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未盈???????????????????
短劇市場激戰正酣,除了紅果等正規的短劇平臺以外,另一批互聯網正規軍也在進入短劇市場。他們雖然不是內容出身,但憑借著龐大的用戶基數,在短劇界默默跑馬圈地,圈出了自己的一片天空。
這就是以拼多多,淘寶,美團,京東為首的電商平臺。電商和短劇看似毫不相干,但合在一起能產生1+1大于2的效果。電商平臺可以從單純賣貨,升級為內容電商。淘寶是最先在平臺上推出免費短劇,但它的做法更多是將短劇當作貨架上的廣告,目的是為了帶貨。而拼多多,美團則是將免費短劇當作吸引C端用戶的附屬內容,目的是為了搶奪用戶注意力。
這兩種打法各有千秋,前者精心策劃,后者順勢而為。而從今年各大平臺的短劇成績來看,拼多多、美團的短劇點贊量遠超過淘寶短劇,不努力的平臺,反而贏得了短劇這場戰役的階段性成功,這其中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電商平臺,又能否成為短劇界一股不可小覷的新勢力呢?
兩種打法:“帶貨”和“搶人”
自短視頻帶貨、直播帶貨之后,去年電商平臺又瞄準了短劇帶貨。短劇帶貨,不僅能讓用戶留存時間更久,還能提高商品的轉化率。
而電商平臺做短劇,最初是從淘寶開始的。2023年,短劇市場還在野蠻生長時,淘寶就已經開始試水短劇營銷,在平臺內部上線了淘寶劇場,2024年還推出了“百億淘劇計劃”,豐富自己平臺上的短劇供給。淘寶內的短劇,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純劇情短劇,另一種是品牌定制劇。
而淘寶將主要精力放在了品牌定制劇上,與海藍之謎、海爾、三星等頭部品牌合作,打造了《我的美妝日記》《婚姻日記》《愛在怦然心動時》等自制短劇,取得了顯著的ROI效果,最高商業轉化率可達30%。2023年雙十一期間,淘寶還與毛騙團隊打造了一部懸疑短劇《驚奇物語》,圍繞著7件商品展開了懸疑反轉的劇情,觀眾口碑很不錯。
綜合來看,淘寶的獨家自制劇,整體質量較高,風格獨特,廣告味兒特別濃。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直接為平臺帶來購買量,提高GMV,但另一方面也會限制淘寶短劇的天花板,注定難以出現大爆款。因為這種品牌定制短劇本質上是加長版的廣告,為了賣碟醋特地包了個餃子,這和短劇的商業邏輯完全不同。
短劇的商業邏輯是依靠劇情來吸引觀眾,每一集的結尾都有關鍵的劇情鉤子,而不是商品鏈接。而且短劇中過多的品牌露出和產品植入,會消耗短劇的生命力,還會勸退部分用戶。畢竟很少有人主動搶著看“廣告”。不過原淘寶內容電商事業部負責人程道放曾表示,并沒有期待短劇賺錢,也不計劃開啟短劇付費,更多的是通過短劇幫助品牌增加曝光。
當淘寶主打to B 端的帶貨短劇風時,拼多多的打法則是偏向于to C端的爽感短劇。雖然拼多多在短劇板塊的起步比淘寶要晚,但是憑借著龐大的用戶基數和用戶活躍度,多多短劇的熱度快速升溫。
據36氪消息,2023年初,多多視頻日活躍用戶數突破1.5億,用戶時長峰值超過40分鐘。2024年4月,多多視頻下方的二級頻道新上線了“短劇”入口,上線了大量免費短劇,如短劇《千金小姐的反擊》在拼多多上播放量突破9000萬次,收益在10萬以上。拼多多上的短劇大多為采買來的二輪短劇,很少有自制短劇內容。相比起淘寶短劇,多多短劇的廣告味兒更少,沒有在短劇下方添加商品鏈接。
綜合來看,拼多多的短劇主打一個土味爽劇風,整體質量參差不齊,大多數都是小程序爽劇,爽點直接刺激,能夠快速吸引用戶注意力。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直接拉動用戶停留時長,增加用戶粘性,還能為平臺帶來新用戶的增量。盡管免費短劇并不能直接轉化成GMV,卻能在各大電商平臺的戰爭中,間接搶奪用戶的注意力,簡單來說就是“搶人”。用戶在我這呆得越久,就會越少去對手那里下單。
圖源拼多多短劇
美團也是這種思路。去年3月,美團在底部tab欄“視頻”里,單獨設立了“劇場”單元,上線了大量免費短劇,也大都是二輪短劇,在神券節前夕,美團還上線了三部短劇做了一次事件營銷。此外美團和拼多多都推出了現金激勵政策,用戶每看幾集短劇,就會有幾分錢的現金到賬。
圖源美團短劇
而京東在內容電商上起步比較晚,始終沒有單獨設立“短劇”單元,只是去年在首頁“逛”頁面的“推薦”tab信息流中增加了短劇內容,信息流中的大部分短劇也沒有植入商品鏈接,主打一個低調試水。
去年各大電商平臺雖然展開了短劇戰,但都是在摸索著前進,畢竟隔行如隔山,電商平臺做短劇的思路,其實取決于各大平臺怎么理解內容電商。所以短劇是手段,帶貨、搶人,才是目的。
找對邏輯,不努力還能事半功倍
今年,各大電商平臺已經試水短劇一年以上了,而這一年里,短劇市場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從前小程序付費短劇是主流,但自從以紅果為代表的免費短劇平臺崛起之后,用戶更加傾向于選擇免費短劇,而不是付費短劇。所以免費短劇不到一年時間,就干掉了付費短劇的半壁江山。免費短劇的商業模式跑通,意味著一件事情——賺錢不再是第一位了,搶人才是第一位。因為平臺擁有越多的用戶規模,才能越快地搶占短劇市場。
而電商平臺本來做的就是免費短劇,這一點恰好和短劇市場變化趨勢相符,據不完全統計,從各大電商平臺的用戶點贊量來看,拼多多是最領先的,平均點贊量都在兩萬左右,美團次之,點贊量在兩千左右,淘寶一般,平均點贊量只有五百到兩千左右,而京東顯然是最落后的那一個,短劇數量最少,平均點贊量也在一千以下。
圖源淘寶短劇
從數據上看,拼多多的短劇用戶積累的最多,而京東基本上積累的都是短視頻用戶,短劇用戶數量很少。京東的落后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起步晚,又不夠重視。那么為何努力的淘寶沒有取得最好的成績,反而是不努力的拼多多遙遙領先呢?
這其中的原因,還得回歸到短劇的商業邏輯上復盤。其實淘寶做短劇的思路,并不符合短劇的商業邏輯。試想一下,一個用戶打開淘寶看短劇,本質上是為了看內容,結果讓人看了個廣告,最后還讓人買東西,這個行為就很反人性,這套商業邏輯是很難持續運轉的。所以淘寶是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
而拼多多做短劇的思路,就非常符合短劇的商業邏輯,試想一下,一個用戶打開拼多多,不僅可以免費看短劇,還沒有廣告,看完了還有錢賺,這個行為太符合人性了,太爽了。所以拼多多能不斷將自身的用戶轉化為短劇用戶,進而在平臺上積累短劇流量池,短期內就能快速崛起。
而且拼多多的用戶畫像和短劇用戶高度重合。移動端微短劇用戶主要集中在三線以下城市,占比高達65.1%,其中以初中學歷、月收入3000元及以下的用戶為主。這些用戶群體和拼多多主攻的下沉用戶群體高度相似,也就是說用拼多多的那批人,正是看短劇的那批人。所以拼多多在轉化用戶時,可以自然過渡、無縫銜接。相比起淘寶、京東、美團,拼多多在用戶層面擁有天然的優勢,輕松勝過對手半子。
正是這些原因,拼多多才能憑著簡單粗暴的打法,成功從其他領域搶來了人,在電商平臺的短劇戰中獲勝。不過相比起紅果、抖音、快手等內容平臺,拼多多也有一個很大的缺陷,在于缺少內容原創基因。拼多多的短劇尚未出現破圈傳播的原創爆款。依骨朵看來,如果拼多多能夠打造出多部首發爆款短劇,是有希望與內容平臺搶奪更大的短劇市場的。
而今年拼多多針對優質短劇機構推出了“首發新劇激勵”政策,符合條件的機構每部新劇提報即可獲得5萬元的基礎獎勵。也許新政策發布之后,多多短劇會吸引一些優質的合作伙伴,涌現出一些首發新劇。除了拼多多以外,京東也推出了短劇激勵政策,只可惜一步遲、步步遲,現在再做短劇,京東已經晚了太多了。
而淘寶短劇頻道也發生了變化,自制品牌短劇很少出現,取而代之的是大量免費短劇,時不時插個商品鏈接。看來淘寶是回頭走了拼多多去年的老路。即便如此,看短劇的用戶也比較少,點贊量寥寥無幾。
現在看來,“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這句話,非常精準地描繪了電商平臺短劇大戰的結果。最先做短劇的淘寶,選錯了方向,只能走回頭路,反倒是拼多多,沒怎么努力,反而跑在了前面。
這樣的結果,說明了一個最簡單的道理,無論是抖音快手這樣的內容平臺,還是電商平臺,想做短劇,都必須遵守短劇的商業邏輯,而不是自創一套商業邏輯,這才是拼多多這樣的平臺,不努力還能事半功倍的原因。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