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觀(ID:xinnengyuanqianzhan)原創
全文2922字,閱讀時間8分鐘
4月16日,問界M8正式上市發售,售價35.98萬元-44.98萬元,上市僅1小時大定超2萬輛。
事實上,問界M8的爆款勢頭早有預兆。4月初,問界M8展車進駐商超當天,便引發了不少消費者圍觀熱議。
以4月4日的北京合生匯問界展臺為例,據觀察,當日13點到14點,問界M8展車前的人流量約30人。有不斷拿出手機拍攝車輛細節的,有正在帶著家人體驗車內空間及座椅功能的。
圖/合生匯五層問界展臺
來源/新能源觀拍攝
“問界M8一預售我就關注了,今天看到實車覺得質感真心不錯,決定今天就小訂。”一位正在體驗三排空間的消費者坦言道。
另一位消費者則認為,問界M8和2025款問界M9擺在一起,無疑讓前者的優勢性和性價比更明顯了。“一直想買M9,苦于價格超預算太多,現在好了,M8在外觀內飾、車內空間上基本與M9相似,價格卻便宜了約10萬。”
當問界M9連續多個月蟬聯中國豪華市場50萬元以上豪華車銷量第一時,40萬元級的豪車市場還缺少一位真正的“帶頭大哥”。鴻蒙智行和理想作為實力最為強勁的國產豪華車品牌,免不了一場硬仗。
先于理想i8上市的問界M8能成為鴻蒙智行的另一面旗幟嗎?
1.鴻蒙智行的“焦慮”藏不住了?
問界作為鴻蒙智行的銷量主力品牌,2024年曾以連續多月銷量超3萬輛的表現,助力鴻蒙智行穩居新勢力頭列。
但進入2025年,其市場表現開始急轉直下,3月銷量跌至1.4萬輛,鴻蒙智行首次缺席新勢力銷量榜單。
圖/賽力斯2025年3月產銷快報
來源/互聯網 新能源觀截圖
這場斷崖式下滑的背后發生了什么?
業內人士認為,問界旗下產品主要集中在高端新能源市場,而高端車型細分市場的容量相對有限,隨著各車企涌入,問界的增長空間將進一步被壓縮。總攬當前國內市場,我們不難發現,問界旗下M系列產品所聚焦的市場均在20萬元以上。
同時,其曾經出圈市場的“華為智駕”護城河,如今也正在技術共享戰略中不再稀缺。截至目前,阿維塔、深藍、極狐等多個品牌均已加入“華為智選”的合作伙伴陣營。
這一點,在其他“三界”身上也有體現。2025年1-3月,智界零售量呈環比下滑趨勢,分別為13000輛、9580輛、9482輛;享界S9單月零售量則直接跌至千輛以下。
4月4日,余承東卸任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或許也是對此的側面印證。
多名原計劃購買問界M系列車型的潛在用戶坦言了自己最終選擇其他新勢力品牌的原因。“我一直挺關注問界M9,它的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宣傳得很誘人,說能實現車位到車位。我去試駕后也覺得這款車的智駕很好用,但就是價格偏高,考慮到性價比,我還是選擇了理想L9。”
圖/問界M9-理想L9
來源/互聯網 新能源觀截圖
“我的用車場景一般是家用,所以買車時會對車內空間和舒適性要求比較高,試駕后覺得M7后排座椅的坐墊有些偏短,長時間乘坐可能沒有蔚來ES6那么舒適。”
圖/問界M7-蔚來ES6
來源/互聯網 新能源觀截圖
“我的買車需求就是圖能代個步,再嘗鮮下新科技,而現在市面上搭載華為智駕的車有很多,也都做得不錯,所以問界就不再是我的唯一選項,像阿維塔07、深藍S07等在外觀上更出挑的車型我會優先考慮。”
圖/阿維塔07-深藍S07
來源/互聯網 新能源觀截圖
基于此,鴻蒙智行亟需一輛爆款車型來提振勢氣,而剛剛上市的問界M8或許會是其重拾市場信心的關鍵一棋。
2.問界M8救得了鴻蒙智行嗎?
時間回到問界M8上市發布會前的4月4日,彼時M8首批展車已然進駐北京合生匯、深圳深業上城、太原萬象城等全國27家商超。
圖/問界M8
來源/新能源觀拍攝
“M8展車到店后,日均接待量明顯增加了,很多都是全家出動來看車。”北京合生匯五層問界展臺,一位銷售人員有些激動地說。
據該銷售人員透露,預約來展臺看M8的潛在客戶中,有一多半會選擇當場下定。“小訂訂金的5000元可抵1萬元購車尾款,且小訂客戶可以優先試駕,如果最終沒滿意的話,也是可以申請退款的,所以基本有意向的用戶都選擇先占個名額。”
圖/問界M8預訂優惠權益
來源/互聯網 新能源觀截圖
同日,與問界展臺人流絡繹不絕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位于合生匯五層的其他新能源品牌展臺,如騰勢、極氪等,人流稀少。
4月15日,余承東官宣問界M8小訂量突破14萬輛。
有一點需要明晰,問界M8的熱度并非偶然。大多數消費者表示,其之所以將問界M8列為自己的買車優選項,是基于對質量、價格、服務等多重方面綜合考量的結果。
張悅(化名)的看法代表了很多消費者的心聲。據了解,他之前原本打算購買的是理想L8,但在和家人一起看完問界M8實車后,選擇了問界。“我在網上充分普及過新能源車,問界M8的華為智駕和寧德時代電池,相當于是技術產業鏈的頂配組合了,既保證了安全,又科技滿滿。”
宋鑫(化名)在看完M8實車后的第一時間,也選擇了立即下定。“問界M8雖然比M9便宜10萬,但實車的座椅材質、空間規劃以及車機交互細節這些和M9差別細微,且全系版本電池均采用了寧德時代的,產品質量過硬。”
與諸多消費者的接觸中,我們逐漸發現,雖然在價格戰、智駕逐漸規模化等因素的疊加下,問界乃至鴻蒙智行的增長空間呈現縮水跡象,但就目前問界M8的用戶客群關注點來看,華為智駕技術與寧德時代電池優勢仍具市場殺傷力。
據了解,目前問界M8搭載的華為ADS 3.3高階智駕系統,不僅可實現360度無死角感知,還支持無圖城市NCA。
圖/問界M8搭載華為ADS 3.3高階智駕
來源/互聯網 新能源觀截圖
此外,續航方面,其搭載的是寧德時代電池,提供37kWh和53.4kWh兩種電池組選擇,其中大容量電池CLTC純電續航可達310km,充分滿足了消費者“大電池小油箱”需求。
3.被問界M8逼到墻角的或許不是理想L8,而是BBA
從表面上來看,問界M8和理想L8定位相似,6座布局、家庭導向、智能化標簽,且售價區間高度重疊。
但深究用戶畫像,便會發現,二者在核心競爭力與目標客群上存在微妙差異。
以北京二胎家庭用戶解先生為例,他選擇理想L8的核心原因是空間舒適性和場景化功能設計。“智能化固然好,但對于我們這種經常全家出行的二孩家庭,首先要保證的是大家在車里能坐得舒服,玩得開心。”
圖/理想L8
來源/互聯網 新能源觀截圖
同解先生看法相同的理想L系列車主不在少數,其大多認為空間實用性比智能化配置更重要。
反觀首批下訂了問界M8的消費者,其更多則是被M8的智能化體驗吸引。“對比同價位其他SUV車型,M8的鴻蒙座艙、全場景語音交互、高階智駕系統具有明顯優勢性。”
值得注意的是,在與諸多消費者的接觸中,另一現象也逐漸浮出水面。當前理想L系列和問界M系列產品的潛在客群,實際上最早是BBA的用戶和潛在用戶,但隨著汽車市場發展,BBA的燃油車體驗已無法滿足他們對智能化、場景化出行的需求。
蘇蘇(化名)曾經一度將寶馬X3視作自己的夢想座駕,但近兩年隨著新能源汽車的普及,她的想法開始發生轉變。“問界M7的智駕功能太讓我心動了,開啟后,在高速和堵車的時候,它能自動跟車、保持車距,且車機互聯很靈敏,相比之下寶馬這類傳統豪華多少有點像上個時代的產物。”
“我目前駕駛的那輛奧迪Q5,雖說有豪華品牌加持,外觀能撐住接待客戶的場面,但實際這款車在乘駕體驗感并沒有那么出眾,特別是二排腿部空間略顯局促,舒適性欠佳。而國產高端新能源品牌,在滿足我日常需求的同時,還給我帶來了更多的新鮮體驗,這種情緒價值是傳統豪華品牌給不了的。”問界M8準車主宋鑫反饋道。
圖/奧迪Q5
來源/互聯網 新能源觀截圖
由此,以消費者的需求風向來看,真正因問界M8而感受到市場壓力的,或許并非理想等新勢力友商們,而是以BBA為代表的傳統豪華品牌。
2024年,寶馬、奔馳這些傳統豪華品牌所呈現出的市場頹態,似乎也在側面向我們印證著這一點。乘聯分會數據顯示,豪華品牌去年累計零售量為274.2萬輛,同比下滑7.8%,在總市場份額中僅占12%,昔日的輝煌正逐漸被新興力量所取代。
未來,問界的“高低搭配”產品戰略能否成功截胡BBA這些傳統豪華品牌更多潛在用戶,我們將持續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