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16 日,CDE 官網顯示,禮來的 IL-23 單抗米吉珠單抗(Mirikizumab)在國內遞交了一項新適應癥上市申請。根據該藥臨床研究進展推測,本次申報的新適應癥可能為潰瘍性結腸炎。公開資料顯示,這是禮來研發的IL-23抑制劑,該療法曾被Evalulate列為10大潛在重磅療法之一。
此前,國內已有 4 款 IL-23 靶向藥獲批上市,分別為:強生的古塞奇尤單抗和烏司奴單抗,獲批用于治療斑塊狀銀屑病和克羅恩病;康哲藥業引進的替瑞奇珠單抗,獲批治療斑塊狀銀屑病;艾伯維的利生奇珠單抗,今年 3 月剛在國內獲批治療克羅恩病。
截圖來源:CDE 官網
米吉珠單抗可通過選擇性靶向 IL-23 的 p19 亞基,阻斷與 IL-23 受體的相互作用,抑制促炎細胞因子和趨化因子的釋放,從而控制炎癥。2023 年,該藥相繼在日本、歐盟、美國獲批,用于治療潰瘍性結腸炎。2025 年以來,其又在歐美日獲批治療克羅恩病。
在國內,米吉珠單抗在去年 10 月首次申報上市,并同時申報了靜脈注射和皮下注射兩種劑型,用于治療克羅恩病。本次申報的新適應癥推測為潰瘍性結腸炎。
米吉珠單抗潰瘍性結腸炎適應癥的 FDA 獲批是基于 LUCENT 項目的結果,該研究旨在評估米吉珠單抗在中度至重度活動性潰瘍性結腸炎 (UC) 成人患者中的療效和安全性。LUCENT 項目包括兩項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的Ⅲ期臨床試驗:一項是為期 12 周的誘導研究 (UC-1) ;另一項是為期 40 周的維持研究 (UC-2),共持續治療 52 周。
數據顯示,在 UC-1 研究中,經過 12 周的治療后:米吉珠單抗組有 24% 的患者獲得臨床緩解(vs 15%),65% 的患者獲得臨床反應(vs 43%),34% 的患者獲得內鏡檢查改善 (vs 21%),25% 的患者獲得組織學內鏡黏膜改善 (vs 14%),均高于安慰劑組。
在 UC-2 研究中,接受米吉珠單抗治療 40 周后,51% 的患者獲得臨床緩解,而安慰劑組為 27%。事后分析顯示,在一年治療后達到臨床緩解的患者中,99% 的患者至少在之前的 12 周內未使用類固醇。
此外,米吉珠單抗組有 50% 的患者達到不使用皮質類固醇的臨床緩解 (vs 27%),58% 的患者內鏡檢查結果改善(vs 30%)。在第 12 周達到臨床緩解的患者中,66% 的患者維持臨床緩解(vs 40%)。43% 的患者組織學內鏡黏膜改善 (vs 22%)。
來源:Insight 數據庫
內容合作 :阿杰 1305123510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