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菲四月,八閩大地春意盎然。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高度關注家事審判工作,并圍繞家事糾紛多元化解、高額彩禮治理等工作提出了很多意見建議。為深入貫徹全國兩會精神,充分聽取吸納代表委員意見建議,以接受監督、改進工作的實際行動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4月8日至11日,最高人民法院邀請12名全國人大代表、2名全國政協委員來到福建,先后深入莆田、龍巖等地法院,通過實地走訪、現場觀摩、座談交流等多種形式,調研福建法院家事審判工作,并就家事糾紛多元化解、高額彩禮治理、楓橋式人民法庭建設等方面的工作積極建言獻策。
01
反家暴工作室里,一位老人感謝法官說:“我被兒子打罵了十年,你們讓我第一次覺得‘活著有尊嚴’。”
家事修復中心,一對夫妻簽完和解協議后說:“其實我們還愛著,只是忘了怎么好好說話。”
法治課上,小學生舉著一幅漫畫說:“以后我知道怎么保護媽媽了!”
四月的莆田,荔枝花正迎春吐芳。在莆田市中級人民法院寬敞明亮的會議室內,該院民一庭庭長黃珊珊正向代表委員分享三個關于家事審判工作的動人瞬間。在場的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們頻頻點頭,深表認同。
代表委員一直高度關心關注家事審判工作,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河北易水硯有限公司工藝設計師張淑芬建議:加大對養老產業的關注力度,快速、公正處理涉養老服務糾紛。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臺州市路橋區路橋街道實驗小學教研組長尚海紅建議:進一步加大婦女兒童權益保護力度,強化法治宣傳教育和社會支持;在訴訟服務中心設立專區,提供法律援助、心理咨詢等服務。
莆田地處福建中部,是媽祖文化的發祥地、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素有“文獻名邦”“海濱鄒魯”的美譽。媽祖文化“立德、行善、大愛”的精神代代傳承,家風家教深受傳統儒家思想和地域文化影響。近年來,莆田法院探索出“聚力兩個關鍵環節、聚焦三類重點群體、打造一張亮眼名片”的“231”家事審判工作模式,守護千家萬戶的和睦、和諧、和美。
據統計,2022年以來,莆田法院共審結家事案件14088件,其中近一半的案件以調解或撤訴方式得到化解,將近95%的家事糾紛在一審程序中就得到妥善解決。這一成績的取得,離不開法院在家事審判工作中注入的司法溫情與人文關懷。
莆田法院弘揚媽祖文化“立德、行善、大愛”的傳統文化精神,融入家事審判釋法說理,化心結、消隔閡、守住家。全國政協委員、最高人民法院特約監督員、天津金諾律師事務所合伙人牛同栩點評道:“福建法院因地制宜,發揮傳統文化優勢,一方面體現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傳統,另一方面也強化了法治教育的親和力和感染力。”
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民盟湖北省委會副主委、武漢市委會主委,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副院長舒曉剛提出了一份關于加強法院訴訟離婚信息共享,建立全國統一的婚姻信息共享平臺的提案。
如何做好家事審判工作?仙游縣人民法院給出了答案。走進仙游法院的家事修復中心,這里明亮溫馨,在近200平方米的專門區域內,設有家事調解室、情感修復室、婚姻咨詢室、單面鏡觀察室、教育感化室、心理疏導室、人大代表調解工作室和親子區等“七室一區”。每個功能區域都經過精心設計,無一不彰顯著和諧融洽的氛圍。
參觀調研過程中,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樅陽縣青園心家庭農場法人代表余青青拿起一本“少年審判案例選編”認真翻閱。她被書中生動的案例深深吸引:“福建法院在家事審判工作上成效顯著,將‘和’的理念、‘調’的方法貫穿家事糾紛訴前訴中調解和訴后釋法說理全過程,希望能把這些好經驗帶回去。”她建議,針對鄉村家事糾紛中部分當事人法律意識比較淡薄的情況,法官應當更加深入基層,加強普法宣傳,擴大宣傳范圍。
記者了解到,仙游法院聯合公安、婦聯、民政等部門建立了反家暴聯動機制,并已為受害者及時發出人身安全保護令47份,有效防止了家庭暴力的再次發生。
當了解到這些成果時,尚海紅代表對此高度評價:“家暴不是‘家務事’,反家暴是國家、社會和每個家庭的共同責任。人身安全保護令、快速審查等方式有效保障婦女兒童權益,建議在全國范圍內宣傳推廣,進一步加大婦女兒童權益保護力度。”全國人大代表、河北保定中學教育集團聯合黨委書記王淑英強調:“人民法院要以更加有力的司法舉措促進‘六大保護’,形成家庭、學校、社會、網絡、政府、司法協同發力的保護體系。”
02
“各位鄉親們,我現在在福建省龍巖市,大家一起看看我身后的這個村規民約……”
在上杭縣才溪鎮,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安岳縣文化鎮隆恩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劉艷英正在一面寫有“倡導聘金彩禮不超過5萬元”的村規民約墻前,通過手機直播向家鄉的村民們介紹福建法院在治理高額彩禮方面的做法。
據了解,龍巖作為客家人的主要聚集地之一,曾經也受高額彩禮所困。龍巖有80%的人口是客家人,自古重視婚嫁風俗,彩禮金額也“水漲船高”。有的縣群眾把彩禮金額的多少與家族面子的大小相聯系。“以前村民最怕兩件事,一個是因病返貧,另一個就是因婚返貧。”上杭縣才溪鎮嶺和村的村民對前來調研的代表委員說道。
代表委員對高額彩禮治理工作十分關注,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馬頭鎮馬東村黨總支委員、民主黨支部書記肖付權建議,完善關于審理涉彩禮糾紛案件法律適用。民有所呼,我有所應。如何助力破解高額彩禮難題?上杭縣人民法院才溪人民法庭走在了前頭。才溪鎮是毛澤東同志《才溪鄉調查》寫作地,是黨的群眾路線重要發源地和實踐地。才溪法庭發揚“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優良傳統,用好調查研究“傳家寶”,建立了村規民約調研、修訂、審查、應用全流程指導機制。截至目前,已指導46個村將彩禮限額標準列入村規民約,助推形成良法善治的基層治理新格局。才溪法庭還發揮司法建議開良方、治未病作用,針對高額彩禮問題開展課題調研,剖析高額彩禮的成因、社會風險,針對性發出司法建議。
為達到“辦理一案,治理一片”的良好效果,才溪法庭秉持“判決引領示范”理念,構建“個案審理﹢類案治理”機制。才溪鎮溪北村的初心廣場是才溪法庭打造的集普法、宣教、咨詢于一體的法治廣場,廣場上設立的“村居法官說案例”專欄特別引人注目,它按照重要時間節點及群眾需求,每季度選取身邊典型案例進行宣傳,每個案例宣傳欄下方都附有聯系法官的姓名和聯系電話,方便村民隨時咨詢。
此次調研活動中,有7名全國人大代表來自基層農村,作為當地的村黨(團)支部書記、村主任,他們對農村高額彩禮治理有著深刻的認識和切身體會。
全國人大代表,云南省景洪市基諾山基諾族鄉司土村委會委員、團總支書記白永康結合民族地區實際提出建議:“各民族婚俗習慣不同,要在尊重文化傳統的同時,循序漸進地向村民宣傳高彩禮的危害,不能搞一刀切。”
全國人大代表,最高人民法院特約監督員,福建省南安市省新鎮省身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吳金筆深有同感:“作為一名村黨委書記,我對這個問題感受很深。閩南地區同樣注重婚嫁習俗,人民法院要更好地化解相關矛盾,必須堅持多元共治的治理思維,最大限度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
“基層調解員大多是鎮上或村上的兩委干部,在法律專業知識方面還有很多欠缺。”劉艷英代表建議,人民法院要加強對基層調解員的系統培訓,提升他們化解彩禮糾紛的能力和水平。
03
人民法庭是人民法院最基層的派出機構,身處化解矛盾糾紛、服務人民群眾的第一線,是司法服務基層治理、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最前沿。
仙游是民營經濟大縣,紅木家具產業是當地的支柱產業,享譽全國。2021年8月,仙游法院在三福產業園設立紅木家具行業法官工作室,構建“司法﹢行業”聯合解紛模式。工作室開通了涉企法律服務電話熱線,打造集訴訟服務、訴調對接、巡回庭審、法治宣傳、法律咨詢等多功能于一體的法治“微”站點。同時,工作室通過走訪企業、接聽“涉企法律服務”電話熱線、發放宣傳手冊等方式促進多元解紛。
同樣服務于特色產業,仙游法院大濟人民法庭與相關金融監管部門掛牌成立“仙游縣金融糾紛調處中心”。大濟法庭還結合紅木產品的制作工藝,形成獨具特色的“紅木匠心·五階七法”工作法。工作法中的“五階”對應著紅木產品制作的五大工序“選材、開料、雕刻、打磨、上漆”,將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與金融糾紛治理深度融合,繪就獨具仙游特色的司法為民“楓”景。
張淑芬代表對此評價道:“這種專業化的司法服務有利于護航文化產業健康發展,讓企業能夠安心創新經營、發展壯大。”
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徐州市賈汪區紫莊鎮岐山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楊永表示:“人民法院要深化司法理念的更新,注重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進一步做實‘抓前端、治未病’,為群眾提供更加安心的司法服務。”
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余青青代表建議:加強對中基層法院的工作指導,推廣來自基層的“楓橋經驗”“六尺巷”等可借鑒的工作方法,提升工作效率,打通為民司法、化解矛盾“最后一公里”。
如何讓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龍巖法院也有著自己的探索。在龍巖法院“紅土楓橋”實踐基地,代表委員被一塊塊圖文并茂的展板所吸引,紛紛拿出手機拍照記錄。展板記錄了龍巖法院以“抓前端、治未病”為核心,創新構建“一村(居)一法官”工作機制,將工作重心向前端延伸、向基層傾斜、向一線下沉,實現各類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的生動實踐。“一村(居)一法官”工作機制獲評“2024年福建省改革優秀案例”“2024年度龍巖市改革優秀案例”。
何為“一村(居)一法官”工作機制?據介紹,自2023年以來,龍巖法院實行基層法官分片責任制,全市361名法官(法官助理)定點掛鉤1955個村(居),通過定期走訪、法律咨詢、糾紛調解等方式,與基層村居建立緊密聯系。同時,聯動村干部、調解員等基層解紛力量,建立由點到面的“輻射式”預防、調處、化解機制,夯實“聯排聯防聯調”工作根基,實現矛盾和風險“源頭預防”。
通過構建“源頭﹢專業﹢權威”的解紛格局,龍巖法院將解紛場景從審判法庭前移到街道社區、村莊農戶,為人民群眾提供“家門口”“零距離”司法服務。肖付權代表感嘆道:“這項機制既為人民群眾提供了法律保障,又對村干部和村民起到了示范作用,真正做到司法為民。”
“該機制將‘抓前端、治未病’落到實處,真正實現小事不出村。”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石化荊門石化公司電氣維修主任技師付勝利為這一機制點贊。
全國人大代表,遼寧省朝陽縣木頭城子鎮十家子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王穎表示:“龍巖法院‘一村(居)一法官’的工作機制很有借鑒意義,希望能向全國推廣。”
舒曉剛委員建議,人民法院要將好的做法加以研究和推廣,從個案中尋找普遍性規律,讓成功的經驗得以廣泛應用。
調研結束后,全國人大代表,遼寧省開原市靠山鎮盛家屯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盛秀玲打趣道:“一路走來我收集了很多材料,我的行李箱已經裝滿了要帶回去的‘福建經驗’。”此次調研時間雖然短暫,但代表委員們一路走、一路看、一路議,對福建法院在家事審判多元解紛、高價彩禮治理以及“楓橋式人民法庭”建設等工作中取得的成績給予充分肯定的同時也提出了諸多建設性意見建議。
深入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人民法院一直在路上。下一步,最高人民法院將認真貫徹落實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法》,做實“從政治上看、從法治上辦”,積極發揮司法審判職能作用,加強同代表委員的聯系,更加廣泛聽取和吸收代表委員的意見和建議,努力將一個個“金點子”轉化為一把把“金鑰匙”,促推人民法院審判工作高質量發展。
來源:人民法院報
關注我們 | 不僅科普知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