊區域推進,三門核電核工業宣講團走進學校教室,使學生們加深了核能作為一種清潔能源的獨特性、安全性、經濟性的認識。
Q
《董事會》:未來,您認為三門核電在核安全方面還有哪些要做的工作?
A
陳國才:核安全永無止境,我們要始終保持“空杯”心態,始終謙虛謹慎對待每一項工作,確保核安全萬無一失。我們從發展戰略、共同愿景、創新驅動及經營理念等方面創新提出SOT(Staying On Top)卓越績效指標體系,通過三個層級七個維度94項具體指標分解到各領域的工作績效評價中,這也是從戰略到落地實施的一個路徑。我們要以SOT(Staying On Top)卓越績效指標為指引,對標全球運行水平最高的核電機組,持續優化我們的管理流程,積極擁抱先進技術,做到“零非停、零事件”。我相信,通過三到五年的實踐,如果我們的生產經營業績和工程建設始終保持在行業領先水平,那就說明我們的核安全文化品牌是可以在其他核電企業推廣的,也是經得起時間驗證的。
如今,作為三門核電深耕的四大品牌之一,“核筑芯安”的核安全文化品牌已貫穿企業的組織基因中,我們將繼續深耕核安全文化建設,提升三門核電核安全文化品牌影響力。與此同時,“為了更好地做到并保持行業領先水平,我們還制定了可持續燈塔工廠建設三年方案。希望數智化在三門核電的生產管理、工程建設及經營等方面都能夠發揮積極作用,智能化水平更高一籌。”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也是三門核電成立20周年,正是青春奮進時,“風華正茂二十載,卓爾不凡立潮頭”,我們將以此為契機,總結經驗,展望未來,秉持“追求卓越,保持領先,勇立潮頭”的理念,努力打造安全、經濟、先進、和諧、高效、智慧的最具魅力的世界一流美好核能企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