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據國家醫保局公布的《2024年醫療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快報》(簡稱《快報》),2024年,全國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已達2.24億人次,醫保基金支付360.5億元,與2023年相比分別增長了90.2%和94.4%。在住院方面也呈現出同樣的態勢,跨省直接結算已達1433.6萬人次,醫保基金支付1586.7億元,與2023年相比,也分別增長了27.4%和17.4%。
2024年全國醫保門診就醫人數66.89億人次,跨省異地就醫者占了3.34%。全國醫保住院人數為29186萬人次,跨省異地住院者占了4.91%,說明異地住院的需求比門診需求更高。根據《快報》,次均住院費用8443.63元,住院總人數達2.92億,按平均報銷比例為70%計算,推算醫保總住院費用為1.73萬億元。而跨省總住院患者的費用占全國醫保住院報銷費用的9.17%,幾乎占到十分之一的全國總住院醫保支付費用。
由于優質醫療資源分布不均等,醫保患者為了獲得更好的醫療資源和醫療服務,會向省內三級醫療機構聚集或跨省異地就醫,所以異地就醫的重要性日益顯現。異地就醫醫保報銷政策的演化和推進也十分迅速。這個過程逐漸形成一個趨勢:探索異地就醫按DRG/DIP付費改革。
初探經驗
在省內異地就醫按DRG/DIP支付改革方面,各地已創造了不少經驗。如陜西省從2025年1月起省內異地就醫住院費用全面納入就醫地DRG/DIP支付范圍,執行就醫地付費的標準。甘肅省蘭州市的省內異地就醫費用納入DRG管理,2025年7月后將擴展至全省范圍,明確異地住院費用與本地同標準審核和結算。在跨省就醫按DRG/DIP支付改革方面,《關于進一步加強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管理服務的通知》明確要求“推動將異地就醫費用納入DRG/DIP管理”,鼓勵有條件的省份探索跨省異地就醫按DRG/DIP付費改革。青海省已通過即時結算系統試點實現跨省費用全流程貫通,為探索跨省異地就醫按DRG/DIP付費的全國推廣積累經驗。
推廣意義
在國家醫保跨省醫療政策出臺以前,患者在就醫地的醫保結算均采用按項目付費方式,不在就醫地醫療保險費用總量控制的范圍之內,容易誘導需求。如果就醫地的當地患者已按DRG/DIP前瞻性支付方式付費,而跨省就醫的同病種患者在就醫地仍按項目付費的方式結算,會引發兩者住院費用的差異,難于監管。異地就醫納入就醫地DRG/DIP付費的目的是,在就醫地將異地就醫患者納入本地同質化管理,執行相同的支付標準和監管措施,以促進合理診療,符合“以病人為中心”的思想,進一步提升醫療服務的質量;依托國家醫保信息平臺,實現異地就醫結算全流程線上結算,重點核查高費用的病例,確保醫保基金安全運行,優化其使用效率,實現“醫-保-患”三方共贏。
筆者認為,省內異地就醫直接按該省的DRG/DIP支付方式執行比較容易統一標準、控制費用。但要做到跨省就醫按就醫地DRG/DIP支付結算標準則難于統一,還需要進一步深化改革、積累經驗。
隨著醫療資源的均衡配置和高質量發展,未來會有更多的患者選擇就地就醫,通過醫聯體和醫共體上下轉診,減少異地就醫的人數,特別是省外異地就醫的病例數和費用也會減少。未來隨著全國統籌地區層次不斷提高,DRG/DIP支付方式不斷完善和統一,跨省異地就醫問題或許會迎刃而解。
原標題:2024年跨省住院占4.91%,DRG/DIP支付將擴圍?
作者 | 胡善聯 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
來源 | 醫藥經濟報
編輯 | 崔秀娟 陳嘉蕾
熱點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